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緊你的錢包!忽悠國人多年的這5種病,根本就不用治!
「平時身體很好,但只要做回體檢,就能檢查出來一堆毛病,病名還特別嚇人,譬如:宮頸糜爛、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
類似情形,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再被某些無良醫院和醫藥廠商忽悠忽悠,似乎很快就會惡化成不治之症。
今天,小康醫生就給大家說說,這5種聽名字能嚇死人但其實都不用治的病!
1、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過去80%-90%的女性都會檢查出宮頸糜爛,很多人檢查出「糜爛」後備受困惑,有的說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治療,而有的醫生則擴大形容,讓人恐慌。
但其實,這只是醫學名詞史上的一個大失誤。
「宮頸糜爛」它的真身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於一種女性正常生理改變現象,並不能稱之為病,大部分宮頸糜爛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響出現上皮異位,待激素水平穩定後所謂「糜爛」情況就會得到改善。
所以,千萬不要被街邊小廣告忽悠,通過所謂「物理治療」處理宮頸糜爛或是宮頸炎,弄得不好,錢包受傷的同時還可能會導致無謂的感染。
雖然我們可以不理會宮頸糜爛,但要注意的是,當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時,由於柱狀上皮是單層的,抵抗力低於鱗狀上皮,所以易受病菌的侵襲。
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現非排卵期的白帶增多、白帶粘稠,或非著床期的白帶夾雜血絲時,應及時檢查是否患有宮頸炎。
2、甲狀腺結節
隨著超聲技術的進步,體檢最「高頻」的疾病就是甲狀腺結節。目前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大約為50%,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患有甲狀腺結節。
但由於甲狀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所以很多人只要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還是會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但事實上,1 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擔心,也不需做進一步的檢查。另外,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目前認為良性結節幾乎不向甲狀腺癌轉化,且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與良惡性關係也不大。不過,若是結節大小在1~4cm,那一定要定期做檢查。
3、乳腺增生
10個女生8個「增生」。許多女性認為乳腺增生是癌前的病變,拖久了容易得乳腺癌?但其實,乳腺增生僅僅是由於女性內分泌失調所造成的乳腺結構紊亂,是一種生理現象而非病態。
在臨床上,也只有極少數中度、重度不典型乳腺增生者可能會轉變為乳腺癌。如無明顯惡性癥狀,無需處理,只要注意定期複查即可。且絕大多數乳腺增生症患者在絕經前就會不治而愈。
另外,若你真的十分擔心自己的乳腺增生,那麼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很重要。
4、子宮肌瘤
多數人聽到「瘤」就六神無主、徹夜難眠,以為得了什麼不治之症,但其實子宮肌瘤就像人長痣一樣,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而且,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病變,肌瘤的生長速度一般都比較緩慢,惡變率也非常低,只有0.4~0.8%。且有些小肌瘤不但沒有任何癥狀,甚至連婦科檢查也難以覺察,偶爾做B超才發現。
所以,如果肌瘤比較小,患者無明顯癥狀,而且查過肌瘤無惡變徵象,只要定期隨診觀察即可。但是如果單個子宮肌瘤直徑超過5cm時,那建議手術治療,不過目前醫學觀點是只要沒有任何癥狀,即使肌瘤直徑大於5厘米也是可以定期檢查的。
5、心臟早博
很多人把查出「心臟早搏」和心臟病聯繫起來,認為要立即治療。事實上,花了一大堆錢,治了一個本無需治療的病。
心臟早搏屬於一種較常見的心律失常,是一種主動的異位心搏。正常人可由於勞累、激動、飲酒、飽食等因素出現,也可發生在風心病、冠心病、心肌病以及甲亢等心內、心外病情基礎上。
但由於它本身不是病,所以,若是早搏沒有任何感覺,不影響日常生活,這種情況不用治。但是如果心臟早搏癥狀明顯,影響了日常生活,或有其他心臟問題或家族病史的人們則需要注意及時請醫生查明病因,及早治療。
另外,有心臟早搏的人們,還應該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少熬夜、少喝濃茶、咖啡等飲品。


※天天搓操搓出泥,這四個關鍵部位還得小心搓出尷尬來!
※大夏天這樣洗澡就是作死!洗澡這5種誤區可別再犯了!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