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壺蓋鑽6個孔當樂器,草根藝人吹曲餘音繞梁

茶壺蓋鑽6個孔當樂器,草根藝人吹曲餘音繞梁

權威·貼心·維權

擺弄慣了嗩吶、笛子、二胡、葫蘆絲等樂器,草根藝人王秋明總想琢磨點兒「新玩意兒」,讓聽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兩年前,他嘗試用茶壺當樂器,在蓋子上鑽了6個眼兒。經過幾個月嘗試,居然能吹出動聽的樂曲。

精通好多樂器

2015年,本報曾刊登過時年42歲的王秋明的報道。當時,他經過悉心研究,獨創了一種演奏樂器的方法,即用筷子敲擊碗,叫「打碗」,奏出美妙的《鈴兒響叮噹》樂曲。

王秋明是個閑不住的人,也是個具有創造力的人。3年過去,又有兩個樂器被他「發明」出來,一是茶壺,另一個是針管。效果究竟如何,6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興城市望海鄉范羅村王秋明的家,目睹、聆聽了這個草根藝人不平凡的故事及音樂效果。

除了具有音樂天賦外,王秋明還受父親的熏陶,從十幾歲開始,就會鼓搗父親的樂器,竹笛、嗩吶、陶琴、二胡等10多種樂器被他演奏得得心應手。

隨著技藝的提升,王秋明的名聲在十里八村逐漸叫響,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需要音樂助陣,他每請必到。憨厚、坦率的性格,加上美妙的音效,讓他頗受老百姓的喜愛。

弄碎多個茶壺

可演著演著,王秋明「有點兒煩」,「總在那些樂器、曲子上轉悠,時間久了,別說觀眾,我都覺得很膩味,沒啥新鮮感。」「無論是大舞台,還是民間小舞台,推陳出新總是好事兒。這樣一來,觀眾才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表演者才更有激情演出。」憑藉多年的演出經驗,王秋明總結說。

他是個愛琢磨的人。2016年7月,受一些電視節目的啟發,他買來大茶壺,在上面鑽眼兒,可用手一掂量,感覺不合適,費氣。另外,吹出的效果也不行。

「我再買來小茶壺,先是在其底部鑽眼兒,又在兩側鑽,由於需要鑽頭鑽,弄壞了五六個小茶壺,最後終於成功了。」王秋明說,「可吹的時候,總感覺不得勁兒,彆扭,最後決定在小茶壺蓋子上鑽眼兒。」

蓋子上一排鑽3個眼兒,共鑽兩排。在用鑽頭鑽的時候,由於沒掌握好力道,又弄碎了幾個小茶壺。他不死心,仍買小茶壺鑽眼兒。在後期鑽好眼兒,用鑽頭「掃」毛邊時,又將小茶壺弄壞。

望海出牛人了

王秋明有些灰心,暫時放棄了。去年3月,他的心情順了起來,又開始嘗試鑽眼兒。有了前幾回的經驗,這回鑽眼兒較順利。即便如此,還是碎了幾個小茶壺。

「在小茶壺蓋子上鑽眼兒,要掌握好鑽的力度。再有就是音域的遠近,密了手指排不開;稀了壺蓋面積小,必須正好。」王秋明說。

鑽成後,一隻手負責一排,根據譜子,按照不同的音階,一邊吹,手指一邊摁不同的眼兒。他開始試吹,可憋了好幾個月,音總是找不準。最後,練了半年多,終於找准音了,效果出奇的好。

採訪時,王秋明用自己特製的小茶壺吹奏《掀起你的蓋頭來》,三四分鐘的表演時間裡,聽者聽得如醉如痴,非常美妙。

據王秋明介紹,小茶壺類似於葫蘆絲,適合吹奏柔和、歡快的曲子。如果是高八度、音域廣的曲子,則不適合。

成功後,王秋明特別興奮,在周邊的鄉鎮用小茶壺去演出,讓他頗感意外的是,老百姓看到後非常驚奇,紛紛稱小茶壺也能吹出好聽的樂曲,咱望海出牛人了。

更大舞台展示

受小茶壺的啟發,王秋明又將目光瞄向針管。「針管製作技法簡單,但演奏時較難。一開始嘗試的時候,邊演奏邊聽,吹出的音階弄不準,最高也就能達到95%。」

演奏時,針管里的活塞推的深淺,與音階高低有直接關係。吹的時候,氣息務必均勻,嘴口縮小,集中吹進插針頭的眼兒里。氣順著眼兒吹進去,產生的音樂順著眼兒「飛」出來。演奏時,一定要流暢、連貫,切忌斷斷續續。

吐故納新,是文藝創作方面永恆的追求。王秋明說,不僅是樂器方面,以後在創作、技法等方面也要琢磨出更多的花樣,豐富自己技能的同時,也豐富老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

最近,王秋明有個想法兒,想參加央視《想挑戰嗎》欄目,登上更大的舞台。「我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是缺少伴奏。等有機會了,找一個和我搭配默契的伴奏。我們二人聯手,將來自興城民間的獨特演奏技法兒展示給全國觀眾。」

重要通告:

發布自《葫蘆島晚報》微信公眾號的晚報自產新聞,任何微信公眾號及自媒體不得轉載刊用,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葫蘆島晚報》維權中心主任:楊克

《葫蘆島晚報》維權中心法律顧問:

楊威律師事務所楊青樂

微主編:王 岩 微編輯:潘笑怡

副主任記者:張寶成

?葫蘆島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娛樂陳都靈隨拍驚艷絕倫,網友:清純空靈秒殺奶茶妹妹
為什麼同一茶區的古樹茶價差會那麼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