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冰島足球隊與該國城市規劃的淵源

冰島足球隊與該國城市規劃的淵源

逼平阿根廷之後,冰島隊在網上一夜走紅。是什麼力量讓這個僅34萬全國人口的國家晉級世界盃決賽圈,並在全球FIFA排名中位列第22位?有什麼經驗值得我們擁有13.8億人口的大國學習?

2018年6月20日,為推進「歐洲地平線2020」課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楊保軍院長一行6人,赴冰島考察調研國家能源局、交通局和冰島最大的地熱發電站,其後與冰島國前總統格里姆松先生進行了親切會談。

圖1 冰島國前總統格里姆松先生

前總統暢談了冰島的發展歷程、地熱能源對冰島發展做出的貢獻,當然也提到了正在舉行的世界盃和網紅冰島隊。他風趣地說,冰島隊之所以能打入世界盃決賽,秘訣並不在冰島隊里,而恰恰在雷克雅未克市裡,在它的城市規劃和地熱能源利用。當我們問到其中的緣由時,他講了兩件事情,非常耐人尋味。

第一件事情,是利用地熱資源助力足球場地建設。

上世紀30年代,冰島通過進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來解決能源問題,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財政資源,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從一張當時的照片能夠看到濃厚的霧霾籠罩在雷克雅未克市上空,和我國目前的情況非常相似。

圖2 1933年冬季的一天,霧霾籠罩在雷克雅未克市上空

圖3 霧霾對全球各地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

為了緩解環境、社會、經濟帶來的壓力,冰島利用它在北美和歐亞構造板塊交界處、火山地熱資源豐富的自然地質優勢,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規模化地利用地熱資源。目前全國供電的30%源自地熱,住宅供暖的90%以上源自地熱。

圖4 地熱供暖的基本原理

能源結構的改變帶給冰島絕佳的環境質量,現在天氣好的時候,從城市的岸邊放眼望去,能看到250公里以外的冰川;同時能源結構的改變也給冰島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的繁榮:從化石能源切換到地熱能源的30多年裡,冰島節省了約82億美元的能源進口花費,單就地熱採暖這一項,冰島每年就可以節約1億美元。目前冰島的人均GDP已超過7萬美元,位居全球第4位。從經濟增長和能源結構改變的時間曲線圖上可以看出,兩者有明顯的正相關關係。

圖5 現在的雷克雅未克城市環境

圖6 從雷克雅未克市看250公里外的冰川

圖7 冰島地熱能源利用和GDP增長之間的關係

圖8 冰島地熱能源利用對降低碳排放的貢獻

在地熱採暖普及之後,本世紀初,冰島政府開始投入大量資金修建室內地熱足球場,以保證能夠全天候地開展足球運動。目前,冰島全國已建成11個「足球之家」,即室內地熱足球場,其中7個是全尺寸,4個是半尺寸,另外還有4個在建。除此之外,冰島也利用有限的空間資源見縫插針地建設各種類型的足球場,全國共有179個標準足球場和128個小型足球場,相當於每250人就擁有一片足球場地,更難能可貴之處,是這些足球場全部免費對全體市民開放。

圖9-1 冰島的室內地熱足球場

圖9-2 冰島的室內地熱足球場

在如此龐大的基礎設施投入之上,足球運動逐漸普及。冰島的註冊球員人數已經達到了2.15萬人,相當於冰島國內6.5%的人口都是註冊球員,而中國的註冊球員僅有8000多人,絕對數量還不及冰島的一半。

從冰島政府在硬體的巨額投入上可以看出,冰島足球隊擠入世界盃決賽絕不僅僅是偶然。

第二件事情,是注重足球運動的全民普及,特別是在少兒中普及。

「不忘初心」,足球運動推廣的目的是強健全體國民的體魄,而不是利用十幾個人去爭取國際上的名譽。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在全民普及、從小普及的基礎上,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而不是框定一類特殊的人群,花重金對其培養,將爭取國際名譽寄托在少數人群之上。

在足球場選址過程中,冰島政府特別注意將其布置在中小學附近,這樣可以讓孩子在放學之後方便地參加足球運動。更難能可貴的是,冰島政府要求,足球教練員執教10歲以上的少年隊,至少需要歐足聯B級教練證書,也就是說,要讓最好的、而不是最差的足球教練員教少兒練足球,讓少兒一開始就接受到最正規的足球培訓。足球「從娃娃抓起」不僅僅體現在硬體配套上,也體現在軟體培訓上。

一、二十年的投入現在終於看到了回報。本世紀初受過冰島足球系統訓練的「第一批孩子」已經成長為冰島國家隊的棟樑,像我們熟知的西於爾茲松、芬博阿松等人,都是冰島足球發展的碩果。「而這,僅僅是第一批孩子。」前總統格里姆松先生自豪地說到。

前總統格里姆松先生在冰島執政20年,在國內享有極高的威望。在任期間,推動中冰兩國關係取得了長足進展,並與我國三代領導人保持著密切交往和私人友誼。他還推動了北極圈論壇(Arctic Circle Forum))的建立,定期召開大會討論北極科學、軍事安全、資源開發和環保等議題,並推動中國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該組織。

格里姆松先生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也是一位知名的社會學家。執政20年中,推動了地熱能源的普及,也推動了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按他的話說,每一項城市規劃與建設項目都不是簡單的工程問題,而是影響深遠的社會學問題。應當從社會學的視角,以城市硬體設施完善和軟體服務提升,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圖10 格里姆松先生、冰島政府及企業代表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課題調研組的合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懂城市 的精彩文章:

TAG:讀懂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