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所有看守所都有同一本漫畫書,每個出獄的少年都在談論它

日本所有看守所都有同一本漫畫書,每個出獄的少年都在談論它

全日本所有的少管所、看守所、監獄都能看書,每個折進去的年輕人出來都在聊同一套漫畫。

「每套有13部,看完一本發現下本被人拿走了,心情十分焦急,只能把手裡的再看一遍。」

「大概來回也就看了三四遍吧。」

儘管還有像灌籃高手這樣輕鬆的漫畫可以選擇,但大家都「想看一些幫助自己思考的書。」

這部漫畫叫《佛陀》,作者是手塚治虫。

日本漫畫圈流行這麼一句話:「所有日本漫畫都在抄手塚治虫」。

作為鐵臂阿童木創作者,現代日漫的祖師爺,他畫了700部漫畫,活了六十歲,宮崎駿在他去世後說:「和天皇死的時候比,手塚治虫的離開更讓我感到『昭和』時代的終結。」

手塚治虫被公認的傑作有兩部:一部是未完成、也永遠無法完成的《火鳥》,另一部,便是這部十一年磨一劍的《佛陀》。

《龍珠》的作者日本知名色鬼鳥山明看完漫畫大喊:「手塚治虫是我最崇拜的漫畫家!」

10年被改編成動畫電影,但是懂漫畫的人都知道,原版漫畫永遠都是王道

這漫畫講的是佛教始祖喬達摩·悉達多從出生到涅槃的一生,但手冢把悉達多畫成了一個凡人。

「悉達多的情慾也是你我的情慾,悉達多的困惑也是你我的困惑。」

故事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最低下的的賤民:巴利亞。

他是不被當人看的人,正因如此,他獲得了一個特殊的能力:與動物互換靈魂。

無論是走獸:

還是飛禽:

他都能隨心所欲地控制,還會趁機撈一些福利:

另一個主角就是佛陀本人:悉達多。儘管是一國皇子,卻自小通靈,會將靈魂注入兔子體內,體驗死亡。

或是在冥想中附身飛鳥,感受它的短暫一生。

他和塔塔一樣,不明白人與獸有何分別,而人,又為什麼要有階級的劃分。更不能理解,為什麼在皇宮裡,大人們要跳艷舞來逗他開心。

「我想畫一個圍繞釋迦摩尼展開的人性故事,我以自己的想法去描繪他的生存模樣。在故事裡,我也把筆墨分給和佛陀毫無關係的幾十個人物。這麼一來,佛教就和人生聯繫在了一起。」

在漫畫一開篇是一個迷失的僧侶受困雪山,為了救他,黑熊抓來魚,狐狸挖來漿果。兔子一無所有,於是跳進火堆里,把自己的肉體化做了救人的食物。

兔子自焚引出了漫畫的核心問題:人與動物的生命,究竟有沒有高下之分?

《佛陀》的故事發生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社會實行著嚴格的種姓制度,人們被嚴格地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階級。貴族的後代必定是貴族,奴隸的後代只能是奴隸,沒有任何流動的可能。

但是在正經的劇情里也會有些亂入,比如作者本人跑到漫畫里去了,或者是其他動漫人物。

這個其實是《鐵臂阿童木》中的茶水博士

手冢愛看電影,哪怕同時連載著三本漫畫,他每年也至少看三百部電影。從各種影片里,他學會了分鏡頭手法,並是最早把分鏡運用在作品中的漫畫家。

《佛陀》到後來的打鬥場面,就像是動作大片。

最能體現手冢畫技的,是悉達多出生的一幕。

佛陀降生,萬方來朝。手冢用卡通線條,達到一種非洲大草原獅子王的景觀。

手冢的主旨是:任何生命,都是絕對平等的

因此王子悉達多和賤民塔塔合在一起,才是佛陀。

讓悉達多在人世間風塵僕僕、有血有肉地走一遭,才找到世界的真理,才了解人間的愛欲。經歷一切,才能看破一切。

這種和大話西遊有些接近的故事,才更符合凡人的悟道之旅。

對於看守所里的少年犯來說,這本書並沒有告訴他們善惡和對錯,而是了解了沒有絕對的善惡,但一定葯認清自我

點擊小程序,手塚治虫的《佛陀》,台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路商店 的精彩文章:

我們綁架了負波普
小過打火機,每一口都是純粹的尼古丁

TAG:公路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