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欲則剛話莊子

無欲則剛話莊子

周初以來分封的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到了戰國初年只剩下一二十個。戰國開始的標誌性事件一是韓趙魏三家分晉,二是田陳篡姜齊。此時諸侯國之間,全以武力和謀略解決紛爭,大吃小強吞弱,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盛行。此時,良臣擇主而事,明主擇臣而用;主為勢臣為利,紛紛擾擾之中,天下兼并而統一的趨勢逐漸明顯。人說春秋無義戰,我說戰國更不堪。

莊子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道家的源流出自於做過史官的老子,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

莊子處戰國中期,與儒家的亞聖孟子、梁惠王、齊宣王同時。莊子的學問,對於當時的各家學說「無所不窺」,大體遵從老子的主張。莊子著書十萬餘言,十有八九用的是寓言的形式。他認為天下沉濁,沒有必要板著面孔嚴肅說話。見慣了時代的篡替戰亂、家國命運的倏忽不定、民眾生命的朝不保夕,對於春秋以來社會上佔優勢地位的「顯學」——儒家和墨家,他極力揭露與抨擊其為虎作倀、助紂為虐的虛偽性。

認識到現實中「竊國者為諸侯,竊鉤者誅」的非正義性,莊子堅決拒絕以自己的學術換取尊位與厚利。當楚威王派使者持重金去聘請他做卿相之時,他正在濮水邊上釣魚,持竿而不顧,當即拒絕楚國的聘請。他認為拉入宗廟中祭祀時披紅挂彩的牲牛,還不如一隻可以在泥溝里快活打滾的小小野豬。

莊子做過宋國管理漆園的小吏。他住窮閭隘巷,生活困窘,自己親手編織草鞋,一度餓得面黃肌瘦。可是他安守道德,志氣神情絲毫不弱。向監河侯借糧時,他自比涸轍之魚,痛斥對方的虛與委蛇。出使秦國的曹商,回到宋國向他炫耀自己所受的封賞,他當面指罵曹商手段卑下,由跪舔秦王而獲利。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他學富五車,與莊子兩人一生唇槍舌戰愛辯論。惠施先死,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深沉感慨最佳辯友的離去,使得他此後再無可與談論之人。 這一種交情可謂為庄惠之交,它告訴我們,偉大的心靈當有偉大的對手。

莊子將死,弟子們商量厚葬老師。莊子以為以天地即是棺槨,萬物充當齎送,日月星辰可為珠璣,他的葬具已經足夠完備。弟子們擔心薄葬會招來烏鴉吃掉屍首。莊子告誡他們,如果厚葬地下等於白白地送給螻蟻,而按自己的意見薄葬大不了餵給烏鴉,厚此薄彼並不具有爭論的意義。

莊子創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以說理,給我們留下豐厚的語言寶藏。鯤鵬展翅,望洋興嘆,井底之蛙,跳樑小丑,螳臂當車,運斤成風,得心應手,薪火相傳,蠻觸之爭,庖丁解牛,躊躇滿志,等等,都出於莊子的創造。莊子是中國先秦時期文學藝術的祖師和天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花該花的,省該省的
每一次離別都要用力,再見或許已是來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