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孟虹:歷史反思與德國國會大廈的記憶傳承功能

孟虹:歷史反思與德國國會大廈的記憶傳承功能

20世紀末以來,西方學者不斷拓展歷史研究視野。德國古埃及學教授揚·阿斯曼和英國文學教授阿萊達·阿斯曼結合哈布瓦赫的集體記憶理論和諾拉的記憶場所理論,先後發表《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1992)和《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1999),將記憶按傳承方式和媒介分為「交往記憶」和「文化記憶」,指出前者憑藉實際經歷和人與人的直接交流得到傳承,通常最多三至四代約80年;後者憑藉文化載體可將記憶指向遙遠的過去,並代代相傳不受時間限制,從而形成一種歷時性時間軸。文化記憶通過將人的回憶固定在某一文本、藝術作品、電影、儀式、紀念日或紀念碑、博物館、建築物或某一特定記憶場所,不僅可強化回憶,還能超越個人和時代,賦予象徵性、功能性和現實意義。憑藉特定符號系統,記憶可隨時被激活、重新建構和詮釋,過往歷史在集體層面得到擴展,並與民族身份聯繫起來。

依據文化記憶理論,通常一個集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為個體回憶和記憶創造共同的社會基礎,但集體記憶並非是所有個體記憶的綜合,而是體現個體記憶中具有普遍效用的意志和願望,通過不同媒介有選擇地加以抽象呈現,從而促使這些記憶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將記憶傳承與文化媒介相結合,大大推動了德國反思歷史「記憶文化」建構及歐洲乃至全球「記憶熱」的掀起。

承上啟下的歷史記憶場所

1990年兩德和平統一後,隨著柏林重新成為國家首都,始建於19世紀末第二帝國鼎盛時期的國會大廈再度成為德國乃至歐洲的政治活動中心。這座集古典主義、巴洛克、文藝復興等風格於一體的建築,是德國飽經戰爭風雨的重要見證者。一戰末,社民黨議會主席謝德曼在國會大廈西陽台,宣告首個民主共和國的誕生。1933年初,希特勒假借「國會縱火案」打擊反對派人士,廢棄議會制,施行獨裁專制。二戰爆發後,國會大廈成為納粹軍事指揮部基地。1945年4月30日,蘇軍將鮮艷戰旗插上國會大廈,宣告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戰後德國遭受分裂,位於冷戰前沿西柏林一側的國會大廈長期成為爭議焦點。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聯邦議會曾在此舉行聯邦總統的選舉,並舉辦「德國歷史問答展」。同時,德國從最初由外向內的「紐倫堡審判」「反納粹化」「反軍事化」「民主化」「再教育」運動,到聯邦德國創建後由上自下的「克服過去」、努力融入西方民主社會,「68學生運動」後掀起自下而上的「清算過去」大思潮,至兩德統一後形成一種獨特的「記憶文化」,在民主制度、價值觀、物質文化和公民行為層面開展更為全面深入的歷史反思。在此基礎上,國會大廈在統一後的德國再度成為政府所在地後所肩負的承上啟下作用更加得到凸顯。1994—1999年,英國建築師諾爾曼·福斯特對大廈進行重新規劃和修繕。在二戰結束50周年的1995年6月24日至7月5日間,美國行為藝術家克里斯多夫婦將這座大廈用銀白色材料包裹長達兩周,為大廈重啟奠定了基礎。伴隨聯邦議會搬入新修繕的國會大廈,其穹形圓頂成為了柏林新標誌。

建築作為文化記憶的載體,通過結構規劃和建材選用等折射設計理念。聯邦議會重啟國會大廈的同時,也拓展建造功能性辦公建築群體:國會大廈北側的「保爾·呂博之家」既是議員辦公大樓,也是議會專業委員會會址,以薄而高聳的混凝土結構為特點,彰顯現代主義風格,向西與總理府對峙相望並延續為一體,向東與施普雷河畔另一側議會圖書館等諮詢服務機構所在地的「瑪麗-伊麗莎白-呂德爾斯之家」通過棧橋相連。新議會大樓群與總理府東西橫向構成一個整體,打破了希特勒在「第三帝國」時期以南北縱向為軸構建「世界都市日爾曼尼亞」的建築規劃。

促進未來和平發展的核心教育基地

目前,東西德差距依然存在,歐債危機和難民危機帶來新的衝擊,極右翼勢力再度抬頭,排外情緒復燃。在新形勢下,德國歷史教育的重點開始轉向引導民眾深刻反思德意志民族的「集體罪責」,啟發年輕一代主動探究納粹歷史發生的根源,加強對以猶太人為核心的納粹受難者的同情與關注。歷史教育也從學校和集中營延伸至現實政治場所,國會大廈成為公民歷史教育的核心基地。

眾所周知,國家紀念日肩負著傳遞和推廣國家記憶及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使命。隨著納粹浩劫見證者的逐漸逝去,聯邦議會高度重視紀念日的作用,每年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紀念日活動,無論是5月8日的德國戰敗日,還是1月27日納粹受迫害者紀念日,抑或11月中旬針對為國捐軀將士的國殤日,聯邦議會均邀請聯邦總統、聯邦總理、國內外政界代表及倖存的歷史見證者等與聯邦議員一起在國會大廈議會大廳直接交流,並通過電台實況轉播,共同反思歷史,展望和平未來。

親歷過戰爭殘酷的德國藝術大師約瑟夫·博伊斯曾說過:「藝術是唯一的進化的力量。」為了防範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復燃給國家帶來危害,聯邦議會重啟國會大廈後,尤其重視利用藝術作品的獨特文化記憶功能。諸如委託觀念藝術家漢斯·哈克在大廈北側天井用霓虹燈拼寫出「為民眾」字語,來與一戰期間國會大廈入口上方鑲刻的「為德意志人民」相對應,警示議員應為所有在德國生活的公民服務;在專供議員使用的祈禱室中,委託裝置藝術家昆特·約克用釘子製成反映生死循環的藝術作品,提醒議員不管宗教信仰,人人平等,倡導包容與合作;在議會大廳正對面可俯瞰總理府、供議員與民眾交流的「遊說廳」,懸掛上用黃紅黑國旗三色描繪國會大廈昔日慘遭火燒時的大型油畫「毀滅與再生」,並通過融入人體脊椎X光像,以及在畫作下方的三個木質支架上分別展示納粹時期帝國議員、遭迫害和迫害致死的議員名冊,提醒人們應堅持理念和良心,不屈服於權勢,捍衛自由和公正。

柏林國會大廈重新修繕啟用後,成為現今德國最高憲政機構的核心政治活動場所和歷史教育基地,肩負著為人們在新時期不忘歷史慘痛教訓,捍衛和弘揚民主政治,促進德國乃至全球可持續和平發展的多元化記憶功能和義不容辭的歷史責職。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德國聯邦議會與記憶文化建構研究(1990—2015)」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楊曉林: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趨勢及美學特徵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