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祖母級公主幫兒子要官做,皇帝不耐煩說了句重話,竟讓公主羞死

曾祖母級公主幫兒子要官做,皇帝不耐煩說了句重話,竟讓公主羞死

原標題:曾祖母級公主幫兒子要官做,皇帝不耐煩說了句重話,竟讓公主羞死


文/格瓦拉同志


靖康之變後,宋朝皇室絕大多數被擄往北方,僥倖逃脫者寥若晨星,所以宋高宗出於宗親相依之誼,對他們很是親近、照顧,時時地會對他們進行賞賜。然而在這幫宗親當中,有一位曾祖母級公主佔便宜上了癮,屢次三番地幫兒子要官做,結果被頭疼不已的高宗批評幾乎,最終羞愧而死。此人,便是秦魯公主。

秦魯公主是宋仁宗第十女,最初的封號是慶壽公主,秦魯公主是她在南宋初年的封號,全稱是秦、魯國大長公主。公主及笄後,嫁與吳越國王錢惟演之孫錢景臻為妻。根據《宋會要輯稿》和《宋史》的記載,公主於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下嫁錢景臻,此時按及笄的年紀(女子15歲)來算,那麼到到靖康之變(1127年)發生時,她已是年過七十的老嫗。



秦魯公主是仁宗第十女,最初的封號為慶壽公主


所以等到金兵攻破汴京,擄掠宗室男女北上時,或者以為公主已死,或者將她遺漏,或者以為她沒有價值,但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沒有將她綁架北上,使得秦魯公主逃過一劫。康王趙構(宋高宗)登基後,秦魯公主跟隨駙馬錢景臻、兒子錢忱等人到行在朝見皇帝,就此成為高宗的座上客。

宋高宗因為秦魯公主是曾祖母級長輩(高宗是仁宗的玄孫,按輩分論是公主的曾侄孫),再加上定鼎臨安之初,錢家曾經捐出家財當軍費,所以對公主和錢家非常尊敬、照顧,每次與公主會面時,必然要俯身作揖,行晚輩之禮。不僅如此,高宗還在臨海為老公主打造了一座高級行宅,讓她在其中頤養天年。



宋高宗對秦魯公主非常尊敬,禮遇備至


可老公主不是個知足常樂的人,利用自己的輩分和皇帝的尊崇,經常在高宗面前給長子錢忱討求封賞,而是胃口越來越大。原來公主名下有四子,其中長子錢忱、次子錢愕是她親生的,其他倆兒子錢愐、錢愷屬於庶出。自從老二錢愕南渡之時被強盜殺害後,老公主便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長子錢忱身上,為讓他飛黃騰達,不斷地在高宗面前說項。


按照宋朝祖制,外戚只享有封號、虛職、俸祿,不能擔任實職官員,更不能治民統軍,怕的就是他們會滋生異心。可面對老公主屢次三番的陳請,高宗便為錢忱破例,接連提升他做團練防禦使、節度使等職,並授予他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少師等官銜,並進封為榮國公,可謂位極人臣。


錢忱仗著母親的一再說項,最終進封為榮國公


高宗很清楚,自己如此厚待錢家,肯定會引起其他外戚家族的不滿,為防止他們效仿錢家有所請託,所以每次在給錢忱加官進爵後,都會對外宣稱這是特例、特例,其他外戚不得效仿(「公主為其子忱請還舊官,上以忱為滬川節度使,仍詔戚里不得援例。久之,又為忱請優賜推恩,上重違之,加忱開府儀同三司。」見《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


可即使如此,老公主依舊不滿足,還是不斷地幫兒子討封賞,此時高宗即使脾氣再好,也難免會有忍不住想要發泄的時候。某天,老公主又顫顫巍巍地到高宗面前為兒子討封賞,皇帝終於沒忍住,便在侍臣面前狠狠地數落了老太太一番:「長公主如此高壽健康,全都是仁宗皇帝在位42年間普施善政、深仁厚澤給您帶來的福分,您怎麼還不知足呢?」


秦魯公主一再為兒子討封賞,讓高宗非常厭煩


高宗嘆了口氣,然後接著說道:「長公主總是為長子討封賞,卻絲毫不顧及其他庶子,這讓他們會怎麼想?依朕看,長公主應該效仿仁宗皇帝,對待諸子要一視同仁啊,唯此才不失為母之道。再說您屢次三番的向朕要封賞,其他外戚會怎麼看?您也要體會一下朕的難處啊。」


時主有三子,愐、愷非己所出,故獨厚於忱。上戒之曰:「長主壽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澤,是以鍾慶於長主。長主待遇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主慚服。引文同上。


八十幾歲的老太太被曾侄孫教育了一番,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晌沒說一句話,最終囁喏著向高宗道歉,然後低著頭離開皇宮。老公主回到府中後,想起高宗的那番話,心中羞愧難當,任誰勸說都無法化解,最終竟得了心病,沒多久便撒手人寰,享年八十六歲。


高宗對公主說了幾句重話,後者竟羞愧而死


高宗本意是想讓老公主消停兩天,沒成想因為自己一句重話,竟然使她羞愧而死,心中後悔不迭。所以在弔唁公主時,大概是想讓泉下的曾姑奶奶感到欣慰,便再一次封賞她的子孫,給他們全部加官一等。對於皇帝的恩德,秦魯公主若死而有知,當含笑九泉了。


史料來源:《宋史》、 《宋會要輯稿》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唯一不稱朕不坐龍椅的皇帝,在位33天便交權,終因桃色事件被賜死
南宋名將韓世忠功高蓋世,又曾怒懟過秦檜,為何最後能得以善終?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