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在常德會戰中犧牲首位將軍,連日本人都佩服他

他是在常德會戰中犧牲首位將軍,連日本人都佩服他

原標題:他是在常德會戰中犧牲首位將軍,連日本人都佩服他


在長達十四年的抗戰中,在這民族緊急關頭,挽救民族危亡,保衛國家獨立,湧現出大批寧死不屈的抗日愛國將領,他們以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和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的頑強的反抗鬥爭精神,今天介紹這位叫——彭士量


1904年8月5日,彭士量出生於湖南瀏陽北星鄉楊眉村(現鎮頭鎮北星社區)。1926年,投筆從戎,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四期。在東征北伐戰爭中彭士量英勇善戰,膽識過人,尤其南潯各役,連達目標,以少勝多擊潰孫傳芳軍隊,為殲滅孫傳芳部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憑藉其戰功,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


1932年12月,考入中央陸軍大學第十一期深,1935年12月,從陸軍大學畢業後,任陸軍第83師(師長劉戡)上校參謀處長。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彭士量積极參加了重要大型抗日戰役有:上海淞滬會戰、山西忻口會戰、台兒庄會戰、武漢會戰、三次長沙會戰等戰役,幾乎是每戰必從。


1937年陸軍第83師北上抗日,副師長傅正模出任第五補充兵訓練處處長,極力邀請彭士量襄助,舉薦他任補充兵第三團上校團長。


1938年5月,第五補充兵訓練處改編為預備第4師,彭士量改任少將參謀長、後升任副師長。該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五軍,參加了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


在武漢保衛戰中,彭士量因指揮有方、重創日寇受到宋慶齡女士的慰問。宋女士贈他一床蘇聯毛毯、一架德國造望遠鏡和一把繳獲的日本指揮刀。彭士量擔心家鄉的母親怕冷,將宋女生獎勵的蘇聯毛毯送回老家,給母親禦寒。他母親去世的時候,就是蓋著這床毛毯歸山的。


宜昌失守後,重慶軍委會恢復第六戰區(不久後併入第九戰區),第75軍劃歸該戰區指揮,彭士量獲得司令長官陳誠器重,1941年冬升任長官部少將高級參謀,一度還兼任幹部訓練團教育處處長。此時中日戰況慘烈,彭士量本可以在後方為抗日出謀劃策,但是他不願意待在後方,積極要求到最艱苦的前線作戰,上級調他到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暫編第五師任副師長。


1942年1月,暫編五師師長郭汝瑰調往國防研究院任研究委員後,彭士量任代理師長。1943年5月任該師師長。


贏得敵人尊敬


1943年,夏率暫編五師參加鄂西會戰。在華容縣城郊一線與日軍展開了殊死的戰鬥。被日軍電台廣播稱七十三軍暫五師為「戰意堅強、不可輕侮之師」。


1943年11月初,日軍為鉗制中國兵力,破壞我軍的反攻,決定奪取川貴的門戶——常德戰略要地,糾集海陸空7個師團約10萬精銳部隊進攻常德,常德會戰爆發。戰區總指揮孫連仲緊急部署調動隊伍,向澧水方面轉進集結,集團軍司令王瓚緒以第四十四軍久戰疲乏撤過澧水,而讓第七十三軍據守石門,而原守防的第四十四軍已調出澧水,使石門側翼依託盡失,成為無險可依的狀況。軍長只好背對澧水急忙布防,以暫五師堅守石門,第七十七師與第十五師則在外圍展開,進行阻擊戰。


11月2日,日軍向常德、桃源一線中國軍隊陣地發動進攻,常德會戰開始。常德西北之石門是常德前哨,易攻難守,日軍對此是意在必得,如果打不下石門,北面日軍整整四個師團都不能南下常德。暫五師進駐陣地後,師長彭士量當即命令部隊構築工事,補充彈藥,並號召全師將士與陣地共存亡,決心同敵人血戰到底。

11月6日,日軍以兩個完整師團的精銳部隊,在優勢火力的支援下分三路合圍石門(一路由河口渡澧水向石門進攻;一路由王家廠、楊樹捶向新安進攻;另一路由暖水街向南猛撲新堰口街店子)。彭土量將軍指揮暫五師將士頑強抵抗,屢屢挫敗日軍進攻。經過兩日血戰,因日軍動用大批飛機、重炮狂轟濫炸,暫五師傷亡慘重。



11月8日,日軍第三師團、第十二師團包圍了石門,並在日本飛機的配合下開始猛攻石門城。密集的日軍像潮水一樣湧向我防線,彭士量將軍知道部隊已陷入日軍重圍,仍臨危不懼、沉著應戰,置生死於度外,懷著與石門城共存亡之決心,凡是敵攻擊之重點,必親臨前線指揮,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將進攻的日軍一次又一次地擊退。


13日晨,日軍對七十三軍合圍,日軍發動車輪式進攻,以強大兵力與火力發起猛烈衝擊,更以無數小股部隊為尖刀穿插襲擊。七十三軍全體官兵在殘酷環境中發揚其一貫的「和敵寇戰至最後一個人,戰至最後一顆子彈」的精神,一寸土一寸血,與日軍浴血苦戰,戰鬥慘烈。

14日晨,日軍與暫五師在川店鋪、雙溪橋一線展開大戰,敵軍多次猛撲均未得逞,這時日寇瘋狂到極點,竟違反國際禁令,施放毒氣,致使暫五師在紅土坡的一個加強營近千人全部壯烈犧牲。這時,縣城北面防線被敵人突破,部分日軍趁勢進入城內河街,彭士量率兵巷戰,將竄入之敵全部殲滅。入夜,日寇圍攻更激,城廂被炸火光衝天,陣地幾乎全毀、敵人數次衝鋒,又以雲梯攻城,局勢危急,彭士量親自到西城巡查,令增築工事,諭官兵死守,並電呈上峰:「決與石門共存亡」。


石門右翼被突破,戰況危急。此時重慶軍委會慌了手腳,當時軍令部次長不思調集援軍,反而越過第六戰區,電告集團軍司令,下達七十三軍後撤、放棄石門之命令。由於七十三軍正與日軍全線激戰,根本無法脫離接觸,為了挽救整個七十三軍,暫五師師長彭士量挺身而出,自告奮勇接下掩護全軍撤退的重任。



正當日軍攻入城北七十三軍指揮部所在地時,彭士量將軍率警衛連衝殺,找到了被打散的軍長,請命讓暫五師堅守石門、掩護軍部率大軍西撤突圍。此後,彭士量親督一線指揮,暫五師與日軍激戰,陣地上屍體枕藉,但暫五師無一人屈服於敵。


15日天剛明,敵人幾度攻城均被暫五師擊退,暫五師雖然萬分困難,但浴血奮戰,使石門屹立無恙。此時彭士量他們已連續苦戰了八晝夜,部隊傷亡過半,下午三時許,幾處城垣忽被突破,暫五師餘下的官兵繼續在城內與敵展開殘酷的肉搏戰,彭士量身先士卒,街、巷、民房皆成廝殺戰場。


???


當掩護七十三軍撤退任務完成後,暫五師於15日黃昏奉命撤出石門,但此時日軍已在澧水對岸布陣封鎖。暫五師在渡河時立即遭到圍擊,彭士量師長親自指揮殘部,奮力衝突,不幸在南岩門口被敵飛機機槍射中,壯烈殉職。據倖存的警衛人員報告,彭士量中彈倒地後,慨然嘆道:「大丈夫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死何憾焉!」身受重傷仍喊殺不絕,忠勇之氣感動在場的官兵,立誓要為彭士量報仇。犧牲時才39歲。暫五師從14日夜晚到15日黃昏激戰一天一夜,該師從師長到士兵幾乎全部陣亡,僅有極小部分強渡澧水突圍成功。



彭士量將軍犧牲後,《新華日報》、《中央日報》、美國《前鋒論壇報》、英國《倫敦新聞記事報》等中外各報對此會戰都有很高的評價。


台灣記錄的常德會戰中寫道:此役73軍奉命撤退,痛失重鎮、蹉跌良將,給73軍造成重大損失。但73軍暫五師在彭師長率領下與日寇死拼戰鬥,消耗了日軍大量兵力,拖延了敵人攻略的時間,使我軍得以充分準備,為常德會戰贏得最終勝利,「彭師長居功甚偉」。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事件 的精彩文章:

關東軍原定計劃是九月二十八日發動事變,為何要提前十天
他是「七七事變」的首犯,最後下場大快人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