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美國工業體系製造中國「高級」喜劇可行嗎?

用美國工業體系製造中國「高級」喜劇可行嗎?

當繼承人難,做一檔43歲高齡節目的繼承人難上加難。

小編有話說

2015年,東方衛視播出的《歡樂喜劇人》在國內綜藝市場掀起了一股「喜劇熱」。此後,東方衛視相繼推出《笑傲江湖》《今夜百樂門》等節目,北京衛視與浙江衛視前後推出《跨界喜劇王》《喜劇總動員》,隨之帶來的還有觀眾對此類節目的審美疲勞。

上周六(6月23日),中國版《Saturday Night Live》(以下稱《SNL》)——《周六夜現場》開播。節目由優酷聯合歡樂傳媒、笑果文化共同出品,引進《SNL》的製作模式,「高級定製綜藝」的自我定位讓人好奇,這位繼承者能超越前一個繼承者(韓國版本為《SNL Korea》)嗎? 或許幕後團隊的剖白能提供一些「耳聽為實」的思考。

《SNL》的中國面孔:有所克制,有所創新

《SNL》從1975年開播至今已有四十多個年頭,是冷開場+嘉賓開場單口+小品(模仿明星、政治人物、綜藝、電影、電視劇,影射時事新聞)+周末播報+音樂嘉賓演唱的模式。年輕網民中,有不少看過美國原版節目和《SNL Korea》的人,還有不少看過《丫丫秀》《越策越開心》《今夜百樂門》等借鑒創新版節目的人,對這套模式諳熟於心。

《SNL》

美版《SNL》中,「L」代表的是「Live」,即直播,在深夜播出是因為節目有很多針砭時弊和惡搞的內容,尺度比較大。知乎網友評價:《SNL》就是一個禮拜吃一次的極品夜宵;對於米國人,應該就是個美妙的小地方;對於紐約人來說,應該就是GREENDALE的菊花旗,一逢周末,可使勁揮。

《SNL Korea》延續了美版節目的一貫「笑點」,自2011年12月在非公共台深夜播出以來,是韓國周六晚間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今年5月,tvN宣布《SNL Korea》停播。

《SNL Korea》

因此,《周六夜現場》要在價值觀傳遞和內容焦點上做出改變與創新。節目不想成為「成人專屬」的喜劇綜藝,在內容上保持了足夠的剋制力。

《周六夜現場》首席編劇程璐說,「我們有去美國學習,整個跟著他們做一期節目,第一天做什麼、第二天做什麼,從頭到尾都跟過。韓國版的節目我們也看了,國情決定我們不能照搬,但揭露生活的真相是一定有的,在話題選擇上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周六夜現場》關注愛情、友情、家庭、職場等年輕人「感同身受」的熱點話題,創作擊中觀眾痛點的喜劇,場景圍繞都市生活的兩點一線,尋求感同身受之餘的會心一笑。

目前播出第一期正片中,《周六夜現場》共有開場脫口秀、情景劇、數字短片、串場照片、周六夜班車五個環節。

開場脫口秀中,兩位主持人陳赫、岳雲鵬和飛行嘉賓相互調侃,表演一場小型的「吐槽大會」。

情景劇是《周六夜現場》的重頭戲,此前,《周六夜現場》宣稱15秒一個笑點,這是喜劇綜藝節目中較高的標準。程璐否認了這種KPI演算法,「笑點很多,但沒有那麼明確」。他還表示,節目引入美國節目的模式,美國的一些工種比國內更專業,雙方合作讓整個節目質感變好。

在首期節目中,陳赫和岳雲鵬拚命「獻梗」,有不少觀眾表示萌上了這個組合。

張傑作為飛行嘉賓出場,一人挑戰四個角色。《耳機銷售員》的職場窘境,《你為什麼不點小龍蝦》的宵夜文化,《這就是高考》里拼到80歲的不老夢想......這些話題和扮相都和最近年輕人在關注的事情息息相關。

「如果你的喜劇性不夠,你會讓很多人反感,笑點能不能支撐起你的價值觀?如果沒有支撐起來,你就在說教。」在節目里輸入個人觀點時,程璐認為,應當在潛移默化中給大家有一些價值觀的表達,接受度會高很多,包容性會強一些。

「數字短片」會送上4-6支定製金曲,每一個點都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內心,比如 「喝啤酒記得泡枸杞,熬夜蹦迪記得帶上護膝」;比如走在街上到處都是 「辦卡辦卡,了解一下」。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達?《周六夜現場》總監製宋秉華說,「因為它帶有一種深層次的思考。這個項目的核心,是把美國有著四十多年模式的先進經驗拿過來,重點還是要講好現代中國年輕人的故事,那些不是有利於講好中國故事的,我們就拋棄了。」

「周六夜班車」是新人喜劇演員合文俊、宋木子擔綱的點評環節,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解讀當下熱門話題,相較美版的「weekend update」板塊,不涉及時事,沒有「一句話毀新聞」,從高考、軍訓到世界盃的「現場」,貼近的是人們的日常娛樂和生活。

大手筆+大製作能創造怎樣的年輕態喜劇?

宋秉華介紹,「這是平均每分鐘成本最高的中國語言類節目,這個成本還只是將很小的比例花在了明星身上,大部分會體現在製作本身的精良度上,很多東西我們肉眼看起來好像差別不大,但是你會在細節之中捕捉到一種高級感。」

和《SNL》一樣的鐘錶裝置

在《周六夜現場》的製作上,優酷花了大手筆。有消息稱,優酷此次重金買下美國《SNL》的版權,邀請了美國團隊過來跟進整個節目,包括原版《SNL》的燈光總監、樂隊總監、服裝顧問等等。在《周六夜現場》這個項目上,優酷促成了歡樂傳媒和笑果文化兩大喜劇廠牌的聯手。前者以《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為代表,「北方氣質」顯著;後者以《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為代表,「海派口感」濃郁,此次合作更像「尖子生」的會合。

除了笑果文化創始人、董事長葉烽親自上陣擔綱總導演,一手打造《好笑頭條君》的劉柳擔任《周六夜現場》總製片人外,《周六夜現場》還有近百人的導演團隊, 24人的演員團隊、50人左右的編劇團隊。由於有了成熟的工業體系,《周六夜現場》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創作流程。

岳雲鵬和2003年的「孫越」同台

為什麼要有一套工業體系?工業體系作用太強,節目內容會低俗化和套路化嗎?程璐否定了這個疑問。「中國喜劇天才還是太少了,只靠喜劇天才無法做出一個這麼大的節目,所以需要的一個工業體系和流程。《我愛我家》靠一個天才梁左,做出一個很厲害的作品,這麼多年過去了,只有這一個。要長期做一個節目的話,我們沒法只依靠一個或兩個天才。」

在表現手法上,《周六夜現場》每期為主持人和嘉賓拍攝定妝照,氣質和節目內容保持一致。平均每期節目需要準備80套左右服裝,200件道具,很多道具是道具師自己畫圖、找廠家定製。據節目組工作人員透露,第二期節目中用到的飛翔道具就是自己構思出來的。

節目採用「類直播」的錄製方式,在1200平米的演播廳中,主舞台佔據100平米,另外搭建了8個場景,每個大約25-42平米不等,兩個布景之間最遠距離 20米,最近距離 60公分。程璐說,「我們是按照直播來做的,整個現場非常緊湊。觀眾會看到一場演出,它不是一個節目錄製了,中間也不停。」

細節上,也能看齣節目新意。200多個觀眾席設置20個收聲話筒,呈現真實笑聲;8個液晶顯示屏返送不同sketch部分的畫面,加上無縫轉場,致力於打造沉浸式體驗,為劇作的打磨和創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檢驗笑點時,編劇們採用「讀稿會」的形式。「所有的編劇導演坐在一塊,一個一個地演,就是演了看別人笑不笑,效果還是應該觀眾來評判。」程璐解釋道。

如何做到每期都比上一期更好,同時避免作品過度損耗,是製作團隊要思考的難題。程璐透露,「劇本要經歷好幾遍流程來篩選修改,經過整個體系加工過的東西就是一個團體決策的結果。相當於國內比較頂尖的一群喜劇人在把關,最終出來的效果應該還挺好」。這和葉烽的說法不謀而和,每一期節目要在100個劇本中選10個,進入到實際排演中,又會砍掉4個,只保留最精華的6個。

喜劇題材仍是吸引年輕群體的內容方向。在保留美版喜劇精神的基礎上,《周六夜現場》嘗試了融入中國元素的「年輕化」表達。將「笑點」演繹得更高級,結合生活熱點轉「痛點」為笑點,中間還需跨越不少阻礙,畢竟觀眾的喜劇胃口越來越刁鑽了。要成為下一檔喜劇綜藝的超級爆款,還得靠團隊的走心創作。

作者:大頭

編輯:nu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十 的精彩文章:

「冷」下來的片單,釋放出哪些行業信號?

TAG:傳媒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