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帶兵總吃敗仗,24歲就封了萬戶侯,還是東漢第一功臣…

帶兵總吃敗仗,24歲就封了萬戶侯,還是東漢第一功臣…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一、萬戶侯

現代人二十四歲,正是大學畢業,懵懵懂懂,尚無一個大方向。

東漢卻有個少年將軍,年僅二十四歲,就封「酇侯」,食邑萬戶。

這個「酇侯」是漢高祖劉邦封大功臣蕭何的爵位,非同凡響。

年紀輕輕就取萬戶侯於囊中,必於過人的本事。

古人說亂世出英雄,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大亂。

漢室宗親們起兵逐鹿中原,光武帝劉秀最後取得天下,重建大漢江山。

這個二十四歲的萬戶侯就是劉秀手下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和劉秀是老鄉。

十三歲時在長安讀書,碰上也在長安遊學的劉秀,從此跟在劉秀屁股後面混,對劉大哥是死心塌地的佩服。

相信劉大哥必成大事。

王莽末,群雄爭霸,漢宗親劉玄被大家推舉為帝,史稱更始帝。

劉秀倍受劉玄一幫人的迫害,哥哥劉伯升也被殺了。

劉秀好不容易找個機會,以大司馬身份到黃河以北,名為更始帝的使者,實際是想要發展自己的實力。

鄧禹得到消息,馬上千里迢迢地跑到河北,投奔劉秀。

劉秀很高興,笑問:「老弟你這個高才生要不要當官?我現在可以封官拜將呢!」

小鄧說我不是為了當官才來的,我是想大哥您威加海內,一統天下。

小弟我效駑馬之力,得以名垂青史吧!

鄧禹進一步說:「現在更始帝雖然定都了,但天下不定。赤眉軍等還很強大,割據勢力遍地開花。更始帝那一幫人沒有遠大的理想,只貪圖眼前的榮華富貴。天下需要有您這樣的人,招集英雄,收納人心,建立漢高祖那樣的基業。」

佔領廣阿城,劉秀看著地圖對鄧禹說:「天下這麼大,咱們才得到一個城,什麼時候才有盼頭啊!」

鄧禹說:「古代英雄崛起,都在於能得人心,不在於勢力大小。現在人人盼望賢明君主,如赤子想念慈母。目前雖弱,將來必強!」

這是給劉秀指出戰略的大方向,劉秀非常滿意,把鄧禹留在身邊,下令以後所有的人叫他為「鄧將軍」,成為劉秀的首席參謀長。

二、征戰關中

鄧禹連續給劉秀推薦了一批人才,個個都很稱職,大家都說他有知人之明。

是西漢建國功臣蕭何、曹參那樣的將相之才。

劉秀實力強盛,不再聽更始帝的命令,雙方破裂。

公元24年,赤眉軍往西進入關中,更始帝派大將王匡等率軍抵擋。

劉秀判斷赤眉軍一定會攻破長安,關中將亂,於是派鄧禹率二萬精兵西入關中,讓他自己挑選手下的將領參謀,組成指揮團隊。

鄧禹首先花十天攻破箕關,得到大批物資。

又在安邑斬更始帝大將樊參。

遂與王匡軍交戰,吃了敗戰,副將戰死一人。

幾個班子成員都以為情況不妙,勸鄧禹趁晚上撤退。

鄧禹不聽。

第二天剛好是「六甲窮日」——諸事不宜的壞日子,王匡沒有繼續進攻,給鄧禹一個喘息的大好機會。

他立馬整頓人馬,嚴陣以待。

驕傲的王匡過了一天開始進攻,鄧禹令三軍不要輕舉妄動,等敵軍逼近營寨,突然鼓聲震天,將士們猛殺出去,打得王匡大敗。

鄧禹揮軍窮追猛打,大獲全勝,單單繳獲的印授有五百個,一舉佔領了河東地區。

就在這個月,劉秀稱帝,史稱漢光武帝。

得到鄧禹的捷報,大喜。

派人封二十四歲的鄧禹大司徒、「萬戶侯」。

鄧禹年輕輕地就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三、一意孤行

也就在這一年,赤眉軍攻破了長安,更始帝被擒,不久被殺。

赤眉軍軍紀敗壞,關中亂成一鍋粥,百姓都不知道何去何從。

鄧禹一路向西,紀律嚴明,愛護民眾。

老百姓扶老攜弱地歸順。

白頭髮的老頭子,流鼻涕的小屁孩,都擠到鄧禹的車子邊,感動歡愉,鄧禹成為關中人民的新救星。

將士們都覺得打長安的機會到了。

鄧禹不以為然:「我軍雖然人數多了很多,但精兵不足。赤眉軍還很有實力。我軍要避開鋒芒,先打下周邊地區再說。」

率軍向北進入枸邑。

劉秀也以為要打長安,寫信勸鄧禹進兵。

大約前一段自己的判斷總是正確,鄧禹自信心爆棚,還是沒聽。

留下班子成員中的馮愔、宗歆守枸邑,自己率大軍繼續向北,到有糧食的上郡、北地等地方。

這時候鄧禹的短板露了出來,馮、宗二人本來不和睦,共守一處,爭權奪利的結果,馮愔殺了宗歆。

一不作二不休,乾脆反水,發兵攻打鄧禹軍。

形勢急轉直下,鄧禹威望大損,將士們心生不服,隊伍不好帶了。

急忙向劉秀問計。

還是劉秀厲害,問:馮愔和誰最要好?

答:護軍黃防。

劉秀說:最後抓馮愔的就是黃防。

劉秀派使者勸馮愔歸來,果然黃防綁了馮愔投降。

局勢暫時算安定下來。

鄧禹攻打隴西,受挫。

漢中王劉嘉本來和劉秀是發小,交情很深,卻沒來歸順。

劉秀寫信對鄧禹說:「劉嘉和我情同手足,卻沒主動和你聯繫,一定是受一些壞蛋的鼓惑。」

鄧禹積極溝通,劉嘉同意歸降,派大將李寶為代表來見鄧禹。

李寶態度相當傲慢,鄧禹一想,就是這個壞蛋影響了劉嘉的態度!把李寶殺了!

這一下漢中軍不幹了,李寶的弟弟率軍偷襲漢軍,把將軍耿訴都殺了。赤眉軍又屢屢進攻,鄧禹的指揮不靈便了,連連戰敗。

又急著要扳回局面,軍糧不足的情況下發起戰事,再吃赤眉一刀,形勢危險。

劉秀看情況不對,派「大樹將軍」馮異率軍西進,代替鄧禹。

召鄧禹回京。

四、功成身退

鄧禹是個高級參謀長,但自己統兵當司令,獨當一面的本事不算一流。前面說的馮愔殺了戰友,攻打上級,再歸降到京城,劉秀並沒有殺他。罪過這麼大能夠赦免,或許大家還是以為鄧禹也有責任吧?

有一次,在關中和赤眉軍交戰。

情況危險,敵強我弱,必須撤,但要留下一支部隊阻擊。

將軍們都不願意留下來,這留下來九死一生嘛!鄧禹沒辦法,讓大家來抽籤!將軍張宗不抽,說:「生死有命!我不是貪生怕死的人!」

鄧禹勸他,你不能不管家裡人嘛!張宗來了氣:「我手下幾千人,我怕什麼!」

就由他留下阻擊。

大部隊安全後,鄧禹再派二千騎兵回來迎接張宗,幸好張宗果然善戰,頂住了敵軍進攻,全身而退。

鄧禹作為主帥,這駕馭下級的本事,看來不夠。

恩不夠,威不足,部隊指揮起來,礙手礙腳,自然就是失敗。

馮異替代鄧禹,平定了關中。

鄧禹只率二十四騎回到洛陽,自己把大司徒印、侯爵印上繳給國家。

這個受國家的重託,卻沒有成功,慚愧啊!

劉秀的了不起之處,在於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他知道鄧禹的才華在戰略層面上,還是很重用他。

到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劉秀統一全國,鄧禹封高密侯。

他在東漢建國後的和平年代,是為數不多的,繼續參與朝政的功臣之一。

在經濟文化建設上,這個原來的高才生本事不小。

一直活到劉秀的兒子劉庄繼位,公元57年才去世。

漢明帝劉庄追思父親和他的戰友們的功勞,把二十八位有功將領的畫像放在南宮雲台,這就是東漢雲台二十八將。

鄧禹位列第一位,可見他當年對劉秀開創新時代的建言,是多麼的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監獄裡的飯菜怎麼樣?
詩經里「騷羞」的句子,有的是!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