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我老了,我也會……

如果我老了,我也會……

讀了蓮紅老師的《如果老了 我會……》,心裡久久難以平靜。不僅只是我與蓮紅老師的經歷、閱歷以及生活環境等等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受婆婆的影響(婆婆卧床七八年,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得讓兒女伺候著)。說實在的,我是有老年恐懼症的,所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當我老了,能自主生活,不讓兒孫伺候就知足了。

以前沒讀蓮紅老師的這篇文章時,我並沒有老年生活的打算,讀後覺得現在就該開始為我的老年生活著手準備了。

其實我是很有理想的,我承包的山上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且有水有電,特別適合養老。我便想建一座養老院,只是因為眾多的阻撓,譬如:利益,管理,糾紛......等等。我不得不放棄了。

可是,我自己在山上養老的初衷依舊。為防止自己寂寞,我得多建幾處住宅,供相識相知的閨蜜好友共住,到那時會不會超脫到不以盈利為目的,現在作為俗人的我不得而知,也得基於現在的經濟基礎。想像著幾位老頭老太太張著缺了門牙的嘴侃侃而談,八卦八卦某某小時趣事,糗事,回憶回憶學校里哪個老師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習慣動作,再聊一聊彼此過往經歷感受,兒女現狀,孫子輩的成長......等等。聊了幾遍了,熱情還是跟第一次聊一樣的興緻勃勃。誰也不會注意你這個話題聊的是第幾遍了。哈哈哈......

我現在要做的是:

(1)我們將來居住的房子,選址很重要,得背風向陽,大小不用太講究,必須綠色環保,冬暖夏涼,推開窗戶或是站在陽台上就可以見到大片的綠,大片的花,大片的果實。見證從春到秋的全過程。

(2)因地制宜的放幾處石桌石凳,這地的樹不能太稠密,能夠讓那些調皮的陽光從樹葉的縫隙偷溜下來,給你我身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3)能夠享受陽光沐浴的躺椅得有幾把,享受陰涼的吊床也得有幾張,想像著正閉目小憩或是正被書里的精彩片段吸引呢,突然一枚大棗掉落在手,吃在嘴裡脆甜可口,或是一個熟透的李子,酸甜適中......嘿嘿......

「哎呀,最主要的還有......」

(4)路,不止得有通車載貨的大路,還得有曲徑通幽的小路,特別標註這小徑得靠近外圍,我要用接下來的時光把它打磨平整,想像著將來一隊老頭老太太每天沿著蜿蜒曲折的林間小路把我的園子視察了一遍又一遍......嘻嘻,哈哈!......我還用再找看園子的?......當然我得帶隊了,這裡的每一棵果樹的成長都是經過我的雙手,每一棵從開花到結果都在我的關愛下......適時該帶花鏡了......

(5)溫飽問題就更不是事了,山上有的是地方,自己愛吃的蔬菜隨便種,就連果樹也可以自己選幾棵,自己也享受從種到收的過程;享受拔草,澆灌,捉蟲 的樂趣;享受吃著自己勞動 成果的喜悅。野菜到處都是,水果更不用說 ,你只要記得各種水果樹所在的地就行了。至於肉食就得自己養殖了,一律散養,漫山遍野隨便跑,那肉想不香都難......如何把它們捉住才是你該動腦筋的......嘿嘿......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兒孫們來了,想吃啥自己去搞定。

到這裡我得請讀者朋友們幫我出出主意,如何才能不用自己厚臉皮的挽留,兒孫們逢星期禮拜節假日就回來,而且來了就樂不思蜀呢?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也得與時俱進不是?所以朋友們有好的建議請不吝賜教呦!一經採納可有獎勵啊!

作者簡介:谷守榮,河北遵化人。正統的農民。曾是《河北農民報》業餘通訊員,在《河北農民報》和《河北科技報》發表多篇作品。《別給自己留遺憾》《夫妻吵架別回娘家》還有農技含量挺高的《核桃嫩枝連環嫁接法》等,獲得了讀者的好評。

附:蓮紅的《當我老了 我會……》

編者的話:一首蘇軾的《賀新郎》,道不盡思的離愁別緒。我不管作者是寫給官妓的,還是送給侍妾的,就是喜歡這句「待浮花浪蕊都盡」。於是,拿了來抒發一下自己對老年生活的嚮往之情,也許會貽笑大方,可堅信那句:「心裡想到是什麼,眼睛裡看到就是什麼」,面對這首詞,我想到的就是這樣的心聲。

賀新郎 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往教人,夢斷瑤台曲,卻又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華浪蕊都盡,伴君幽獨。濃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等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有一種境界總是讓我陷入深深的遐想中,天真爛漫時有菊花般笑臉相陪,快樂愜意;風華正茂日與青春靚麗為伴,幸福美好;一切塵埃落定,心靜如水般守護著內心的淡雅,有山水相陪,書報為伴,懶懶散散,也不失為悠閑。待這些浮花浪蕊都盡,你將怎樣度過風燭殘年的那段時光呢?

濱河岸邊,或坐著輪椅,或拉著腿的老男老女們,雖有兒女保姆相陪,仍讓我心升顫慄。短短人生路,他們也曾朝氣蓬勃,青春俊雅,精力充沛,衝鋒陷陣,不畏艱難;也曾中年得志,讓少年敬仰,下屬恭維,居高臨下,笑看芸芸眾生。而此時此刻,輪椅、保姆,無聲無息地生命,如果沒有那幾張退休後的鈔票,他們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

看到這番情景,到時慶幸自己這平靜的生活了。此生的自己,平平常常,冷冷清清,青春的時光為了兒子甘願守候那份孤獨與寧靜,日漸成熟的年齡又為小女賠上了美好時光。一生中,只有上級領導,沒有下級同事,做著自己份內的工作,交著平淡沒有頭銜的朋友,平平淡淡地生活,也養成了平常淡雅心,浮花浪蕊已在逝去的年華里漸漸遠去,即使是春去秋來老將至,也會平靜如水般回歸天然。

遐想中,穿一身休閑裝,徜徉在濱河岸邊,或與那些一樣愛好運動的姐妹們扭扭屁股、伸伸腿,在現代優美的音樂里扭著笨拙的身體;或邊走邊欣賞河光水影,或邊走邊聽著手機里鏗鏘有力的音樂,或與同齡人邊走邊談論著家長里短,或與同學邊走邊侃當年的校園趣事。此情此景,已是喜不自勝。待白髮滿頭,手腳笨拙時,仰在搖椅里,看看書,在書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滋味。再後來兩眼昏花,大腦遲鈍,聽聽書,逗逗兒孫,或兒孫逗逗我,回歸故鄉,做一個村野仙姑,豈不樂哉。當然,我也希望有一個人陪伴身邊,那個人不是兒孫,也不是雇者,他默默地相陪,能和自己一般聽懂說書人云飛霧繞的調侃,說著志氣相投的故事,偶爾一句私語,體貼入微,即使是年老失明失聰,仍能感覺他的心和自己一般跳動,此為人間少有的景緻,思一下,念下番,還可以,千萬別奢望。

2013年6月5日

選自:鴻儒文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遵化文史 的精彩文章:

TAG:遵化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