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9年過去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麻木看客不但沒少,反而變本加厲了

99年過去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麻木看客不但沒少,反而變本加厲了

公元1919年,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部短篇小說,收錄在他的文集《吶喊》里。這篇小說的名字,只有一個字——《葯》。

這篇小說曾經入選過中學教材,講的是華老栓為了幫兒子華小栓治肺癆病,按照民間的偏方去刑場買特效藥的故事。這個特效藥,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血饅頭。

所謂的人血饅頭,就是在劊子手一刀砍下死刑犯腦袋的時候,趁熱用死者鮮血浸泡過的饅頭。

據說,這樣的人血饅頭烤熱了給病人吃,能夠治療肺癆。而且,這個饅頭是稀罕物,必須得有門路、有運氣,才能買得到。

在這篇小說里,魯迅先生用了很多筆墨來描寫看客們的麻木不仁,他們面對著殺人的場景,唯一的反應就是開心。只要死的人不是自己,不管是誰,不管是怎麼死的,不管死後如何,在他們的眼裡,都是一個反應,開心。

魯迅先生自己也在《吶喊》的自序里說過:「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篇小說現在還不在教材里,我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99年過去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這些麻木的看客還在,而且更加的變本加厲。

我突然間想起魯迅先生的這篇小說,是因為我在微博上看見了一件非常讓人絕望的事情。

甘肅一個被老師多次猥褻的十九歲女孩子,因為被當地檢察機關認為「情節輕微」無法立案,受不了來自各方以及自己內心的壓力,跳樓自殺。在跳樓的那一瞬間,消防員甚至都已經抓住了她的手,但是被她決絕地掙脫了。

就在這個女孩子在樓上猶豫的時候,樓下和對面的樓上,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圍觀者,他們在等待著女孩子生命消逝那一刻的到來。

他們鼓掌,他們鬨笑,他們拍照發朋友圈,他們對這樣一個鮮活而年輕的生命的消失,欣喜若狂。

甚至還有人在等待的時候發朋友圈,用惡毒的語言咒罵這個女孩兒,讓她趕緊跳。

直到這個女孩子終於重重落到地上,這幫人彷彿才得到了最高層次的滿足。

(他們)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

上面這一段,是魯迅先生在小說《葯》里的原話,您看,用到這個場景里,是不是同樣的貼切和準確?

然而,魯迅先生在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可能也沒想到,還有那麼多的人,會在充當麻木看客的時候,還能欣喜若狂地在一旁咒罵和歡呼,還會用各種方式催促著某個人,快結束自己的生命。

理由僅僅是「天氣那麼熱,我等了那麼久」……

我不敢說這個姑娘是被這些鼓掌和咒罵的看客逼死的,但是,這些人的混賬行為,至少給這個姑娘脆弱的內心天平上,加上了最後一粒砝碼。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在相當比例的高空自殺行為里,不管最後有沒有跳下來,都有無數的看客在圍觀。不是關注事態發展、想著怎麼救人的圍觀,而是要看個熱鬧、尋個開心的那種圍觀。

當然,這種鼓掌的、咒罵的、催促的、鼓勵的混賬東西,也層出不窮。

他們尊重權力,尊重金錢,尊重偶像,尊重流量,尊重一切能給他們帶來享受和刺激的東西,卻唯獨不尊重生命。

我並不知道現行的法律對這樣的人渣有沒有什麼辦法進行處理,所以我除了批評和斥罵之外,想不出來任何的辦法。

你跟他們講道理說邏輯,他們聽不懂也不想聽;你跟他們談人情聊感情,他們除了兩性關係和金錢關係什麼都不在乎;你讓他們用正常人的思維方式去了解一下前因後果,他們會覺得你麻煩你事兒逼;你稍微話說重一點,他們會滿口生殖器地跟你回擊過來……

真的是毫無任何辦法可言。

99年過去了,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很多神奇的改變,但是唯獨他們的大腦,還是跟99年前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

也許,還更加的萎縮了。

明年,魯迅先生的這篇小說發表就正好一百周年了,我感覺,我這篇作文的標題改個數字,應該還能接著用。

第一次期待我被打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齙牙趙 的精彩文章:

TAG:齙牙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