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字長文:交易所的變遷與平台幣的未來

萬字長文:交易所的變遷與平台幣的未來

交易即挖礦,以人們的名義,炮打司令部,張建的一張大字報

雖然沒有人真的知道終將會發生什麼,

不過,我們大家冥冥之中早已達成了共識,

目前的狀態不會永遠繼續下去,

眼下的世界最多只是我們理解所有可能平行世界的一個特解。

2008年9月15日曆經一百多年的華爾街大行雷曼倒閉,大家認識到了華爾街不會永遠不眠。隨後2008年11月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的白皮書。2009年中本聰在位於芬蘭的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一共50枚。

2010年5月22日,一位美帝國主義的程序員用10000枚比特幣成功購買了兩塊披薩,就是按照今天比特幣跌去了最高點三分之二的價格來算,這也稱得上歷史最貴的披薩了,此後,5月22日史稱比特幣的披薩節。

比特幣的披薩節,正式向世界宣告了,比特幣可以流通。

流通創造價值,價值決定前途,前途決定命運。

小平同志曾經說道,我們的教育要面向未來。

對於未來,我們要考慮的不是未來做什麼,而是應該想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

站在未來角度來審視現在,大部分今天不合理的事情都顯非常合理。哈希計算是基礎勞動基石,這是區塊鏈世界最合適的按勞分配。

今天區塊鏈的所有爭論,交易所的所有的焦點,本質上是我們放錯了屁股,而不是放錯了腦袋。回頭來看,我們過去幾乎所有的決策都是屁股決定腦袋

現在的交易所的形態與其說幣圈的精英控制不如說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更專註掌控眼前,因為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難,這當然也是國民黨敗給我們黨的最大原因。

交易所作為區塊鏈行業食物鏈的金字塔尖,其業態會如何演化是不清晰。至少目前還不能完全清晰的預見,不過肯定不是一個只是收過路費這麼簡單的事情。流量思維是互聯網的一統天下、壟斷的思維,如果交易所單單是玩互聯網的流量思維,註定要被顛覆。如果這樣的話,中本聰分散式的理念的心血也白白浪費了。

交易即挖礦是FT的發行方式,就像比特幣的發行方式是計算哈希值一樣,很多人指責這個挖礦是毫無意義的。FCoin本身的存在已經是事實。事實是不以你承認為準的。作為交易所來說,其實FT的挖礦機制比比特幣更勝一籌,因為它給市場提供了真實的流動性,給了信仰充值的理由

當下的市場,明面看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流量,因為只有擁有高用戶量的交易所才有更高的交易量和上幣費用,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與互聯網企業沒有什麼兩樣,用戶流量決定了交易所的生死。

但是和互聯網不一樣的是,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流量是成功結果,而非成功的原因。我們回想一下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成功都莫不如是也。比特幣不是先有大量的用戶才實現價格的逆襲,而是越來越高的價格成就了持有比特幣的用戶,成就了李笑來老師這個比特幣首富的地位,同理以太坊也一樣,甚至幣安也如此,FCoin更是如此。

區塊鏈是徹底化的虛擬世界,互聯網是沒有閹割乾淨的虛擬世界,因為沒有閹割乾淨,這樣才有了美團這樣一直沒有盈利,一直燒VC的錢,熬了八年,最終還是只能割二級市場的韭菜。

眼下的形勢已經到了虛擬世界和實現世界比爛的一場競賽,絕大大部分資產都爛透了,已經離康熙皇帝訓誡群臣的爛不遠了。

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看看這七個人吧。哪個不是兩鬢斑白,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樑,那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他們爛了,朕的心要碎了。

借用康熙皇帝的話,區塊鏈的虛擬世界裡,項目方割韭菜,交易所割韭菜。現實世界裡美團這樣的獨角獸也即將割韭菜,他們爛了,他們都爛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都不是最終業態。

與現實世界需要十年完成一個輪迴不一樣的是,區塊鏈半年,甚至是幾天就完成一輪進化。以前互聯網的世界比拼的是資本的優勢,而區塊鏈比拼的速度,比拼的是充值信仰,比拼的是理念的創新,比拼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事實上區塊鏈技術本身並非多麼複雜,比特幣的原理也沒有多麼高深莫測。

其實我們的現實世界是多重世界裡邊的一個而已,宇宙本身是一個多重的宇宙。目前的狀態只能算上很多解中的一個,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一個特解。我們看不到的平行世界還有很多。

宗教是最原始的虛擬世界的一個,宗教是最早的公鏈,猶太教是人類的最早的主鏈,基督教是猶太教的分叉,伊斯蘭教是基督教的又一次分叉,《古蘭經》的好多經文都是《聖經》的複製品。《聖經》上的經文是最早的開源代碼。

代碼即憲法,

演算法即法律,

算力即權力,

交易即挖礦。

交易所也類似,交易所遠沒有進化到最終的形態。交易即挖礦,FCoin是第一個建立了一個平行體系,但遠不是最後一個平行的生態。

2011年6月9日,中國第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誕生。當時比特幣的價格正在迅速往上漲,當天的比特幣價格是150人民幣。這家交易所是溫州人楊林科發起的,在中國,不,在世界上能夠和猶太人匹敵的大概只有中國的溫州人了,溫州人不僅能夠特別嗅到金錢的味道,不過只有這一個優點不會成就溫州人,溫州人厲害的是行動,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敢為天下先。

當時,國外已經有一家名叫Mt.Gox的比特幣交易平台,約佔全球90%的比特幣交易量,就是靠手續費賺錢。當時的中國,用電腦挖礦,並在淘寶上尋找買家,包括巴比特的創始人長鋏也是在淘寶上交易比特幣的。在中國除了微信朋友圈被叫做「萬圈」之外,還有一個萬能的淘寶,萬能的淘寶是可能是萬字輩的鼻祖。當ico火爆,發幣,上鏈被認可了以後,寫白皮書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當然萬能的淘寶當然是代寫首選,不過這是好多年之後的事情了。

其實楊林科沒有干別的,和中國第一批互聯網新貴張朝陽、李彥宏一樣,做著中國互聯網曾做過的事情,copy 交易所to China,複製到中國,不一樣的是傳說中比特幣的發明人是日本人而非美國人,因為比特幣發明人的身份至今也是個謎。

2013年4月1日,比特幣首次突破了100美元。與2011年最早期0.03美元的價格相比,比特幣實現了增長3000多倍的奇蹟。比特幣中國也實現了盈虧平衡,一度佔了國內交易量的80%。

隨著比特幣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覺得這是一個發財之道,一個晚上就有幾十家交易平台誕生。2013年9月火幣網橫空出世,最開始打起充值、體現、交易完全手續費的旗號迅速火起來。

OKcoin則是強力上市,憑藉萊特幣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在年底竟完成了千萬元級別的A輪融資,成為國內最大的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很多用戶都被搶走了。

2013年12月,比特幣價格一路暴漲到8000元,越來越多人蜂擁進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市場也被風險資本盯上了。這一年比特幣中國也從光速資本融資了500萬美元。

比特幣價格的上躥下跳不僅影響炒幣者能夠否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也關乎著交易所的生死存亡。2013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文否定了比特幣的貨幣屬性,並要求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支持比特幣交易平台的轉帳和提現,比特幣價格應聲大跌。

緊接著,2014年3月的一天,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被盜,丟失85萬個比特幣,史稱門頭溝事件,比特幣的價格更是雪上加霜,特幣玩家甚至到了絕望的邊緣。

比特幣的價格從最高點一路下來,一直到2017年之前,總體上比特幣的市場處在是熊市中的,甚至有一些人心灰意冷,信仰不再,退出了幣圈。

2017年7月以前,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ion是中國最為知名的三大數字貨幣交易所。

早在2015年年底,以以太坊等為代表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智能合約的二代區塊鏈項目開始悄然崛起,於是籌幣,上鏈,發幣,成為了人人的夢想,隨著ICO的持續火爆,ICO365、幣眾籌、雲幣網等出現了一堆交易所。

ICO的持續火爆,誕生大量的空氣幣,騙局橫行,引發監管層關注。

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禁止ICO的同時,將為虛擬貨幣提供交易、兌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也列為禁止項。

緊接著,國內數字貨幣交易平台陸續被喝茶。史稱94事件。

隨後,比特幣中國首先發出停止交易的公告,隨後OKcion、火幣等交易平台也發出公告,稱將立即停止人民幣充值業務,陸續關閉交易平台。

直到目前大家還沒有完全看清楚交易所的價值,交易所的未來。交易所只不過是賺一些手續費的辛苦錢,雖然有期貨這種5倍,甚至是10倍槓桿產生暴力的期貨業務,但是總歸還是錢要一分一分的賺,炮要一炮一炮的打,韭菜要一茬一茬地割。

隨著國內不準交易比特幣,各個交易所不得不出海。寶二爺在美國成立了韭菜莊園,老貓已在東洋日本安家立業。

2017年7月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交易所悄悄地開張了,而且還搞了一次眾籌,眾籌的幣就是幣安幣。創始人是前OK的CTO,加拿大人趙長鵬。

當時誰也沒有注意到這家小小的交易所,但就是這樣一家小小的交易所,半年之後成長為三巨頭之一,替代了原來的比特幣中國的位置,這家交易所就是幣安。

幣安交易所,在七月份搞了眾籌,八月份交易所上線了。

94事件之後很多交易所被關閉,包括李笑來老師旗下的雲幣網,雲幣網還差點登陸了納斯達克。

為什麼幣安能夠安全的著陸呢?很簡單,因為幣安創始人設計之初,就把幣安的交易機制是一個幣幣交易機制,這樣理論上沒有涉及到人民幣,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無疑是一招妙棋,因為這個機制避開了監管。

在這之前,我們誰要進去炒比特幣,首先得轉賬人民幣進去,就這樣一個人民幣充值的通道就叫做法幣交易。幣安理論沒有這個麻煩。

但在94之前,中國的交易所都是有法幣通道的,而幣安一開始它就定位自己是一個幣幣交易所。

伴隨這幣安交易所的發展,幣安幣這個幣安自己發行的幣隨著幣安交易所用戶量的擴大,出現了一個驚人的漲幅。它現在大概的市場價是90塊人民幣左右,而在它的眾籌價是一塊錢人民幣,你可以認為有90倍的驚人的投資回報。

幣安早在一出生就推出了BNB,平台幣的概念也橫空出世。BNB為幣安的用戶也帶了諸多實際的用處,用戶使用BNB可以減免手續費。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緊跟幣安之後,全球幾家大型的交易所OK、火幣以及ZB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幣,OKB、HT以及ZB。

經驗證明,平台幣在融資、吸引流量、鎖客、增加粘度方面都為交易所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是除了平台幣充當折扣之外,沒有理論上的優勢,當然更沒有道路上的自信。

但是,不久火幣率先推出了投票上幣的玩法,用平台幣對項目進行投票。

此舉對平台幣的發展有著轉折點的意義,這意味著平台幣不再定位為是一種簡單的優惠券,只同個人的利益相關,它讓持幣者擁有參與的權利。交易所也由此有了社區的意味。交易所在區塊鏈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交易所的平台幣是Token經濟中最佳的應用典範,不僅具有實際的福利,以及分紅的屬性,還有社群的參與感,簡直就是理想中的金融經濟模型。

作為平台幣的BNB其實和其他交易所幣差不太多,但是它的經濟模型上卻有所不同。它不是一種分紅的方式,它是一種燒幣的方式。

BNB的經濟模型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手續費減半。就是說你用幣安幣當手續費,我給你減滿一半的手續費。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新的經濟模型就是,上幣費。顧名思義就是你上幣就要交BNB做為上幣費。這樣項目方為了上幣安,首先就要大量的上市場買入BNB,於是就這樣把幣安幣的價格給拉高了。

在虛擬幣的投資市場里,以BNB為代表的平台幣,其實是有獨特的投資價值。但是你去做一個交易所的話,只要它能夠有用戶能夠收手續費就能夠生存。

大家曾經以為交易所的格局已經成型,庄可以永遠坐下去。時間又到了2018年上半年中,投票上幣策略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想像空間,OKex在此時推出了按平台幣持有比例分紅平台手續費收入這樣一條策略。市場聞訊,OKB大漲,市值甚至一度超過BNB,佔據平台幣的頭把交易。

平台幣的玩法層出不窮,作為區塊鏈項目的重要流量入口和生態中心,搭建交易所已經成為各大資本下半場的首要目標。先來者坐擁數字貨幣金山,後來者意圖掀翻談判桌,降維擊破市場格局,FCoin就是這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具有破壞性的一個。

今年四月初至五月上旬,隨著公鏈主網上線、EOS節點競選,世界盃概念的利好兌現,市場轉盛為衰,比特幣市價從5月初最高的1萬美金至今已跌去了33%。與此同時,新的潘多拉魔盒正在打開,FCoin這家交易所推出的平台幣FT成為了5月下旬至今的市場熱點。

與幣安手續費減不同的是FCoin的理念為交易即挖礦,是一家有火幣前CTO創建的一家新型的交易所。火幣和OK曾經在一棟樓裡邊辦公。大家沒有忘記幣安創始人加拿大人趙長鵬曾經是OK的CTO。

開始大家沒有注意到FCoin有什麼不一樣,就像是當初人們視而不見比特幣的存在,甚至是曾經好多人在幣安首發後拋掉幣安幣一樣。

但是FCoin只用了15天,交易量就超過了幣安、OKex 、火幣等6家交易所之和。就連當時鑽了監管漏洞的幣安也沒有這麼迅速,望其項背。

6月15日這天,FCoin的單日交易量達到了307億元人民幣,超過了OKEx(97億)、幣安(92億)和火幣(54億)之和。而這些交易量可能大部分來源於火幣、幣安、OKEx等全球主流數字貨幣交易所。

6月18日這一天,火幣交易量只有24億,下滑75.5%,而火幣單日交易量最高可達到98億元人民幣;當日,幣安下滑56%,創下48億元新低;OK也是如此,下滑到62億,降幅54.7%

如此一來,曾經火幣的CTO張健創立的交易所FCoin,依靠「交易即挖礦」和「分紅機制」的模式,猶如一匹黑馬,來勢洶洶,攪亂了整個幣圈。

FCoin平台幣FT上線後價格最高上漲了100倍。且打通和BNB的兌換,若今後上線各個平台幣,都以FT結算,FT有點想做加密貨幣裡邊美元的意思。

不過FCoin從出生被詬病的是,交易量很多是刷的,按照過去的認知,這個不算是真實的交易的。但是對與FCoin上的刷量與以前我們印象裡邊是不一樣的,以前行業傳統的刷量行為其實是一個平台行為,交易所刷量是未來證明自己的平台大,是市場上的大平台自己刷的,但是FCoin上所有的成交量都是真實的用戶,也就是說所有的交易量都是真實的,是交易即挖礦這種機制產生的用戶自發的行為,這與傳統的刷量有本質的區別。

很顯然,OK、幣安、火幣的認知,這就是赤裸裸的價格戰

於是,針對交易量,一場攻防戰就此拉開。

20日,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加入反擊FCoin的陣營,他將FCoin定性為「資金盤」,即平台依靠資金拉動用戶,先來的用戶割後來者的韭菜,以資金購買用戶來帶動平台增長,玩一場龐氏騙局的遊戲。

趙長鵬在微博公開剖解FCoin「這個模式沒有什麼壁壘,大家都可以做,但門檻越低的模式專業度越低。

我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這些大交易所創始人放嘴炮的。

但是形勢比人強,很多事情,不要看說的,而是要看做的。所謂的聽其言,觀其行。

緊接著,6月19日,OKex率先行動,最先發布應對措施,宣布開放共贏計劃,將支持100家交易挖礦的交易所。

6月21日,幣安更是宣布聯盟計劃,並將支持的挖礦、分紅的交易所數目擴大到1000家。

消息一出,立馬有人評論到,交易所的價格戰就此確認,幣安此舉是在掀起價格戰,顯然不是什麼上策,但是價格戰一定是最有效的,炸殘對手FCoin的同時也在自殘。這種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無疑會讓幣圈來一次前所未有的爆炸。價格戰比拼的是活的久,只要活的久就能封王,古典的互聯網擅長此道,即將登陸港交所的美團就是這麼走來的。

但是,戰爭的另一方,FCoin的創始人張健的回應則顯得淡然了很多,但仔細品味,卻讓人覺得也是耐人尋味。

FCoin的回復還是那句,最引人矚目,鼎鼎有名的slogan,交易即挖礦。幾天之內交易即挖礦已經像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一樣深入人心了。

那麼何為交易即挖礦?FCoin平台將一半以上(51%)的FT,通過交易手續費返還的形式獎勵給用戶,以此吸引大批用戶和資金。同時,FCoin交易平台的收入會按照一個固定的比例分配給FT持有者。分配比例為80%分配給FT持有者,20%用於平台的開發及運營。

其實這個「交易即挖礦模式」並非FCoin首創,此前,DragonEx、DigiFinex等交易所都有推行過,但都他們沒有引起FCoin這般如此之大的水花。原因就在於這些玩家沒有徹底,還給自己留有後路。

FCoin與那些探路者不同的是,不設硬頂的交易挖礦模式。

不誇張地說,張健打造了一個出生就是一個生態的交易所,給出了平行世界的另外一個解。

6月20日,張健首次在Twitter上正式回應,稱FT的價值主要有兩點,一是公司制度向社區制度的轉變;二是傻瓜型價值投資。

FT是未來通證經濟的一個新世界完美樣板,是BTC 2.0,是比特幣的繼承者,持有FT就能分到FCoin交易的所有幣種,傻瓜型價值投資,極為簡單。就像是持有比特幣一樣,歷史的經驗表明,持有比特幣就是賺的。至於賺多少和上車的時機有關係的。FT會如何?我們只能送上祝福,也不能屁股決定腦袋的下未來一定漲的結論。

作為計算機出生的張健是比特幣的信仰者,比特幣鼓勵礦工挖礦,但是因為比特幣設置了每10分鐘出1個區塊的上限,越多人參與挖礦,挖礦難度越大。FT的挖礦機制是等同於比特幣的挖礦機制,精妙之處就是機制會自動調節出礦量。

與現有的交易所模式相比,FCoin發動的一場降維打擊,在理念上首先戰勝了對手,FCoin發動的是一場人民的戰爭。在幣圈若與FCoin為敵,那就是與幣圈的人民為敵。

從區塊鏈原理上講,這樣的挖礦模式沒毛病。共識機制的本質是人人建設社區,人人獲得收益。對於BTC這樣的支付體系,將記賬作為服務的依據是有理由的。對於交易所而言,用手續費回饋社區,是沒毛病的。

交易挖礦並不是技術創新,是理念的創新,是FCoin的一種通證經濟生態機制的設計,是對通證應用的一種創新,是通證經濟生態設計,是區塊鏈裡面最重要的一點,FCoin的模式是贏在這裡。跟隨者並不一定能複製這種短期成功,但會分流。

張健最牛的是提出了社區化運營交易所的這個概念,利潤下放,將持幣人和交易所利益進行強關聯綁定,FCoin朝向三座大山開的這一炮,是以人們的名義,交易即挖礦。

為什麼幣圈的交易者會認可FCoin的模式?原本交易所最初的設計是讓用戶可以買到自己想使用、應用的幣種。也就是自由擁有權力買自己的幣,但是目前看來交易所的利益和群眾的利益不是一致的。方向剛好反了。FCoin做的就是讓群眾擁有自己的選擇,讓凱撒的歸凱撒,讓上帝的歸上帝。

FCoin的勢頭應該暫時無法遏制,FCoin目前的平行生態的模式是成功的,未來新模式會層出不窮。

FCoin模式正在從中心化的公司走進社區化,未來的方嚮應該是節點化,個體用戶使用自己的私人錢包交易。眾多交易所在其中扮演做市商的角色,成為一個個多中心化的節點,提供流動性。最後是全網多中心化的交易所,對於幣幣交易而言,就是原子跨鏈,如果這部分能通過智能合約實現,那麼以後的交易所就都不需要團隊了。大交易將要解體,壓在幣圈的三座大山也不再個事兒。

FCoin背後的核心思想是把利潤返還給持幣人,用做社區化運營的思路去做交易所,將持幣人的利益與交易所強關聯綁定。最近FCoin的火爆也說明了,交易所,或者說區塊鏈目前還遠遠沒有形成固定的格局,創新者入場可能會很快改變行業排名。

原本小交易所生存艱難,交易所看似剛需,但是作為區塊鏈行業的服務業態,本質上和夜店、按摩沒有什麼兩樣。正在自身自滅的歷史進程中,但是FCoin讓這些小的交易所看到了希望。OK、幣安聯合之路也給小的交易所帶來了一線生機。

幣圈曾經高呼,一幣一嫩模,一幣一別墅,現在頃刻間變成了一幣一交易所了。遍地交易所,交易所本身比Token的種類還多。

2017年6月12日,全球4132家交易所;

2017年12月21日,全球7693家交易所;

2018年1月3日,全球7463家交易所;

2018年6月15日,全球11296家交易所;

我們給出了不完全統計的交易所數據。

從5月31日首次開盤,FCoin的平台幣FT價格伴隨著交易即挖礦的理念,數字FT的價格一路上漲,用20天到達八十倍的巔峰。

其實平台幣是非常難做的,平台幣不就是原來互聯網世界裡邊的積分嗎?但區塊鏈的世界,Token的世界,賦予了平台幣用戶參與權。這樣以來韭菜不僅有參與權,而且還很快速的能夠感受到利益。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穩定幣是聯盟的血液,同氣連枝的保障,是虛擬世界的央行,是共識的基礎,是區塊鏈遊戲繼續下去的定海神針。

交易所是Token流通的分散式節點,是促進虛擬世界熵增的原動力,是上鏈之前透明的驗證,是我們完成每一種Token從生死戀到生死鏈轉換的完美保證,是哈希演算法效用的體現。

技術賦予了Token跳躍著進化的方式。歷史本來就是跳躍著前進的,像時鐘一樣滴滴答答的前進的,不是線性的。區塊鏈的平行世界解決了流通的問題。其本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範疇。

通證不是,也不應該是紙幣的翻版,世界上只有一種世界幣叫做美元,中國只有一種幣叫做人民幣。而是多重宇宙的另外一種新世界。新世界將加速資產的流動,從而極大提升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

新世界不再需要向天再借五百年,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成為實現。

在未來資產數字化的大潮中,通證將扮演資產數字化基礎工具的角色,交易所在這個系統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分散式的環節中的一個超級節點。

交易即挖礦是FT的發行方式,就像比特幣的發行方式是計算哈希值一樣。

FCoin的交易即挖礦,不是公司,而是社區,是區塊鏈世界的人民公社。

FCoin白皮書里顯示,FT持有者不僅享有收益分配的權利,還享有參與社區治理決策的權力,包括社區委員會換屆,但是需要逐步推進一步一步的完成。

當然區塊鏈的世界,行業本身會快速的衰變。我們的世界,尤其是區塊鏈的世界中正處在大裂變的前夜,就像是宇宙大爆炸的前夜一樣。

代碼即憲法,

演算法即法律,

算力即權力,

交易即挖礦。

交易即挖礦,以人們的名義,炮打司令部,張建的一張大字報。

中本聰是我們的領路人,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李林、徐明星、V神、趙長鵬、張建皆是分叉的傢伙,給出平行世界特解的佈道者

難怪宏觀經濟學的鼻祖凱恩斯在評論偉大的現代世界的奠基人牛頓時說道:「牛頓並非是新世界的開創者,而是舊世界裡最後的一位巫師」。

平行到區塊鏈的世界,中本聰不是區塊鏈的開創者,而是現實世界的巫師,也不會是最後一位,平行的世界還在分叉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幣圈 的精彩文章:

寶二爺:我每天在FCoin分紅30個BTC

TAG:海外幣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