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恆大20億美元拿下FF 許一塊地換走賈一個夢

恆大20億美元拿下FF 許一塊地換走賈一個夢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道

屢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賈躍亭,這一次卻撬動了20億美元的融資。

北京時間6月25日16時許,FF通過美國社交平台官方宣布,經過美國政府近半年的審批後,其總金額為20億美元的首輪融資於日前獲得了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批准,恆大健康(00708.HK)將通過時穎公司持有FF(Faraday Future)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FF此次20億美金的融資規模超越了所有同類公司首輪融資的數額,創造了新的行業紀錄。

從李澤楷到印度塔塔再到泰國國家石油公司,此前曾幾次有傳聞稱FF將獲得上述一系列大佬的注資,但均被對方否認。直至恆大接盤,一場似擊鼓傳花的遊戲終落錘。有了地產大佬許家印的力挺,賈躍亭和他的FF這回果真不會爽約嗎?

一塊地換一個造車夢

恆大健康能夠間接成為FF的第一大股東,時穎公司一直在從中搭橋。

時穎公司此前與FF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Smart King,前者同意出資20億美元,佔據公司45%的股權。FF則以集團所擁有的技術資產及業務入股,獲取33%的股權,公司剩餘22%的股權,預留作為員工股權激勵所用。在恆大健康以67.46億港元收購了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後,自然也獲得了FF 45%的股權。

在FF季度陷入困境之時,賈躍亭四處尋找資金,時穎公司就是一個接手方。2017年11月30日,時穎公司向Smart King投資了8億美元,並將在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前分兩次再向Smart King各投資6億美元(合計12億美元)。此次時穎公司決定將該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恆大健康,剩下的12億美元將由恆大健康來接盤。

說接盤也許不準確,有知情人透露,時穎公司其實就是恆大的影子,恆大只是擇機選擇站到了台前。而這也將是恆大繼虧損70億割肉萬科後的又一次豪賭。只不過,有了孫宏斌的前車之鑒,許家印賭的絕不是賈躍亭本人,而是看中了新能源汽車。

從恆大最近的布局看,通過與國家重大戰略扶持的產業緊密合作來拓展新空間的策略越發明顯。除了政府鼓勵的電動汽車項目,4月9日恆大與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簽署全面合作協議,稱未來10年將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打造三大科研基地,正式進軍高科技行業,覆蓋領域包括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慧、機器人和現代農業等。對於此次間接控股FF,恆大健康在公告中也表示,「本公司可通過收購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與產品,有機會在高速成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獲得強大的競爭力,佔領市場份額,實現業務多元化。」

從收購金額看,許家印的這筆買賣的確有些不划算。要知道,截至2018年5月30日,FF及其子公司的賬面值只有約1.1億美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恆大此次不過是用一塊地皮的錢就買下了一個造車計劃。本次收購恆大花了67.46億港元,約合56.2億元人民幣。2013年恆大在北京東壩拿地花了51.35億元,兩者相差不多。「顯然FF的想像空間更大,只是一塊土地的價格,卻能買下一個FF的未來和賈躍亭多年的夢想。」有業內人士評價。進一步推想,未來FF接入「恆大生態」之後,地產+高科技+健康+體育的多元化業態將使恆大成為一個真正的「綜合體」。

巨額融資僅是敲門磚

那麼,金主來了,未來的FF到底說做主?據知情人透露,賈躍亭讓出第一大股東的條件是「鎖定FF的CEO 15年」。來自FF的官方消息稱,恆大入主後,賈躍亭將親任FF的CEO,並將和現有管理團隊繼續負責FF的各項業務運營。同時,FF將採用AB股模式,賈躍亭作為創始人和CEO享有「1股10票」的權力。

恆大就此當起了甩手掌柜?實施並非如此。此次收購完成後,恆大將委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擔任Smart King公司董事長,並還將在FF董事會獲得另外一個席位,這個席位留給了恆大健康的主席時守明。值得注意的是,已經被恆大收購的時穎公司持有FF每股股份配有1票投票權,但增加了一個限制條件:在FF原股東違約的情況下,投票權將出現反轉,特別投票權將迴轉到時穎公司手中。看似還在掌權的賈躍亭,此時身上卻隱約有了打工仔的味道。

能否與恆大和平共處還要邊走邊看,儘快實現FF 91的量產才是目前FF的關鍵要務。從2014年在美國加州創立FF,四年里賈躍亭還是收穫不小。目前,FF已在加州設立電

動車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和製造工廠,廣州南沙工廠也將如期開工,FF還同時在北京、上海成立了研究中心,實現了中美兩地同時布局、同步推行。6月7日,FF宣布其位於加州漢福德的工廠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正式許可,並公布了工廠的總承包商,第一批生產設備已安裝並測試完成,漢福德當地生產和技術保障的大規模人員招聘也已全面展開。目前備受關注的FF 91的量產和交付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

資金到位後,賈躍亭的FF似已走上坦途。但從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經歷看,20億美元僅僅只是敲門磚。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就曾表示,「搞一個汽車公司起碼要三四百億元人民幣」,而「200億元也未必能造出量產車」的感慨已成為業內共識。「特斯拉到現在仍未盈利,主流車型Model 3量產受阻。中國很多企業都想走特斯拉的路,那麼前者遇到的問題,它們都會經歷一遍,資金、成本控制、良品率、供應鏈管理等等。」有業內人士指出。

不得不提的是,賈躍亭在國內仍有大堆問題待解。就在FF宣布獲得20億美元融資的當天,樂視網(300104.SZ)再次收到來自深交所的問詢函。問詢函要求樂視說明與非上市公司體系相關債務的解決進展,是否有明確的工作時間表,同時要求報備截止到8月底即將到期的債務明細。儘管從嚴格意義上講,FF和樂視網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但終究兩家公司還是命系賈躍亭一人之身。

「信心比黃金重要」,暫時解決了資金困擾的賈躍亭並非高枕無憂。在信用值幾乎被耗盡的前提下,FF 91即便順利量產,國內會有幾人為其埋單還是未知數。那麼,20億美元耗掉後,許家印還會無限度賭下去嗎?還是那句話,許家印賭的不是賈躍亭,恆大看好的是汽車業,這一點許家印比孫宏斌厘得清。(編輯:於建平主編:趙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備案或將不再設期限 牌照制猜想引熱議
「老舵手」雷軍再做慎重選擇:小米集團暫緩CDR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