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障「愛醬」帶你認識一下VTuber中的四大天王,阿卡麗or小白

人工智障「愛醬」帶你認識一下VTuber中的四大天王,阿卡麗or小白

小夥伴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也知道「香港四大天王」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和黎明;或許還知道廣目天王等佛教「四大金剛」。不知道,大家是否對日本的「VTuber四大天王」也有所了解呢?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下VTuber、「VTuber四大天王」、「VTuber的戰國時代」,以及對VTuber的發展情況作簡要分析。


何為VTuber?

2018年,被部分媒體稱為日本Vtuber元年,Vtuber似乎正呈井噴式發展。那麼,Vtuber到底是啥呢?(二次元迷們以及「油管」的鐵粉們,或許比較了解)。其實,顧名思義,Vtuber就是Virtual Youtuber,「虛擬油管主播」的意思,是通過3D模型塑造一個虛擬人物形象,進行相關視頻的製作與發布。

而昵稱為「愛醬」的Kizuna AI(絆愛)則自稱是世界上首位Vtuber。相比較「Kizuna AI(絆愛)」這一相對陌生的名詞,大家可能對「花Q」這個曾經的網路熱梗更為熟悉。去年年底,絆愛在Youtube上傳了《生化危機7》的實況錄像,仿遊戲內人物的台詞「fuck *」,但發音聽起來像「花Q」,因而絆愛也被粉絲叫作「花Q」。

2016年11月29日,絆愛在YouTube上發布了第一部視頻,其頻道名稱為「A.I.Channel」,隨後又開設新頻道「A.I.Games」,以及在360Channel上開設VR視頻頻道「A.I.Channel 360」。

其中,「A.I.Channel」在2017年12月關注人數就突破了100萬。目前已經擁有了超過190萬的粉絲關注量。而在絆愛的人氣起來之後,模仿者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冒出,網路上掀起了一股虛擬主播的誕生熱潮。


VTuber四大天王

在這股熱潮下,所謂的「Vtuber四大天王」也誕生了。即人工智障Kizuna AI(愛醬)、假酒少女Kaguya Luna(輝夜月)、工口土豪Mirai Akari(阿卡麗)、戰鬥白海豚Siro(小白)和女裝大佬Nekomasu(狐娘大叔)。嗯,四天王有五個可以理解吧!

其中,愛醬的設定是超級人工智慧(障);人物特色有花Q、降智光環、全裸、性別不明;其上傳的視頻內容較雜,遊戲實況、歌舞視頻等都有。

輝夜月自稱為「Luna醬」,2017年12月9日開始在YouTube活動,是四天王中出道最晚的。 人物特色是有著獨特的聲線,被稱為「被鎖喉的哈姆太郎」,聲音讓人慾罷不能……滿嘴騷話、素質極差、沉迷假酒,經常「摸魚」。

阿卡林又被叫作自搜姬,設定是「被老鴇艾琳打混失憶拐來的少女」;人物特色包含巨乳、歐派、土豪、雙重人格;阿卡林是一個喜歡掐著觀眾脖子錄視頻的Vtuber,遊戲實況少。

小白是戰鬥擔當,「吃雞」玩得不錯,技術過硬。其設定實想要成為偶像的電腦少女;人物特色為:海豚音(因而又叫戰鬥白海豚)、病嬌;情緒激動時會展現出本音,有時也會使用御姐音等其他聲線(一本滿足)。

狐狼大叔,沒錯,她是個大叔!其設定是飽經滄桑的大叔;人物特色為學歷低、能力低、無工作經驗。喜歡與Unity、3D等相關的工作。


VTuber的戰國時代

小編上述列舉的只是地位比較穩固,有代表性的五位「虛擬油管主播」。實際上,截止在今年5月,日本國內的Vtuber人數已突破3000人。根據Cyber-Agent的數據,日本國內的Vtuber市場規模在2017年為12.7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16年增長2.2倍。而在2017年下半年,Vtuber更是異軍突起,從一開始的「絆愛」,到許多日本國內的大小企業都積極推出Vtuber形象。

今年,日本的Vtuber開始呈井噴趨勢。日本知名網站GREE、Cyber-Agent、Dwango都開始涉及Vtuber領域。

今年4月,GREE宣布將在虛擬角色領域投資5.8億元人民幣;而推出過《海王星》系列的Compile Heart在前不久也有了自己的VTuber「Ileheart」;提供SNS營銷解決方案的ZIG公司也在近日宣布,正式開始虛擬YouTuber業務,並計劃在2019年9月之前生產100位VTuber。

因而今年也被稱作「VTuber的戰國時代」。


VTuber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什麼?

從2016年到2018年,VTuber在日本可以說是「瘋長」,並且已經不只是日本。從國內來看,其實從去年開始,B站就有了絆愛視頻的大規模搬運,並且誕生了第一位國內虛擬主播「小希」,目前,小希的幕後團隊似乎還在計劃推出第二位虛擬主播。此外,貼吧、知乎等社交網路也都有針對VTuber的討論。

那麼,在VTuber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些什麼呢?小編目前觀感如下:


商業變現:從吸人氣、贏流量到吸金

在小編看來,VTuber走的實際上是和現實主播一樣的道路(想想網紅),都是先快速積累人氣、贏得流量,然後通過廣告、品牌宣傳等各種手段,實現商業變現。

例如絆愛,從推出的早期就開始積極接廣告贊助(粉絲對此也頗有抱怨吶)。而且絆愛已經成為日本旅遊形象大使,還推出了自己的電視節目《Kizuna AI的BEAT Scramble》,並向聲優和歌手界進軍等。

還有小編剛剛提到的,推出過《海王星》系列的遊戲開發商Compile Heart,在前不久有了自己的VTuber形象「Ileheart」。其在推出一個月後,獲得了超過一萬人的關注。Ileheart走幽默路線,為觀眾們帶來搞笑的遊戲視頻,介紹有關遊戲業界的相關信息,還會為Compile Heart的遊戲進行宣傳。

而像GREE、Cyber-Agent等知名網站,以及日本的一些傳統企業也開始以Vtuber形象來進行品牌宣傳。再如,根據最新消息,日本三才書店聲稱為了回饋對Vtuber感興趣的讀者,其預計在本月28日刊行一本名為《Vtuber名鑒2018》的書籍,向大家將介紹超過一千名Vtuber。

儼然,活躍在網路世界的虛擬主播,已經逐步演變成了有著較高商業化程度、多方位發展的「偶像藝人」。


Vtuber的商業化發展優勢明顯:可塑性強,商業化路徑短

顯然,Vtuber能在日本朝著比較高的商業化程度發展,背後可以探究的東西很多,一些優勢也很明顯。

一是人設方面的便利。因為站在這些Vtuber背後的團隊(包括製作人、聲優等),幾乎都不為外界所知。如此一來,人設自然相對不容易崩(再次想想微博網紅、明星等有多少人設崩了……),因而製作者在精神上顯得更自由,也更能夠更專註於工作本身。這麼說吧:誰又知道一位笑容嫵媚的「貓耳娘」,背後會不會是一位大叔呢?

二是基於Vtuber本身「卡哇伊」的形象,觀眾會顯得更寬容(想像一下,在現實中被稱作「矯揉造作」的,在Vtuber這兒得到的評價可能就是「呆萌、卡哇伊」之類的)。

三是可塑性比較強。因為Vtuber的角色屬性,實際上應該說是粉絲賦予的,粉絲覺得其或智障、或逗比、或蠢萌。

四是給二次元粉絲們一種打破次元壁的感覺。相較於之前動漫中單向表達的形式,Vtuber出現後,虛擬角色能與觀眾進行雙向互動,這對二次元迷妹迷弟們來說,是比較新奇有趣的體驗。

五是商業化路徑短。以絆愛為例,其在推出不久(一兩年內),就能從最初單一的遊戲廣告植入,逐漸成為日本旅遊大使,甚至有了衍生手辦、以聲優和歌手出道、半主題咖啡廳、進軍電視業等業務拓展和商業合作。


打好Vtuber這手牌:特色的內容和精準的營銷很重要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不是一帆風順的,Vtuber這手牌要想打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

一是幕後團隊需要根據Vtuber的特色,為其創作過硬的PGC內容(專業生產內容),還要能藉助事件營銷擴大影響力,例如絆愛藉助《生化危機7》製造的「花Q」梗。

二是如何避免內容同質化。據悉,目前的Vtuber內容中,恐怖遊戲實況佔大多數。另外,國內的觀眾也有反應,國內的Vtuber們在音色上都差不多,沒有特色。因此,如何維持穩定而有特色的內容產出,將是所有虛擬主播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

舉個近期發生的實例,今年4月底,絆愛開設的電視節目《Kizuna AI的BEAT Scramble》的贊助商Grimoire在推特上宣布撤資,原因講得很直白「節目把觀眾、用戶、贊助商當傻子」。實際上是因為,該節目的不同期數的內容出現了「重複」的問題。

三是廣告植入過於頻繁的問題。不過,對於這一問題,現在或許有了轉機。本月21日,YouTube表示:擁有超過10萬粉絲的視頻上傳者,可以啟動付費的粉絲俱樂部。YouTube在近期推出了不少新功能,以幫助公司及其用戶實現營收來源的多元化。

觀眾可以為喜歡的主播們付費,這也意味著,對廣告主的依賴可以有所減少。或許,主播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容上了。

小編相信,在Vtuber的發展過程中,經歷幾番競爭、自然淘汰的洗牌後,真正生存下來還將是質量比較高的那些Vtuber們。另外,根據Cyber-Agent的數據,在各年齡層中,男性知道Vtuber的人數都要比女性多。所以,今後可能還是會以年輕男性為中心逐漸擴大Vtuber市場。不過,小編覺得,從《奇蹟暖暖》和《戀與製作人》來看,女性的氪金能力也很強勁啊!(言外之意,小編期待不只是「卡哇伊」,還能有很多「卡酷伊」的Vtuber~)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Pinea 的精彩文章:

AMD近期動態盤點,加強與VR聯繫,推出多款硬軟體更新
6.8 VR掃描:《侏羅紀世界:Blue》VR體驗第二章正式登陸Oculus;谷歌推修訂版USD Unity SDK

TAG:VRPi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