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多家區塊鏈資訊平台「不幹了」……

多家區塊鏈資訊平台「不幹了」……

進入6月以來,CoinVoice、布洛克財經、壹塊硬幣、鏈財經等區塊鏈資訊平台都先後傳來融資消息。6月11日,幣快報BKBT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估值2億美元,創下全球區塊鏈資訊平台史上最大單筆金額A輪融資的紀錄。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6月份區塊鏈資訊平台屢傳融資好消息的同時,自3月份起一哄而上的千家區塊鏈資訊平台,目前已半數折返。

「做內容其實是一項很苦的工作。如果想掙錢,肯定不能做內容。」一家已經轉型的資訊平台創始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說,區塊鏈資訊平台競爭很激烈,廣告費難掙,而且還要費盡心思去寫稿子,做內容。付出時間成本很高,投資回報卻較低。

「所以覺得沒必要留著,乾脆轉型專心做投資或孵化項目,投資回報率比較高。」上述創始人說。

沒炒幣掙錢不想浪費時間

「行業內每天新增十幾家,又消失十幾家,我們感到壓力很大,我個人基本每天晚上兩三點才能睡。」有上海區塊鏈資訊平台創始人對記者表示。

「此前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後出現的區塊鏈資訊平台有1800多家,目前估算應該剩800家以內。」上述區塊鏈資訊平台創始人表示,「實際上,融到資的區塊鏈資訊平台還是少數,我們大概統計了一下,區塊鏈資訊平台融資的總共不到20家,有七八家是近期融資。」

鏈塔智庫創始人張翔此前也曾指出,區塊鏈有超過500家資訊平台,但做到1萬月活的只有3-5家,真正有用戶規模的應用也很少。

實際上,業內認為,目前區塊鏈資訊平台競爭非常激烈,且盈利模式單一,資本普遍對行業不太看好。

而即使是一些此前備受資本關注的區塊鏈資訊平台,發展至今也顯得有些後勁不足。《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2月份曾獲得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的果味財經已經一個多月未在網站更新消息,其網站最後一篇文章更新於5月1日。有內部人員透露,果味財經並非解散不做,而是想轉型做區塊鏈產品,目前正在招人階段。

也有用戶向記者反映,一家此前曾獲百萬人民幣投資的區塊鏈資訊平台,出現在APP上賣大米的情況。本報記者查看後發現,其快訊板塊出現大幅亂碼,APP呈現缺少人員維護的情況。一段時間後記者再次查看,該APP已恢復正常。

「很多人認為做內容的准入門檻低,就蜂擁而至,進來後會發現,做內容在前期很難掙錢,因為沒有影響力跟公信力,早期肯定是燒錢的,人員成本、運營成本都非常高。」CoinVoice創始人魚文輝分析。

上述已轉型的資訊平台創始人透露,自己此前通過投資區塊鏈項目掙到一些錢,後來進入內容行業,發現競爭很激烈,廣告費難掙,而且還要費盡心思去寫稿子,做內容。「所以覺得沒必要留,乾脆轉型專心做投資或孵化項目,投資回報率比較高。」他稱,現在很多區塊鏈資訊平台在尋求轉型,「我們進入行業比較早,有些資源優勢,所以直接轉做投資。對於跟三點鐘一起入場的資訊平台可能沒有太多核心資源,因此他們通過資訊平台去聚攬優質項目,把資訊平台當做發掘項目的流量口,其實重心還是做投資。」他說。

從盈利角度來看,跟其他行業一樣,廣告費是區塊鏈資訊平台的重要收入之一。「鉛筆道」曾在一篇文章里說,業內有多家區塊鏈資訊平台打著「內容」旗號掛羊頭賣狗肉,行內容交易之實,甚至報出10萬元/篇的軟文天價(點擊不到200)從事有償新聞業務。

「區塊鏈資訊平台畢竟要商業化,商業稿也是廣告的一種。」上述創始人透露,一篇商業稿要價一兩千元客戶都嫌貴,最高的也就1萬多元,3萬元也有但極少。

除了廣告收入,區塊鏈資訊平台的經濟來源還有活動贊助、收取會員費等,此外就是投資收益。

「也有資訊平台聲明絕對不收項目費,但平台的營收從何而來?做內容是需要有些情懷的,但只有情懷也不行。」上述創始人提出。

行業抄襲嚴重

除了盈利難,區塊鏈資訊平台還面臨內容同質化。區塊鏈仍屬於「新生」行業,相對可輸出信息較少,同時區塊鏈還缺乏成熟的應用場景,使內容創作者發揮空間受限,導致平台內容陷入同質化。

「從資訊層面而言,《金色財經》有很多信息來源、獨家消息,通過爬蟲可以進行信息抓取。這些消息一旦被抓取後,後面其他家就會很快出一模一樣的信息,同質化太嚴重了。」魚文輝說。

除了行業發展的客觀原因,區塊鏈內容製作還受到政策和業內大佬的影響。「行業內沒什麼可報道的。」上述已轉型創始人表示,「從政府的層面來講,可能國家希望慢慢引導輿論更多關注區塊鏈技術,而不是讓太多話題來討論炒幣。此外,在一些業內大佬的強權下,很多信息也不敢報道。如果一家資訊平台對業內掌握話語權的大佬發表一些『不實言論』,那麼大佬所在項目及其生態下所有企業都不會再跟這家平台合作。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曾有人把目前區塊鏈資訊平台大致分為四類:科普類、評測類、資訊類和行業分析類。除了資訊類內容受限外,項目評測類同樣面臨受眾流失,內容缺少價值等問題。

一名曾經的評測類資訊平台從業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此前做的項目評測主要是給散戶投資人看的,散戶投資人往往拿它作為評判項目的一個標準。但目前投資領域的行情不是很好,很多項目ICO後就破發,散戶掙不到錢就覺得評測沒有意義。另一方面,現在投資有門檻了,很多優質項目散戶根本接觸不到,基本是機構和一些內部有資源的人直接投資。因此散戶的投資慾望降低,為散戶寫項目評測意義就不大了。

目前而言,區塊鏈資訊平台最缺的是創意和執行力,上述區塊鏈資訊平台創始人表示,在行業內只要出現一個新玩法,就能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從而引起大家關注。但新玩法一旦出現,同行之間會出現一窩蜂的抄襲和複製這項創意。

他稱,自己見VC不敢帶BP(商業計劃書),因為怕VC把自己的創意告訴他們已投的項目。「很多新穎的產品出來後,馬上會有人複製,這讓一些資訊平台有了新創意但不敢做宣傳。」此外,「目前行業內部參差不齊,一些代投也申請一個公眾號叫某某財經,或者一個項目的公關部起名為某某財經,專門宣傳自己的項目,這樣很容易混淆視聽。當這些項目出事之後,外界就會罵資訊平台,讓區塊鏈內容行業背黑鍋。」

版權聲明:本平台除發布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有區塊鏈&物聯網項目及相關消息請與我們聯繫!

健康薦讀

區塊鏈丨物聯網

微信ID:qklwl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韓國比特幣交易量超越中國躍升至世界第三,英國著名黃金交易商Sharps Pixley宣布正式接受比特幣購買黃金
何寶宏:區塊鏈是「價值」補丁,不可能取代互聯網

TAG:物聯網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