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舊聞兩則▍掘人墳墓與鏟人苞谷

舊聞兩則▍掘人墳墓與鏟人苞谷

昨晚有人發來兩條視頻,內容基本一樣。一是身著執法服裝的隊伍,掘人墳墓,把遺體和棺材搶去火化,於是與村民起衝突;另一條則是集放在一起的棺材,等上面來拉去焚毀。

上網一查,原來是舊聞了。但也不算很舊,今年4月份的事兒,事發江西上饒。原來該市要推進綠色殯葬改革,在2020年以前全市遺體火化率要達到100%,行動緩慢的單位和人員將被嚴肅問責。

為啥官府突然這麼帶勁干這事兒?文件稱是要「建設大美上饒、倡導綠色殯葬」。文件一般虛中有實、費腦猜測。好在當地一位幹部對《法制日報》把話講得明白些:

再說,上饒正在全力打造旅遊城市,這些墳墓也有礙觀瞻,有時夜間出行還很恐怖。試想一下,如果外地客商或遊客乘車來到鄱陽,隔著車窗欣賞沿途美景,正在陶醉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座座墳墓,有多麼煞風景。

墳墓很煞風景。於是,改革方案提出,公路、鐵路、河道兩側視線範圍內無亂埋亂葬墳墓。——替遊人作想呢,遊人眼裡容不下墳墓。

「視線範圍內」這一描述讓人想起另一則舊聞:鏟人包穀。事發貴州凱里,同樣是今年4月份,該省要調減少玉米種植面積,讓農民去種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為民做主,增加收益嘛,算是好事)。當地一份通知要求,政府背後、四岔路公路沿線及公路景區看得到的地方都不許種植玉米,後來網路流出執法人員鏟包穀與村民起衝突的視頻。

挖人墳墓,墳墓不許出現在公路視野沿線;鏟人苞谷,苞谷不許種在公路看得到的地方。兩則舊聞,事雖不同,有些點卻是相同的。這不禁讓人奇怪,為啥公路沿線不能看到墳墓和苞谷呢?誰看了會不爽?

答曰:領導。

結尾的當兒,卻想起另一件事兒來,原來中國是盛產替人做主的主兒的。

人家閨中少婦明明在屋內自嗨得很爽,詩人偏偏說人家「悔教夫婿覓封侯」。

又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王兆山(時山東作協副主席)就寫下著名的《江城子》:「十三億人共一哭,縱做鬼,也幸福」,又有名句:「只盼墳前有屏幕,看奧運,同歡呼。」

又比如上饒官員擔心墳墓煞了路人風景,殊不知有人寫了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些道理,只有分手後才領悟,最後一條說得太對了!
下一個比特幣,會是MCC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