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以胖為美」日趨正常態的危險

「以胖為美」日趨正常態的危險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新研究警告稱,對「大號」身材的正常化可能會導致很多人低估自己的體重,這無疑會給全球日益嚴峻的肥胖問題雪上加霜。

雖然避免對大號身材的歧視(比如設定「plus-size」的衣服尺碼)能夠提升身體積極性,但是該研究卻闡述了這樣做的負面作用,即妨礙人們意識到超重對健康造成的風險。

這項研究由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EA)和奧地利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Raya Muttarak博士主導,他分析了與低估體重狀態相關的人口統計學和社會經濟學特徵,揭示出體重錯誤認知模式中的社會不平等。

通過對23460名超重或肥胖人士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英國人們對體重的錯誤認知在不斷上升。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較低的男性更容易低估自己的體重,因此不太會有減肥意願。相比於白人,少數民族的人也更容易低估自己的體重,然而他們卻更願意嘗試減肥。總體來看,相比於精確認知自己體重狀態的人,低估自己體重的人的減肥意願低85%。

這項剛發表在《Obesity》期刊上的研究表明,對自己體重認知錯誤的超重人士的數量在1997年至2015年之間顯著增加,男性和女性的這一數據分別從48.4%和24.5%增長到57.9%和30.6%。同樣,在被歸類為肥胖的人群中,2015年對自己體重認知錯誤的男性相比於1997年幾乎翻倍(12% vs 6.6%)。

全球科學家們對肥胖率不斷上升的擔憂日益加劇。經合組織(OECD)在2017年的一篇報告表明,在英國有63%的成年人處於超重或肥胖。

Muttarak博士是UEA國際發展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她表示這項發現對於公眾健康政策有重要意義。Muttarak博士說:「看到大尺碼時裝市場的巨大潛力之後,商家們試圖讓超重和肥胖的體重正常化。雖然這種『身體積極運動(body positive movement)』能夠幫助減少人們對肥胖身體的歧視和偏見,但它卻會損害人們對超重和超重危害健康的認知。在英國,對體重的錯誤認知已經達到了需要警惕的地步,這可能是這場體重正常化運動的結果。」

「同樣的,低教育水平和低收入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比例更高也可能是導致視覺正常化的原因,因為相比於社會經濟地位更高的人,這些人看到超重人士的情況更多。」

「為了確保公共衛生干預計劃的有效性,我們必須重視與肥胖和超重相關的風險的不平等性。發現那些容易錯誤認知自己體重的人有助於設計針對不同人群特殊需求的肥胖預防策略。」

Muttarak博士補充說:「造成肥胖的社會經濟不平等性的原因非常複雜。起作用的不僅是人們接受的衛生保健服務,與生活、工作條件和健康知識有關的社會經濟決定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健康和健康行為。考慮到健康食品(比如新鮮水果和蔬菜)的價格比加工的高能量食物更高,作為社會學家,我認為我們必須解決這種不平等問題。人們對體重低估這一問題反映出健康衛生專業人士在應對肥胖和超重方面採取的措施並不成功。」

這項研究使用了英國的年度健康調查數據,其中就包括一個關於體重認知的問題。研究人員以BMI在25或25以上的受訪者為研究對象,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屬於超重,三分之一的人屬於肥胖。為了評估人們對體重狀態的自我認知趨勢,這項分析基於調查的五年數據,分別是1997, 1998, 2002, 2014和2015年。

與肥胖人群相比,超重人群低估自己體重狀態的比例更高(40.8% vs 8.4%)。相應的,只有一半的超重人士打算減肥,而打算減肥的肥胖人士超過三分之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建立器官特異性血管遺傳靶向技術
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色憂傷」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