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四個特點:是佛教業報的定理與規律

這四個特點:是佛教業報的定理與規律

業報有決定性、增殖性、無錯亂性、不壞性等四個特點:

1、決定性。是同類因感同類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

2、增殖性。如一粒樹種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結出無數樹種,一粒麥種可以增殖為萬斤小麥,同樣,善惡業的增殖也和植物的增殖相同,如果沒有遏止因素,就會無限增殖。如一個善念可以種下參天的菩提樹種,一粒嗔恨的火種可以燒毀一片幸福的叢林。

業的增長是由造業的性質、思想動機、造業對象的身份、造業者的身份、造業次數、造業對象的數量等因素決定的。

善業的特殊增殖規律:在時間上,在災難厚重的末法時代所行之善,比太平盛世所行之善增殖力強;濁世所行之善,比佛國凈土所行之善增殖力強;有無我智慧觀照的善行,比沒有無我智慧觀照的善行增殖力強;有菩提心的眾生所行之善,比無菩提心的眾生所行的善增殖力強億萬倍;有迴向性的善行比無迴向性的善行增殖力強;修無上密的善行比修一般佛法的善行增殖力強等等。

3、無錯亂性。造何種業就遭何種報應,造惡不會感善報,行善也不會遭惡報。有時造惡行善得不到相應的報應,甚至得到相反的報應,那只是一時的表面現象,肯定有其他原因。如狠毒的人一時能獲得很多的金錢,終究難免法律的制裁;惡人一時得逞,終究身敗名裂;善人雖貧困潦倒,卻能留下一身清白。有時種花不成會生出未種的雜草,花草各有因緣,豈能混為一談?

4、不壞性。任何種子的生長,不但要有無病的種子(內因),還要有適當的環境條件(外緣)。如果沒有生長的諸緣,糧食種子可以保持很長的時間而不會壞死。善惡業也同樣,有的現世受報、有的隔一世報、有的相隔多世而報。消業的善行如鋤草、如殺蟲、如對惡業種子生長條件的隔離絕緣,通過四力消業行為可以抑制和斷絕惡業的生長和成熟。

善惡業力會產生互相遏止和相互抵消的作用。

如果沒有善惡業力的相互作用,善惡業種就會永遠不壞,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業力,會推動著輪迴輪子的永轉不息。所以,不出輪迴的善果和超出輪迴的解脫成佛都要從改變和消除無明和業力上作文章。認識業報因緣的目的就是為了改惡行善,以此改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造業行為的主體是自我和受自我支配的思想行為。

「自我」分造業、受報主體的自我和為虛幻意識所虛構的「自我」兩種。佛教正見智慧所要破除的「自我」是後一種「自我」,即虛構的、作為執實對象的自我,而不是造業受報主體自我。如果否定造業受報主體的自我,就等於否定善惡業報,就等於否定成佛的主體的實在性,因而就等於全盤否定佛教。講佛教哲學而能分清這兩種「自我」者,自中世紀以來除宗喀巴外,沒有第二個人。

分享智慧,福運常伴您!

相遇,是一種緣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不是一路人,就不必勉強在一起
端午節:最適合修誦此本尊,轉發功德無量

TAG:多識活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