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把學中醫說的太難,是為了嚇唬誰嗎?

我們把學中醫說的太難,是為了嚇唬誰嗎?

又是一年高考後填報志願的季節,其中有位當事人找我看病,問及此事,得到的答覆是學中醫太難,太辛苦,所以選擇了別的專業。知周為什麼關心這件事,因為中醫缺人才啊。

學中醫太難,不光是老百姓在說,很多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人也在說,深刻記得我2004年剛入山東中醫藥大學時,一位姓韓的老教授告訴我們,他自己學醫50年才入門,可能是老先生謙虛,可當時對我學習中醫的信心挫傷極大。我全無自信在才學和悟性方面超過韓老教授,那麼我50年也入不了中醫的門,那麼我的中醫之路路在何方呢?!

值得慶幸的是,學習中醫並沒有讓我抑鬱,我既沒有焚膏繼晷,也沒有愁斷衷腸。在今天,2017年的夏天,我發心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大家已經在說「邢玉良是南陽名醫啊」,「邢醫生的號真難預約啊」,需要聲明的是,我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但我需要告訴大家「學習中醫,我已經入門了」,準確的說,在認識我的老師三七先生幾個月後,我就入門了。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很多中醫前輩強調必須多記多背,尤其強調背誦中醫四大經典,記的內容多了,時間長了自然開悟。無可厚非,多記多背是學習中醫的其中一條路,可如果我們強調這是唯一的一條路,很多人會因為沒走通這條路而失去了學習中醫的信心。講到這裡,很多過來人自有評判,這也是中醫成才率低的其中一個原因。然而知周學醫,並沒有走多記多背的這條路。

本文知周只是分享個人的學醫歷程,用個人經歷為「學中醫並不難」做一個證明。

2003年備戰高考的日子裡,語文閱讀理解里有一篇名為「中醫太美」的文章,在知周心中埋下了學習中醫的種子。2004年至2009年在山東中醫藥大學讀中醫學本科,這五年因為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本科畢業時,知周並沒有入門中醫。客觀原因有二:一、大學裡的老師,多數沒有臨床或臨床水平不高,照本宣科者居多,不具備引導學生入門的能力。二、中醫藥大學的教材把龐雜的各家學說內容,機械的拼湊到一起,然後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辨不清是非,找不到方向。當然也有主觀原因,本科階段的知周在對以上兩點失望後,沒有積極的尋找名師,尋找引路人。其實山東濟南還是有部分明醫(這裡用明白的明,不用出名的名)的。

帶著對未知的迷茫,知周考了個研究生,遼寧中醫藥大學的傷寒論專業。來到瀋陽後,知周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研究生的第一年,傷寒論估計也背了2遍,其他的相關書籍也看了背了不少,只不過後來基本都忘記了。同時,知周還做了個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尋訪三七先生,早在本科階段,就聽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知止老師提到過,說三七先生用藥能精細到零點幾克,神奇的很。

終於在2010年的夏天得以拜訪三七先生,2010年國慶節知周正式拜三七先生為師,開始了自己的師承學醫之路。見到三七先生後,知周才懂得學中醫不一定需要死記硬背,才懂得中醫其實是最講理的醫學,才懂得理論是怎樣與實踐相結合的,才懂得「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才懂得……

文采一般的知周,為何連用幾個排比句,同志,你可懂我當時激動的心情啊!?終於找到組織了。陶淵明的詩句最能代表我的心: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這激動與喜悅的心情中,三七先生為知周打開了中醫之門。入門是幾個月的事,2012年秋季,研究生畢業前,對臨床常見的情況,知周已經可以獨立應診了,臨床療效還可以。從入門中醫至今,已經6、7年的時間了,這6、7年里知周並沒有停止學習,乃至將來知周仍然會不斷的學習提高。

知周想說的是,我們不要把中醫說的太難,免得嚇跑了後來人。找對了領路人,學習中醫是可以很快入門的。活學活用,中醫並不難。又有人問了,我看你上一篇文章《從水火到六氣,中醫愛好者應該邁出的一步》寫到關於陰陽、五行、六氣、天干、地支、經脈等內容,一頭霧水,怎麼看也覺得不好學。其實這是中醫的基本概念,學習老祖的寶貝,當然要懂得老祖宗的語言,下一定的功夫就是可以基本掌握的。

另外一點,知周也需要強調,作為一門關注生命的學科,我們必須不斷的學習提高,永無止境,這個學習的過程也少不了背誦。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甚至兩三年的功夫也不願意下,就想速成,找個工作,好掙錢,好吃喝玩樂,那麼請勿靠近中醫這個行業。

說著說著,語氣怎麼又嚴肅了。換個輕鬆點的話題,今年上半年,知周就職的南陽張仲景醫院組織了一次中醫學經典考試,專門考四大經典上的內容,以考察基本名詞和內容的記憶為主,考試前有人說,像邢玉良這樣的(傷寒論專業碩士)參加考試,肯定得高分。結果呢?大家猜吧,猜對了就說明這篇文章看懂了。

中醫知周,話中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周醫話 的精彩文章:

TAG:知周醫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