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害怕」數學帶來良性效果

不「害怕」數學帶來良性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上,Angel Mok提了一個有點彎彎繞繞的問題,她永遠也忘不掉學生們當時的反應。「不約而同地,那些白人背景的孩子一起看向亞裔背景的孩子,並說,『問他們,他們知道。』」

「我想,『這些只有7歲的孩子是從哪裡得來這樣的看法的?』」

Mok博士現在已經是一名教育學者,但是她始終對這個問題不思不得其解。她多年的研究發現了一個常見的現象,那就是一個有著中國背景的家庭,和來自其他背景的家庭不同,他們不害怕數學。

莫非他們擁有傳說中的「數學頭腦」——數學是天生的而不是學來的,現在在新英格蘭大學工作的Mok博士說,「我不禁想,那麼澳洲白人孩子是否擁有『運動頭腦』,或『藝術頭腦』?」

不管中國家庭做了什麼,它就是這樣。2014年倫敦大學John Jerrim的研究發現來自東南亞的二代移民在國際學生評估考試(PISA)中的數學表現比澳洲出生的同齡人領先相當於2.5年的水平。

Jerrim博士說,這甚至發生在「表現一般的教育系統內」。

在Mok博士最新的調查中,她和一些出生在中國的家長進行了交流。所有這些家長都認為數學是一門可以掌握的技術。「他們不害怕。在談到數學的時候他們非常鎮靜。『我會找到幫助我孩子的方法』,而不是『我不擅長數學,我做不到』。」Mok博士說。

他們的反應背書了更廣泛的研究,那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有意志並努力,每個人都能達到目標——是為什麼在澳洲來自華裔背景的學生比他們同齡人做得好得多的原因之一。

「這種文化在家長們對孩子的支持上顯現出不同。」Mok博士說,「這和天資無關。如果你練習,你就會變得更好。人們說,『他們數學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送他們去補習。』但是他們會送孩子去補習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我經常把這點和澳洲人的運動相比。澳洲白人家庭或許說,『我的孩子不擅長踢球或投擲,所以我要做更多。我會為她找一個運動俱樂部,讓她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做更多練習。』這很類似。」

儒家文化和澳洲教育者們在日益熱衷談論的一個概念相關——成長性思維。

世界變化得太快,沒有人知道學生們今天要學習什麼技術才能適應明天的工作場所,或者類似想法。所以最具價值的學習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在和《先驅報》最新的一次採訪中,新洲教育廳秘書Mark Scott說教育者們在更多思考如何訓練學生們活到老學到老。

「一個人的成長性思維標誌著他們具備了學習的能力,他們具備了進入一個未知領域的能力,並知道如果他們努力了,發奮了,下決心要掌握,他們就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優勢。」他說。

但是在這裡文化態度並非唯一因素,Mok博士指出還有很多變數。「不是每一個個人都想去另一個國家,所以舉個例子,那些決定要住在澳洲的人們可能是更有決心的。他們能更富有,或者來自於上層階層。」

另一個因素是語言。數學不需要精深的英語,在評分中也不帶任何主觀性。「正如我的一個調查對象所言,『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而語言則具有更多主觀性。寫作和釋義相關,尤其如果你來自不同的文化和語言背景。」

家住悉尼北部的Kam Wong出生在香港,在那裡數學是基本課程,即便是她在大學學習歷史專業,數學也是必修課。她想要自己的孩子也對此充滿信心,並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加強數學概念——給做蛋糕的原料稱重,或者在超市計算折扣。「我女兒很想在IT業工作,因此她需要知道數學。」

Kam Wong在餐桌前幫助9歲女兒Katrina的數學作業,而3歲的女兒Kinsey在數積木。

新聞來源:https://www.smh.com.au/education/why-not-being-scared-of-maths-delivers-big-results-20180620-p4zmj5.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洲新足跡中文網站 的精彩文章:

荷蘭將造世界首批3D列印房
東京遊記:帶你逛一逛下町

TAG:澳洲新足跡中文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