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牌為什麼開始在社交媒體「抱團取暖」了?

品牌為什麼開始在社交媒體「抱團取暖」了?

作者:Kant

社會化營銷時代,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核心要義就是「不甘寂寞」。

不僅要時刻緊繃一根弦,時時追上熱點,還得有自創熱點的能力,主動去「搞事情」;不僅要學會勾搭用戶,把用戶撩到心花怒放,還得學會怎麼跟品牌「做朋友」,通過品牌聯合營銷玩出「新奇特」。

如今,社交媒體上就掀起了一股品牌「抱團營銷」的熱潮,官微們「拉幫結派」,聲勢浩大地開始「集體發聲」,力求以短平快、成本最低的方式,撬動儘可能大的傳播聲量。

社交平台抱團發聲,品牌們玩得不亦樂乎

去年9月,滴滴為了慶祝自己成立5周年,請來了包括QQ音樂、亞馬遜、天貓、ofo小黃車、麥當勞、可口可樂、知乎等26個品牌慶生,製造出了諸如「我就喜歡,從出行開始」「餓了就要,從出行開始」「理想生活,從出行開始」等聯合海報。

2017年11月感恩節,杜蕾斯對一波品牌發出感謝信,從11月23號10點對綠箭口香糖的第一封感謝信開始,每隔1小時,杜蕾斯勾搭的老朋友就多了一個,士力架、Jeep、Levi』s、美的、宜家、飛亞達、百威……在回信中,各位過去不管是一本正經的新聞聯播體、還是走情感路線的小清新,都被杜蕾斯帶偏了成了講內涵段子的老司機畫風。

I Do「練愛十八招」系列,在微博上一口氣@了包括招商銀行、墨跡天氣、網易新聞、喜馬拉雅FM、味多美、百雀羚在內的18個品牌:「早安晚安打卡,不如『刷我的卡』」「不能在同一個城市,卻記得提醒你每個天氣」「世界再嘈雜,也要聽見你的心跳」……

今年5月25日,平安信用卡攜手銀聯、萬事達、VISA、美國運通、海南航空、康佳電視、戴爾、周大福、三星等20家一線品牌,基於平安信用卡「懂你·刷新自己的每一刻」這一全新品牌年度主題聯合發布賬單故事。

為什麼品牌們越來越多地開始相互勾搭?

現時代,品牌之間的跨界和聯合營銷,似乎變得前所未有地容易。只要微博上發布一段文案或者一張海報,兩個品牌就勾搭上了。而在過去,不同品牌之間的界限往往涇渭分明,如果兩個品牌要玩在一起,僅僅論證環節,就得耗費上大半天。

那麼,品牌們為什麼越來越熱衷「社交」在一起?

>>品牌調性,缺什麼補什麼

毫無疑問,兩個品牌在一起,可以相互借勢品牌元素,調用對方品牌資產,為自身品牌調性注入新鮮元素。比如你的品牌老化了,就可以找年輕人喜歡的品牌進行跨界合作,找到營銷突破口,帶來新的活力。

>>用戶互補,擴大渠道覆蓋

沒有兩個品牌的用戶,是完全重疊的,每個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粉絲數量與覆蓋人群都有所差別。通過社交媒體的聯合營銷,可以讓你的品牌借用雙方渠道資源,覆蓋到更多的目標用戶。

>>新鮮感制勝,引爆市場話題

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抱團發聲,講究的不是多有儀式感,或者投入多少重金製作素材物料,而是追求一種出其不意,是否能創造出一種創意上的新鮮感,通過新奇有趣的內容和玩法,讓用戶有圍觀的樂趣。

>>此外,低成本,短平快

在媒介成本越來越貴的背景下,毫無疑問,這種所謂的「資源置換」的合作方式,會愈發頻繁。畢竟,誰會不喜歡這種幾近免費、還能帶來新流量、新用戶、新內涵的營銷方式呢?

寫在最後

需要注意的是,聯合營銷,抱團取暖,門檻其實並不低,這基本上是屬於大公司的遊戲,自身需要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否則很難在市場上吸引用戶的注意,沒人會關係兩個不知名品牌之間的互動。

聯合跨界營銷,也並不只是在海報上貼上對方品牌LOGO、雙方微博微信互推一下這麼簡單,要形成裂變式的話題效應,需要精心策劃以及品牌價值真正形成合力。

推薦悅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媒介360學院 的精彩文章:

2018手機品牌營銷全析圖譜
新零售、無人機、抱團戰…今年618火拚有何不一樣?

TAG:媒介360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