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漢老字號「葉開泰」恢復前店後廠 可問診抓藥還有親子活動

武漢老字號「葉開泰」恢復前店後廠 可問診抓藥還有親子活動

從漢口河街上一個小藥鋪,到與同仁堂並稱中國「 四大葯號」,再到漢陽佔地近5萬平方米的中醫藥文化街區,擁有380年歷史的武漢老字號「葉開泰 」以全新面貌回歸市民生活。24日,葉開泰中醫藥文化街區正式開街,並被授牌為武漢市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1637年,由葉文機開創的「葉開泰」還只是河街(今漢口沿河大道)上的一個小藥鋪;到了清初,它就與同仁堂、陳李濟並稱為中醫藥界的「初清三傑」;後來加上的杭州胡慶余堂,並稱中國「四大葯號」,以其產品質量高、療效好、聲譽卓著而名揚海內外。「葉開泰,好得快,醫藥界,她為首……」 武漢流傳甚廣的這首民謠,生動地為其聲譽作了註解。解放後公私合營,「葉開泰」一分為三,製藥部分與其他老字號組成健民藥廠、診療部分歸入醫院、售葯部分歸入藥店。

李子云 攝

80歲的黃克禮是健民藥廠老員工,17歲進廠當學徒,他仍記得「葉開泰」在武漢市民中的影響力,「藥丸是專人專崗、手工製作,一批藥丸出來後,四五天就銷售一空」。而出於對「葉開泰」的信任,一位學徒隨手給出的甘草,也會被前來求葯的人當成靈藥。

白牆黑瓦、綠蔭曲徑,全新開街的葉開泰中醫藥文化街區不僅從建築外觀還原明清風格,經營模式也力圖恢複葉開泰「前店後廠」傳統——前店包括國醫館、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母嬰護理中心、葉名琛紀念館、老酒坊,後廠則是全國小兒中成藥菁品國葯生產基地、古法炮製技藝傳承基地、百草園、健民集團兒童藥物研究院等。

武漢健民集團總裁徐勝表示,作為葉開泰的繼承者,他們有責任把「葉開泰」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這種前店後廠模式,國內是第一家,這是真正地恢復老字號傳統。」

這個街區同時定位於為市民提供便利的中醫藥一體化綜合性服務,也被納入湖北省旅遊委評定的中醫藥康養旅遊線路,具有問診抓藥、親子活動、休閑娛樂等多項功能。

武漢市文化局非遺處負責人表示,葉開泰文化街區是武漢具有典型意義的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它所構建的中醫藥產業生態既是對傳統的繼承,如提倡中藥古法炮製、抓方古法代煎、丸散膏丹古法純手工製作,也有符合現代人生活理念的創新,如讓中醫藥回歸生活方式、在中醫藥研究中與高科技相結合等。「非遺項目只在傳承與創新中才能真正走入百姓生活,而葉開泰中醫藥文化街區有望起到標杆示範作用。」

友益街得名自葉開泰傳人

友益街北(東)起一元路,經海壽街、天聲街、車站路、黃興路,西(南)至大智路,長670米,寬10米。《武漢老字號錦集》作者塗德深認為,友益街的名字是葉開泰第九代傳人葉鳳池所取。

葉鳳池足智多謀、社交廣泛。1912年,葉鳳池創立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經營體制和分配製度。同時,實行了股份制,管理人員、技術員、普通員工皆可以工齡和工資、資金入股,使員工從僱用者變為了股東與一定程度的主人。

1918年,在漢口的大智路至車站路之間,有一個大水塘。葉鳳池購得水塘及附屬的地皮,將水塘填平。1920年,在漢口友益街2號(現16號),二棟西式樓房拔地而起。該樓造型美觀,端莊穩重,為當時武漢屈指可數的小樓,號葉鳳池公館。

葉鳳池修建自己的公館後,又幫親家修建尚德里和福德里,又與李華堂合資修建靜仁里。因居住者均為親朋故舊,鄰里和好,面對公館前所修建的這條路,葉鳳池從《論語》章句「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中得到啟發,特地取名為「友益街」。

老葯工:三天三夜烘乾一箱葯

1926年出生的項振坤是葉開泰學徒工、健民集團老葯工,他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曾介紹過葉開泰的獨家製藥技藝。

葉開泰的技作技藝自成一體,世代相傳,成為中醫藥行業的典範。以丸藥生產為例,丸藥的烘乾技藝很關鍵,一般葯號只要把丸藥用火烤乾就算完了,而葉開泰有與眾不同的丸藥「烘乾」技藝。此技藝不用明火而用暗火,有很多特製的烘箱,每一個烘箱先燒板炭,等板炭燒過性後將它打碎,用灰濛好,不讓它露出明火,然後再將待烘乾的濕藥丸送進烘箱,關好門,不讓熱氣外溢,慢慢地將藥丸逼干,歷時三天三夜才出烘箱。這樣烘葯雖然麻煩,但是葯的原份全部被吸收,療效更好,而且香味不走,久放不壞。至於配方和操作規程,都有嚴格規定,制丸藥一定要「炒老烘乾」,「製藥酒,必須浸泡兩年以上」。葉開泰製藥作坊里貼有「寧缺勿濫,不好再來」八個大字,以時時警醒店員的質量意識。因而「葉開泰」得以暢銷全國各省,遠至海外。(長江日報融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發布 的精彩文章:

武漢科學家育出新品種 全國鯽魚三年內將更新換代
5G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湖北今年將建243個5G基站

TAG:武漢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