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是一篇帶有聲音的文章,你也會睹「雨」思人嗎?

這是一篇帶有聲音的文章,你也會睹「雨」思人嗎?

我喜歡飄散的細雨,尤其喜歡清明時節的細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風化雨,春雨雨人,我不是憂鬱質的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過去,清明時節雨帶來的更多是人間的溫暖。

雨中懷想

原文 :《雨中懷想》

作者 |華東師範大學 朱國華

圖片 |網路

Kiss The Rain

 The Best Of Piano

The Best Of Piano 

00:00/04:20

我家家境貧寒,每逢過春節、過立夏,或者是端午、中秋,別人家殺雞宰鵝、買西瓜、買月餅或者包粽子,忙得熱火朝天,我家仍像古時寒食節一樣冷清。

也真奇怪,我們姐弟三個並不吵著要吃這吃那,大約是父親早就教給我們安貧樂賤、淡泊甘守的道理吧。但清明節卻會製作簡單卻非常好吃的食品。

早晨,我摘下院後河邊帶著露珠的楊柳枝,採下樹葉,母親就把它與洗凈的蔥調到稀釋的麵粉里去,再把麵粉均勻地塗在平底的油鍋上,加上油、鹽、糖之類的調味劑,一會兒功夫,油花花、香噴噴的攤餅(這是方言的說法,它的學名也許叫做烙餅吧)便做好了,爸爸和我喜歡吃甜的,媽媽和姐姐喜歡吃鹹的。通常總是媽媽在灶上掌勺,大姐燒爐火,二姐端水遞碟,做媽媽的幫手。

爸爸卻自顧自地扎著孫悟空風箏。它神氣活現提條金箍棒,手搭涼蓬,做出要騰雲駕霧的架勢,一副猴頭猴腦的嘴臉,打扮得花花綠綠的。我托著下巴看他扎。每次我們出去放的時候,人家都說扎得好。也難怪,爸爸喜歡猴,他自己就屬猴,他還會打猴拳。我喜歡這時茅屋外的細雨,細雨輕鬆柔緩地降落,沙沙地濺起細微的白珠,匯成無數小小的溪,悄悄地流走。紛紛飄散的細雨,無形之中,使我們家其樂融融的氣氛更加融洽了,把閑淡恬適的天倫之樂不知不覺地詩化了。

我和姐姐們因了雨,誰也不到外面去玩,也不願去。媽媽會做好吃的,爸爸會講好聽的,到外面有什麼意思呢?爸爸喜歡用平緩的語調講孫猴,講白雪公主,小錫兵,大拇指和生命水。記得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攤餅里要放柳葉,而且含露帶雨的最好。他說這樣才清新香甜。還有什麼原因呢?觀音凈瓶里為什麼要放楊柳枝?清明節的雨就是觀音凈瓶里柳枝蘸下人間的凈水。清明雨最甜。楊柳是新生的,最新鮮的東西,冬天掉盡了柳葉,萬物復甦的時候,它第一個萌出新芽,報告春天的到來。爸爸那時沒說,清明節是憑弔先人的節,攤餅里放楊柳,是有象徵意義的。祖母在我出生以前早已去世了,爸爸雖有點哀傷,但終究是淡淡的,祖父那時還健在。一家人圍桌坐下,一邊吃攤餅,一邊隨便說著話。如果爸爸仍在講他的故事,媽媽就催他不要忘了吃,又叫二姐吃慢點,鍋里有的是。我說明後天天氣好的話,就去放風箏,並且邀請爸爸媽媽一塊兒去看,大姐便自豪地說我們家的風箏每回總是最大,飛得最高,也扎得最好。

小院里瀟瀟細雨仍是從容不迫地下著,閑逸自如,似乎跟我們一樣快樂。階前檐下的雨一滴滴,一聲聲,伴著細碎的節奏,好像彈起了一支悠悠的古老的搖籃曲,又好像一曲簡樸而有情趣的牧歌。

這時的雨是一種安詳的慰籍,這時的氣氛似乎特別溫馨和順,彷彿人人都自然而然地感覺到一種安全感和滿足感,誰也沒有焦躁不安的情緒。飄散的小雨,對人的心情起調節緩衝作用呢,還是起凈化作用?我永遠忘不了,我家小院的那間茅屋,我們圍在圓桌吃餅說話的情調,忘不了,籠著茅屋的細雨。

然而,很多年前,父親在一個細雨沾窗的凌晨悄然辭世了,這個沉重的打擊使我真切地感覺到了生活的意義。我曾在濛濛細雨中,獨自一人,訪問過虎丘劍池。也曾在濛濛細雨中,獨自一人,登上太湖中的孤島。在虎丘,風景依舊,故人已去,撫今嘆古,我隱約體味到人生的無常;在太湖,觀煙波浩渺宇宙之大,察滄海一粟芥豆之微,我依稀省悟到生命之渺茫。細雨給它們罩上若隱若現的輕紗,喚起了虛幻的夢,然而畢竟還是太間接了、太抽象了。任何美好的東西遲早都是要消逝的,人生易老天難老。父親那麼慈祥,那麼和藹,那麼可親,那麼可敬,竟就這樣無緣無故地離開了繁華喧鬧的人間塵世,帶走了他的音容笑貌,帶走了我們清明吃餅的天然樂趣,帶走了他動人的童話世界和父愛,帶走了他的風箏和猴拳,長長地進入了無夢之眠。這是可能的嗎?我曾經一百次地懷疑,又是多麼不情願地一百次地證實呀。

此後年年,細雨依舊迷濛,料峭春寒。物是人非,世上有多少事值得嘆惋呵。想千里之外鬢髮半斑的母親,又該觸景生情,不知幾次傷心地對隅暗泣了。河邊的孤墳,風拂雨撫,他會睡得更安謐些嗎?

清明的春雨,是觀音用楊柳枝蘸下的凈水,是珍貴的瓊漿聖水,既然過去了的已經枯老,不能復甦,那麼就滋潤新芽吧。讓新芽快快生長,生活在新的世界。人生代代無窮已,以後還會有慈祥的父親與和諧的清明節,還會有風箏,還會有新故事的,什麼也不會停止。人生在這種意義上,難道不跟清明的細雨一樣,是永世恆傳的嗎?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12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父親,是該用最漫長時間去理解的人!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