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1賴美雲大熱出道背後,SING女團如何將下位圈小糊團打入上位圈?

101賴美雲大熱出道背後,SING女團如何將下位圈小糊團打入上位圈?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當下最火的綜藝《創造101》,以「為中國市場打造符合全民審美的女子偶像組合」的理念,吸引了全國各地出道女團或未出道的共計13778名練習生參加節目。

從457家公司、過萬名練習生中選出101個,再通過觀眾投票選出11個女孩成團出道。

節目在上周六迎來尾聲,選手們日益慘烈的「廝殺」終於塵埃落定。

通過這些拚命證明實力、試圖留下的選手這一個多月來製造的話題與節目所產生的流量,「女團」在大眾生活中的認知度終於打響,經營女團背後的異常艱辛故事也再度被擺上檯面。

據不完全統計,在被稱為「女團元年」的2016年,就有將近200支女團出道。

在前有日韓養成系女團的成熟模式和成功運營案例之下,中國市場開始投入資本,挑選出一批批抱有偶像夢的女孩作為練習生,訓練成團出道。可惜,市場的不成熟和不兼容,讓不少女團在元年「誕生」,也在元年「早夭」。

大浪淘沙,無數女孩的女團夢成了市場的祭品。

失敗的,前途無望。留下的,匍匐前進。

在《創造101》第一期節目中,同樣來自廣州的兩個女團SING組合與前1931組合可以說是中國女團的兩個縮影。

前者是依靠互聯網模式,打出「亞洲首個電子國風女團」旗號另闢蹊徑的SING女團,後者是曾背靠5億投資,擁有組合專屬劇場,卻在去年平安夜宣告解散的前1931組合。

一個「前」字,被幾個女孩齊聲念得聲淚俱下,隊長范薇含著淚說這是組合解散前接的最後一個通告,也預示著這是幾個前1931女孩們最後一次機會。

背靠巨額資金,長相實力姣好的前1931女團成員們,即被寄予厚望,又比其他女團的起點高了幾個level,但也只能在殘酷的市場洗牌下嘆息落幕。

而在節目中憑藉著三抹「紅」成為焦點,來自酷狗音樂旗下,由齊鼓文化打造的SING女團,則作為17年那場「女團淘汰賽」的幸運兒,成功活了下來。

比起節目中或甜美或酷炫的日韓系女團,SING女團的三名成員——賴美雲、蔣申、許詩茵身著紅色改良漢服,手著飄逸悠揚的水墨色舞扇,驚若鴻舞,以一曲中國風舞曲一戰成名。

表演直接獲得黃子韜的首肯:「我打造的女團,一定要加中國風的東西。」

而在上周六的決賽中,SING女團的成員賴美雲以第六名,超過一億個贊的好成績成功出道。

這個參賽前無人看好的女團竟然成了節目里的黑馬,SING女團的逆風翻盤之路也許可以給國內其他仍在掙扎生存的女團一個啟示。

「野路子女團」

早於「女團元年」就成團的SING,抵過了浪淘沙般的大洗牌,熬過了女團市場不景氣的時期,經過兩年多的摸索探究,全靠著「野路子」殺出重圍。

首先是團隊的「不尋常」,SING女團的幕後團隊都是來自互聯網行業的人,並非傳統意義的藝人經紀,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運營思維上具有更多元化的思維。

組合一出道,他們直接將藝人「推出去」——

通過時下大熱的各種網路媒體手段,如:直播、微博互動、視頻平台等方式,讓組合成員獨立經營和展示自我,既拉近了與粉絲之間的距離,又多了更多自我表現的途徑。

連一般女團甚少踏足的B站,SING女團也開拓出自己的一片疆土,持續維持著不低的更新頻率。

背靠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這個出身於互聯網公司的團隊,運營思維也相當「互聯網」。他們的宗旨是「即使不依靠綜藝通告,我們的藝人還是可以(通過互聯網)全方位展示自己。」

這一招「自我經營」的推陳出新,穩准狠。

團隊甚至為每位成員制定了視頻數量、播放量、粉絲增長量的KPI,高峰時期,所有成員加起來一個月就產生了100多條短視頻物料,這樣的執行力和產出量,足以令很多專業團隊自愧不如。

「101突圍戰」

令人沒想到的是,正正是SING女團這個一貫的傳統造就了其在《創造101》中的爆發。此刻復盤節目,SING女團的三位成員的確配得上「黑馬」二字,僅僅派出三名成員參賽,就有2位躋身36強。賴美雲更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強大實力成為高人氣選手,擔任「C位」、獲得「點贊王」,最後躋身決賽,以第六名出道。

而縱觀前幾期節目,給到SING女團3位成員的鏡頭其實少之又少,甚至被觀眾稱為「18線小糊團」,似乎完全不被看好,最終,SING女團的運營團隊再次用「互聯網思維」去破這個困局。

節目開播以來,SING女團就在各個互聯網平台源源不斷的放出3位選手的相關宣傳物料:成員日常訓練花絮、綜藝、才藝向視頻、惡搞鬼畜素材、正式表演片段,目前已正式對外發布了超過10組首次曝光的平面寫真和50條短視頻。這些素材迅速架構起選手的偶像人設和個性形象,也成為一種與粉絲互動交流的手段。

花樣百出的素材很好地補充了SING女團成員在節目中鏡頭不多的短板,節目開播的一個多月里,單單是發布的短視頻就已經獲得了超過一億的播放量, SING女團也被粉絲戲稱為「最努力營業的官方」。

「亞洲首個電子國風女團」

這個稱號乍一聽不免有些「中二」,而事實上,「電子國風」的確是SING女團手中的王牌。在日韓風格泛濫、市場逐漸疲軟的情況下,SING將自己定位為具有中國特色及互聯網屬性的女子團體,轉型電子國風風格,推出的第一首電子國風單曲《寄明月》。

這支帶有獨特中國情調的MV,既有中國傳統的文化積澱,也有新生代的電子元素,配合青春女團的俏皮活潑,新古相融,效果驚人。

不僅在國內年輕人中引起一股翻跳翻唱風潮,歌曲和舞蹈一度「血洗B站」,連在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也突破了300萬點擊量,外國網友表示「在這首歌里看到了中國特色風格的造型和中國傳統元素,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美感。」

這個頭炮,打得漂亮。

「如果說SING女團要以什麼在這個節目里立得住腳,電子國風就是最強有力的武器。」SING女團創始人高靜視《創造101》為傳播電子國風的一個重要機遇,團隊請來了專業導師為成員從造型到唱跳錶演打造了一個純粹的電子國風舞台,而從首期節目中三名成員的驚艷亮相看來,他們抓住了這次機遇。

SING女團的成功,是找到了自我發展下的差異化模式和特色精緻產品的發展方向,以「互聯網+電子國風」在《創造101》中,也在女團市場站穩腳跟。

正如SING女團創始人高靜所說:「國內女團的發展,不應該局限在日韓或者歐美,我們要做一些真正屬於自己,能代表中國偶像文化的東西。」

如火如荼的《創造101》已經結束,女團下半場接力賽開跑,有過好作品有過三年多的經驗有過成功的案例,勝利女神會不會站在SING女團這一邊,在這個時勢造英雄的風口,相信答案將會很快揭曉。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視人 的精彩文章:

TAG:電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