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美法聯合欺負敘利亞,不要忘記圓明園也曾遭受過大馬士革的炮火

英美法聯合欺負敘利亞,不要忘記圓明園也曾遭受過大馬士革的炮火

政治書上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而現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最近,關於「美英法精準打擊敘利亞」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其實,所謂的「精準打擊」說得直白一些,跟「侵略」也沒多少差別了。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3日凌晨4點,隨著幾聲爆炸巨響,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火光衝天,濃煙滾滾,籠罩著還沒到黎明的天空。

據敘武裝部隊總司令部14日發表聲明說,當天凌晨,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美國、英國、法國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及其以外地區多個目標發射約110枚導彈。

儘管敘利亞軍方也對導彈進行了攔截,但仍沒能阻止大馬士革的部分地區變成一片廢墟,比如位於大馬士革東北部拜爾宰地區的科學研究中心。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大馬士革」的價值所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

大馬士革是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有4000多年的歷史,從古老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伊兒汗國,到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時代,大馬士革一直被譽為「天國里的城市」。

這裡有深厚的歷史,古老的建築,信徒的聖地,獨特的風光。

曾經,這裡的夜景跟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和平國家的城市一樣,燈火輝煌,明亮,迷人。

曾經,這裡的人民不需要像其他伊斯蘭教徒一樣,苛刻的遵守一切教規,他們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可以有自己的節日。

但是,隨著內戰的開始,大馬士革失去了往日的沉靜,當地人民逃亡在外,流離失所。

滿目瘡痍的雅爾穆克難民營

這裡本是敘利亞安置巴勒斯坦難民的居民區,後來發展成大馬士革近郊的一座城鎮。2015年,「伊斯蘭國」首次攻佔大馬士革郊區。

根據聯合國統計,自從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敘利亞有超過40萬人喪生,大約550萬難民逃往國外,同樣的,流亡海外的難民又是另一個嚴峻的問題;

到2017年,敘利亞有三分之一的房子和一半以上的教育以及醫療機構在戰爭中被摧毀。近600萬兒童被迫成為難民,其中250萬輟學,無法接受教育。

就在遭受這一次美英法的空襲之前,敘利亞人民還在以各種方式慶祝內戰的勝利。

但是,相對於阿勒頗,大馬士革遭受的戰火還算小的。

阿勒頗同樣是敘利亞境內的一座古老城市,是敘利亞第一大城市,曾經擁有190萬人口,比大馬士革還多。

這座古城是絲綢之路的最西端,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但是,內戰爆發後,這座昔日古城,在無數的轟炸中,已然滿目荒夷、恍若「鬼城」。

建於1090年的阿勒頗倭馬亞清真寺宣禮塔,也在內戰中被炮火所毀。

這兩天,在微博上流傳的這組戰爭前後對比圖,就是阿勒頗的真實遭遇。

看著這些曾經輝煌燦爛的建築成為廢墟,你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是的,中華民族也有過同樣的遭遇,華夏大地上那些神奇的建築,也曾在敵人的摧殘中,被夷為平地。

我們都聽說過圓明園的輝煌與宏偉,但誰也沒親眼見過。

當頤和園門庭若市,春天百花鬥豔,秋天層林盡染時,與它近在咫尺的圓明園,卻永遠都只能是一片廢墟。

但在清朝時,被稱為「萬園之園」,歷經幾代皇帝修建、裝飾的,分明是圓明園才對。

這個本該跟頤和園一樣成為人們觀光遊覽的名勝之一的地方,被毀於一次侵略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

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

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

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及其附近的暢春園等地火光衝天,全被燒毀。

在陳列康熙、雍正、乾隆遺像的圓明園安佑宮中,太監、宮女、工匠等300多人,被活活燒死。

大火連燒三天,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而珍藏在園中百萬件文物,也在侵略軍的主持下,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被毀壞。

後來,雨果曾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大,遭受西方國家欺凌的事件逐漸消失,但想要流亡海外的圓明園遺失文物回歸,依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進入新世紀後,國家曾花大價錢在拍賣會上「買回」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牛首、猴首和虎首;

賭王何鴻燊也在2007年以6910萬港元的創紀錄價格拍下馬首,並捐贈給國家。

圓明園修復圖中顯示,這一組十二獸首應該是噴泉裝備中用來噴水的。

幾天前,另一件疑似圓明園遺失文物的青銅虎鎣(yíng)再次被英國拍賣會拍出,儘管國家文物局連續發表多項聲明,要求對方終止拍賣,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

英國當地時間4月11日10時,虎鎣「固執」上拍,價格從最初的12萬英鎊,迅速攀升,最終以41萬英鎊成交。

買家未知。

抗日戰爭中,收藏在故宮中、沒來得及南遷的文物,也遭遇日軍的洗劫。

然而就算如此,依然有大批自媒體號在鼓吹「日軍不曾破壞故宮」的言論,其心何在,暢讀小歷實在不能理解。

摩蘇爾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在阿拉伯語中意指「交通要地」,也被譽為「天堂」「綠洲」「北方珍珠」,歷史上摩蘇爾也確實是各個文明的重要交融場所。

這同樣是一座擁有幾千年歷史文明的古城,2600年前,在它還被稱作尼尼微的時候,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需要三日三夜才能窮其盡頭,聖經中對它也有多次描述。

摩蘇爾在歷史上也遭遇過多次戰爭的洗禮,最徹底的一次,是在2014年被ISIS佔據之後——

他們炸毀了具有800多年歷史的地標性建築大努里清真寺以及歷史悠久的宣禮塔;

聯合國公布的衛星圖顯示,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城將近500棟建築被戰火摧毀,另有5000多棟建築遭破壞。

被炸毀的大努里清真寺

2017年7月9日,伊拉克宣布,「政府軍在摩蘇爾戰役中取得勝利」,隨著歡慶的人民走上街頭,嚴峻的現實問題也必須面對。

ISIS留給伊拉克人民的,不是千年古城,而是一座廢墟。

最後,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者未來,戰爭永遠都是最殘酷的,侵略者只知道炫耀他們的武裝力量,不會珍惜、憐憫城中的一草一木。

無論是我們的圓明園,還是今日仍舊戰火紛飛的中東地區,永遠都是歷史的見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東的電影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大東的電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