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Eric來訪之後的一些討論

Eric來訪之後的一些討論

HiFi168總版主Eric在國慶期間突然來訪,我的心情激動。

大概在2000年或2001年,單位領導手把手地要求我學習進論壇說話,很快地我就撞進了HiFi168,那裡的熱鬧使我感到新奇;那個時候的版主就是Eric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都要進入這個論壇,看人家討論音響器材和音樂唱片,有時候也發表一些自己的東西。HiFi168是我發燒路上一個重要的地方,常青樹版主來了,我是不是應當激動一下呢?人之常情。

我們在一號錄音棚聽了一個半小時,聽了兩對音箱:麥景圖ML-1C和我的EV SENTRYⅢ。Eric對麥景圖ML-1C沒有投入很大注意力,但對EV SENTRYⅢ很感興趣,對其聲音大加讚賞,並在HiFi168論壇上發帖介紹,引起了一些討論。

對我來說,EV SENTRYⅢ這對音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為它,我幾乎失去一片森林。

有一句名言「一見鍾情的愛從來不會發生在飢腸轆轆的早餐以前」。在發現這對老EV音箱之前,我已經嘗遍了「音響美食」,對其「一見鍾情」是油然而生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它的喜愛卻沒有消減。——又有這麼一句名言:荷爾蒙負責一見鍾情,柏拉圖負責白頭偕老。

也許我終於要跟這對音箱白頭偕老,也許不。以前我在一年之中總要更換一兩次音箱的,自從EV SENTRYⅢ進駐,就再也沒有更換過,甚至,被我搬來試聽的音箱越來越少了,其他音箱與之相比,猶如影視明星與姚明同框。

就這樣我幾乎失去了一片森林。

Eric也是遍嘗「音響美食」之人,並且一定比我嘗得多;當我還是一個菜鳥的時候,他已經是國內最好的音響網站的總版主了。

Eric問:你有聽過比這個聲音更好的音響嗎?

我的回應是:以前我總是要買音箱,頻繁更換,2012年買了這對大EV之後,至今不換。

得不到我肯定的回答,Eric又再問了一次同樣的問題,並加上了一句話:我聽過好多種百萬元級別音箱都沒有這個好。

我這次的回應是:我聽過的上百萬元的音響絕大多數都是不好聽的。

我仍然沒有直接回答。

這樣回答的時候,在我心裏面閃過好多套發燒友家的高價的搭配,有兩三套聲音很厲害,其餘的都很糟糕。所以我的回答不是全面的,是一個情緒化的表達。

這是一次很私人的對話,被我這樣寫出來,好像有點不妥。所以我應做一些說明。發燒是一種感性行為,就如詩人寫詩、畫家畫畫,那一刻的感覺最重要。發燒友往往會拿出很多理論來佐證自己的感覺的正確,殊不知這正是在極端感性的情況下的一種需要——當我們受到極端感性的控制時,潛意識更樂意尋求一點理論支持。但是,發燒行為到底還是在追求一種純感性上的審美意興。有一年的冬天我在長春滑雪,被摔得絕望,一身疲憊地飛到廣州,就到了發燒李家,聽到他的音響,如感天音!這回Eric從擁堵的高速路驅車從廣州來到汕頭,在疲勞的狀態下聽到這套音響的聲音,感性上定有加倍的享受。

懷冰和HiFi168總版主Eric

有這麼一種人,吃到任何食物都嘖嘖稱讚,還要說「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東西」;看見任何風景都興高采烈,說「這是我看見過的最美的風景」。這是十分幸福的人。大多數發燒友也一樣,也是幸福的人。

辛棄疾說: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

但是,我對EV SENTRYⅢ的好是很確認的。Eric要我對它做一些介紹,其實我知之不多。就把在Eric帖下雜寫的那些回應網友的內容刷過來。

1、關於「古董更好」,我並不這麼看,也沒有刻意這樣去追求,只是這幾年來我玩的古董器材多一些。這些我們今天仍然在玩的幾十年前的東西,是經過時間的淘洗留存下來的,當然是好的。目前生產的一些好器材,經過時間的淘洗,幾十年後也會成為將來的人的追捧。

至於古董器材這麼老了,會不會容易壞掉,我也是並不擔心的,人家可以玩了幾十年,也許我也還能再玩幾十年嘛,不是嗎?再說,那些玩上百萬器材的人,若要稍微修改一下搭配中的某一個細節,少則花費幾萬元,多則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我僅僅花了幾萬元,就是壞掉了,也還是代價不高。並且,像音箱這種東西,也沒有什麼可以壞掉的,只要箱體不要散架就好。

2、這對音箱背面貼有一張「警告」紙,意思是不要誤操作,有可能它會因誤操作而突然爆發出極強的音壓,導致人耳失聰。這就是說,它可以發出很大很大的聲音,大到衝破我們的耳膜。這還意味著,它的喇叭很能爆,很耐用。還可以理解為它的能力很強,可以應付很大的空間。

3、在專業音響領域,EV和JBL是兩個老大,JBL在音箱產量方面遙遙領先,但其餘領域卻是EV佔上風。我們直播室使用的話筒就是EV的,我看到很多廣播電台使用的話筒也是EV的。當然,EV還有其他專業的產品,應該是無所不有。

但是,現在匹配大型綜合劇院的陣列式音箱,最貴的還是EV。

像EV和JBL這樣的大公司,工程師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有很多個團隊,有很多實驗室。電聲學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研究出很多科技成果,大量的實驗室實驗、採樣實驗,EV公司是有參與其中的。

4、SENTRY系列出現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用於錄音棚的就兩個型號:SENTRY3和SENTRY5。

SENTRY5是小型的,兩路,一個10英寸喇叭加一個號角高音。

後來有了另外一個系列叫「將軍」系列,形體很大,但那不是用於監聽用途的,是用來欣賞的。

一般的看法,將軍定在哨兵之上,其實不然,它們沒有高下。起名哨兵,意思是給音樂「站崗放哨」;而將軍就不是用來站崗放哨的。

就我搜索到的關於EV音箱的資料,大概分為三個系列:1、擴音系列,應付大劇場和戶外的,投入科技力量最大,造價也最貴。2、監聽系列,用來賣給電台和錄音棚的。3、欣賞系列,就是所謂發燒,進入普通家庭的。

民眾了解最多的是它的欣賞系列,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EV600和EV700震驚行業,那是使用了30英寸喇叭的大型音箱。我自己使用過EV6,是EV600的縮水版,18英寸喇叭,音樂味道很好,但不能爆炸。

5、當年第一次聽到這對EV SENTRY3音箱,我就被它的聲音深深吸引了,想盡辦法買下了它。我自己買過的音箱有幾十種,聽幾個月就換,都各有其好處。但這對EV3的全面性是我僅見。

如果有一個相機,既能超廣角又不變形、既有大光圈又有極好的景深,那EV SENTRY3就如這樣的相機。這樣的相機不存在,我的這個比喻就顯得是空無的,但這是我所能想到的覺得能表達我的感受的比喻。——相機做不到的,音響可以做到!

6、發燒音箱,從經典的3/5A到上百萬元級別的旗艦音箱,無論聲音有多大,都是盆景,最多也就是佔領整個房間盆景。而這對音箱,它可以被看做是一座園林。

當然,盆景的價值超過一座園林的,也有。並非盆景不如園林,而是感覺不同。

盆景強調幽微的細節、極致的美感。園林傾向於樸拙、自然和曠達。

7、一般來說,慢慢發燒,不斷挑剔和更換音響器材,所要追求的最終都是能量。你的音響系統擁有的較強的能量,就能比較輕鬆地表達出音樂的情緒,不需要很大音量,不需要聲嘶力竭,音樂的意境和韻味就會源源而至。

就如一個籃球運動員,體能是基礎。

號角的好處就是指向性強,能使聆聽區域得到更強的聲音能量。除此之外,我以為沒有其他的好處。

8、我零星試聽過幾種號角喇叭,也有百萬級別的,總不能感到滿意,大多數是中頻部分有多餘的聲音。這些多餘的聲音之所以被感到多餘,是因一些頻率有不同相位的聲波。解決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涉及到流體力學的問題。簡單做一個比喻:造一把大風扇不難,但要用這把大風扇將飛機平穩送上天空自由翱翔,那就要解決很多精細的力學的問題。

購買這對音箱,我一點也沒有去關注它的號角,只是越來越多的發燒友在聽過它之後都發出「這個號角厲害」的稱讚,我才慢慢意識到,它的號角很厲害。因為,它的聲音很正常,沒有從一開始讓我感覺到那些「有多餘聲音」的號角的印象。

再刷來Eric對這音箱的評價:

「懷冰等我休息了一會,耳朵熱身後,就把音響切換到他自己購入的EV Sentry III 。一出聲,不得了,一個完全媲美音樂廳舞台的畫面完美呈現在我眼前。這套開聲的器材不超過10萬,但,比我聽過的不少過百萬器材還要好效果,是我聽過最好聲的系統之一。如果說音樂廳現場是森林的話,我們平時聽的音響只能說是盆景,但這裡EV呈現出來的,起碼是一個園林!這個聲音,我概括就是畫面感非常非常強,聲壓即使開到很大,仍然氣定神閑,完全不像是這兩個EV可以出來的聲音。Sentry III的中音號角聲音非常寬鬆悅耳,密度濃郁,本來我認為ATC的中頻已經是一絕,想不到還是山外有山。Sentry III還有足夠的精確與清晰的線條,不會刺激或粗糙。雖然是監聽揚聲器的身份,但音樂味卻是非常的醇厚。大家有機會絕對值得來這裡聽聽,這是我非常認真的推薦。」

關於「百萬元級的音響搭配罕有好聲」的說法,我想多加解釋。

我採訪過數百位發燒友的家,其中有一小部分是豪華級別的器材搭配,也就是百萬元以上的,聲音效果大多不能使我發出誇獎。主觀上,我們都會對如此高價的音響存有過份的預期,而實際情況卻往往是存在明顯的缺點,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客觀上,越是高價格的音響器材,對環境的聲學要求越高,而要做好一個環境的聲音比要做好一件音響器材困難得多。

除了零星幾個小功率卻價值幾十萬的機器之外,大多數的高價格的音響器材都是擁有強大聲音能量的,大功放,大音箱。機器的「大」是正確的,更加強大的聲音能量級就擁有了更大的聲音跨度的可能,更大的聲音跨度就能實現更大的音樂表情和內涵的跨度,直接的效果就是能更好地領略音樂的風采,從幽微的細節到宏闊的形象都能自如地表現出來。所以,發燒友隨著對聲音的感受越來越深刻,也就越來越追求聲音的全面能量,器材就越換越大了。但是,越大的器材要把聲音做得好,難度是級數的遞增,往往總要伴隨更加明顯的缺陷的出現,廠家的做法只能是:讓他的產品的優點大到可以掩蓋住缺點。而率直並自信的人就並不掩蓋缺點,讓優點和缺點並存,把選擇權完全交給消費者,如ATC的音箱。

聲音擁有強能量,同時又存在有缺陷,在理想的聲學環境中也許優點就掩蓋住了缺陷,但絕大多數的發燒友的聽音空間是並不理想的。我看過好多發燒友在聽音房間的設計裝修上投入很多的心思和很大的資金,看上去美輪美奐或很有匠心的樣子,卻收到很壞的聲音效果,因為環境聲學不是普通的專業人才就可以做得好的,更別說非專業的人的主觀臆想。但我也碰到過幾個效果不錯的房間,我以為那是碰巧,包括我自己家裡的那個房間。我有時候會竊喜一下,然後就給了自己一個自大的解釋:我對音響投入了那麼大的熱情和精力,這個房間的好聲音該是對我的回報吧?

任何音響產品自身都是帶有一些缺陷的,在強能量的前提下、在不理想的空間里,這個缺陷會頑固地堅持在你面前。並非特高價位的器材不好,而是天生如此。

看到那些投入了幾百萬元、經歷了幾番折騰之後卻效果越來越不滿意的人一臉的迷茫和無助的神情,我就要想起李後主的一句詞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我十分幸運,自己家裡設計的聽音房間能使我滿意,單位還有這麼一個專業設計的大錄音棚供我使用,甚至還被我買到了符合我的要求的EV Sentry III大音箱。好長一段時間沉浸在「此生足矣」之中。但是慢慢地我感覺到有一絲缺憾在心頭髮生、滋長:我對很多音響器材的熱情消減了,那麼多音響,難道我就只守住這一種?望盡天涯路,我是不是該「驀然回首」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聽前線音響短評 的精彩文章:

TAG:視聽前線音響短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