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一半的跳樓自殺中,都出現過起鬨和慫恿……

一半的跳樓自殺中,都出現過起鬨和慫恿……

6月20日下午3點,甘肅一座大廈外的街道突然聚集起人群,一樓上一個19歲的女孩在窗戶外的窗台上,正欲跳樓,據網傳視頻和微信朋友圈截圖顯示,樓下圍觀者,有的鼓掌,有的甚至喊出「跳啊,快跳啊」的慫恿聲。傍晚19時許,女孩最終跳了下去,當場身亡。現場營救女孩的年輕消防員失聲痛哭。

圍觀者的如此表現已構成自殺慫恿,在網上人神共憤。時隔數日,他們的「看客」心態和行為繼續發酵,引起成刷屏式的指責、批判和討伐。

下文作者認為,自殺慫恿是任何社會都存在的一個普遍社會心理學現象,自殺慫恿與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也沒有必然的聯繫。人們通過一系列的道德倫理規範,希望克服人性的弱點,消滅自殺慫恿,但收效甚微。

本文作者:唐映紅

來源:新京報書評周刊(ID:ibookreview)

2013年,一位叫凱西的美國媽媽為他自殺身亡的兒子迪倫寫下一篇文章,《自殺慫恿:他們為我孩子的跳樓而歡呼》(Suicide baiting —they cheered while my son jumped)。

《自殺慫恿》(Suicide Baiting )一文局部。來源:https://ipinionsyndicate.com

2010年2月16日下午,她的兒子,罹患心理疾病並在心理混亂的情況下在舊金山哈利迪廣場(Hallidie)一座建築(Forever 21)的六樓窗台上試圖自殺,現場聚集了超過千人的圍觀人群。臨近黃昏時,人群中開始有人喊「跳啊」(Jump),馬上有人迎合道「(這麼久不跳)沒勁!」(That』s awful!)就這樣,迪倫在50分鐘後真的跳下身亡。

凱西對圍觀人群慫恿迪倫自殺感到困惑無助,她搜集迪倫自殺前後相關的資料,發現迪倫所遭遇到的自殺慫恿現象並不是一個孤例,在美國有許多類似的事例。她甚至加入一個由像她這樣孩子被自殺慫恿後身亡的母親組成的團體,「被人喝彩的自殺者的母親們」(mothers whose children』s deaths are cheered group),製作facebook頁面來呼籲社會預防自殺慫恿,特別是呼籲法律能對參與自殺慫恿的人予以嚴懲。

群體心理·延伸閱讀之一

作者: [法] 塞奇·莫斯科維奇

譯者: 許列民 / 薛丹雲 / 李繼紅

版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

「騷動的、情緒高昂的群體。」

可以理解一位母親的心愿和籲求,但凱西的願望恐怕真的只是一個願望而已。圍觀人群的自殺慫恿現象無論古今中外都有發生,是一個普遍的,甚至是普世的現象。那些圍觀人群中喊出「跳啊」的人也不是什麼窮凶極惡之徒,他們大多數只是普通人,混跡在人群中也就是與你我一樣的芸芸眾生。

心理學家曼恩(Mann)曾經在1981年對此前15年來發生在美國社會的當眾自殺以及自殺未遂現象做了一個匯總比較研究。

在21起有人群圍觀的跳樓自殺事件中,有10起發生了自殺慫恿,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發生了圍觀人群起鬨慫恿自殺的現象。

進一步的分析研究發現,有兩個重要因素影響了是否發生自殺慫恿,一是夜幕降臨,二是大規模的圍觀者。圍觀人群在300人以上,自殺慫恿發生的概率是300人以下的兩倍;下午6點之後自殺慫恿發生的概率是6點之前的4倍多。

注意,曼恩的研究里,與自殺慫恿相關的兩個重要影響因素與人群構成都沒有什麼關係,夜幕降臨使圍觀者面目模糊;而大規模人群則使置身其中的個體意識不到自己。這兩個因素在社會心理學裡都與去個性化有關。

去個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一般泛指群體中個人到了一定群體情境中,就喪失其控制力和責任感的一種現象,它導致個人做出在正常單獨條件下不會做的事情,這意味著個人在群體中的責任心、責任感降低。比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編者注

普通人,而不是罪人,只要置身在去個性化的社會情境中,他就會被所知覺的他人的言行所吸引,不再能注意到自己,也就是出現自我意識淡化的趨勢。而一旦自我意識被削弱,那麼他所具有的道德感、羞恥感和愧疚感都不再能成為阻止他做出不道德言行的堤壩,那麼人性中的暴戾天性,與生俱來的侵犯性傾向就會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來,從行為上就表現為放縱人性之惡。

與2010年迪倫跳樓自殺前遭遇到圍觀人群的自殺慫恿一樣,近日在甘肅慶陽市西峰區一名高中女生李某奕在麗晶百貨大廈8樓試圖跳樓自殺,也遭遇到了相似的自殺慫恿現象。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盧卡庫:他們再也不會查我的身份證了
誰的氣息,你聞過就再也忘不掉?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