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拚命毀掉這座墓,只因一個原因,最後為他人做嫁衣

李自成拚命毀掉這座墓,只因一個原因,最後為他人做嫁衣

1963年,江蘇淮安遇到嚴重春旱,洪澤湖水位大降,21對巨大精美石刻露出水面。到了2011年,江淮再次出現乾旱,沒於澤國三百餘載的明祖陵地宮露出水面,一直淹沒在水下的明祖陵拱門、橫樑和甬道頂端悉數露出了真容。

明祖陵位於江蘇省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是朱元璋高祖、曾祖的衣冠冢和祖父的實際葬地,是全國唯一的水下皇陵。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追封高祖父朱百六為玄皇帝,曾祖父朱四九為恆皇帝,祖父朱初一為裕皇帝。到了洪武十九年,朱元璋開始修建祖陵,前後歷時近30年。

元朝是歷史上苦役最重的朝代之一,同時漢族的地位十分低下。元朝末年,為了躲避官府的苦役,朱初一逃出家鄉,帶著一家老小來到了盱眙縣,在孫家崗安家,睡在一片窪地里。

一個道士路過此地,跟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說此地風水極好,葬在這個地方,後代可出天子。朱初一聽從了道士的建議,死後讓朱元璋的父親把他安葬在這裡。

果不其然,朱元璋登上了皇位。按照朱元璋的最初構想,朱元璋是想在盱眙定都的,他認為這裡是明朝的龍脈所在。他在一座山頭數周圍的山頭的數量,數來數去少一座,覺得甚是不吉利,後來改定都南京。

儘管沒有在盱眙定都,朱元璋還是將他的祖先安葬在這裡。因為地處窪地,明祖陵不斷受到洪水侵擾。到清康熙十九年,明祖陵被滔滔洪水吞沒。

明末年間,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打盱眙縣,對明祖陵進行了破壞,想斷掉明朝的「龍脈」,最後證明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 的精彩文章:

一人稱自己刀槍不入,袁世凱不信邪,抬手就是一槍
晚清第一戰將:7人擊敗千人大軍,20歲封王,結局讓人嘆息

TAG: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