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正在讓人類智商降低嗎

科技正在讓人類智商降低嗎

科技在迅猛發展,人類卻越變越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至少從智商測試結果來看是這樣。

來自挪威、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數據顯示,最近幾十年,青少年的智商(IQ)測試平均得分呈現出一代比一代更低的趨勢。

這似乎打破了一個普遍認知,即隨著營養、教育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科技的發展),人類只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根據紐西蘭情報專員弗林(James Flynn)1983年公開的結果,20世紀後半部分,人類智商測驗成績以每10年3分的速度增加,這一趨勢被稱為弗林效應。

但就在本月(6月),挪威研究人員公布的結果顯示,這一效應出現了逆轉。

按照挪威拉格納·弗里希經濟研究中心(Ragnar Frisch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的Bernt Bratsberg和Ole Rogeberg的研究,轉折點從1975年開始的,從那之後,每一代人的平均智商比父輩少了7分,其中,1991年出生的人,比1975年出生的人智商測驗低5分,比1962年出生的人低3分。

該研究覆蓋了7.3萬名、年齡在13-19歲間的挪威男子的智商測驗成績。這是挪威男子服兵役時必須提交的資料。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是不是意味著,人類正變得越來越蠢?

作者表示,對此應該謹慎解讀,因為該研究只針對挪威人,而且只涉及男性群體,更重要的是,該結果只是針對智商測驗結果而言。儘管如此,包括愛丁堡大學心理學教授Stuart Ritchie 等多位專家點評稱,「結果很驚人,也很令人擔心」。

近年來,也有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做過類似的研究,結論同樣令人不安。比如,前述弗林根據1980年和2008年對英國年輕人做的測驗結果分析發現,在這期間,14歲英國青少年的平均智商測驗得分下降超過2分。

一些研究者把智商測試成績下降歸咎於家庭因素,比如在發達國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移民家庭。他們稱,受遺傳因素影響,貧困的移民家庭孩子智商更低,但他們生育的意願卻更強,因此拉低了一代人的智商水平。

不過,上述兩項研究的作者均駁斥了這種說法。Bratsberg等在他們的研究中排除了家庭因素的影響,指出智商測驗成績的下滑主要出於環境因素的變化,比如,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明顯增加、讀書減少,以及教育體系的改革等。

他們說,這一趨勢跟遺傳(如移民或者非優選擇的生育)幾乎不搭邊,與家庭內部環境的變化,比如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規模等,也至多有極微弱的關聯。

弗林則指出,當兒童成長到青少年時期,家庭的影響已經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所捲入的社會文化,而在這種文化下,他們「更願意沉浸在電腦遊戲中,而不是讀書、交流」。

先前已經有研究表明,經常使用電子郵件、發送電子信息等會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將智商測驗成績短暫拉低10分。還有研究者直言,經常使用社交媒體會令人變蠢,因為不需要思考或者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導致智商測驗結果代際下降的關鍵出現在「智商」這一概念上。如何定義和測量智商一直是個極富爭議性的話題。

通行的智商測驗主要考察的是一個人在數學、空間、邏輯、辭彙、創造和記憶等方便的能力,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另外一些能力,比如,發現新趨勢並運用邏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而後者可能對一個人的生存更加重要。

另外,信息時代的發展也許對最新一代年輕人提出了新的智力要求,而這也是傳統智商測驗所無法捕獲到的。如果真是這樣,年輕人的代際「鈍化」說不定還是人類進化選擇的結果。

那麼,人類到底是在越變越蠢呢,還是越變越聰明?這個問題大概還要爭論很長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葡萄牙電力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收購報價太低 尋求獲取更多信息
尾仲浩二想對「攝影」說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