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結親變為探親後——出門餃子回家面

結親變為探親後——出門餃子回家面

「阿不都大哥,嫂子,我們一家來看你們啦。」嫂子聽到我的聲音,放下手中正在串著的羊肉,跑到大門口來迎接。知道我們一家今天要來探望,大嫂一早就開始準備拉麵、串烤肉、熬肉湯、做抓飯……

作為駐呼圖壁清泉社區工作隊的一員,忙碌的工作中,我還是儘可能的抽時間和家人一起去「走親戚」。來到親戚家,我感到丈夫身心非常放鬆,很隨意地坐下,滿眼的笑。不一會大哥喊道:「快來,拉條子好了,兄弟你吃過水的面還是不過水的?」丈夫說愛吃嫂子做的「然窩子」面。大哥和我們邊吃邊聊,三天不吃拉條子,身體就要打擺子,所以每次你們回來,都要先給你們做一頓拉條子。

女兒是第一次到鄉村,她好奇、興奮地領著大哥的小女兒美娜,扛著小鐵鍬在院子的土堆一邊挖著,一邊小手比劃著。美娜才兩歲,正用不太流利的維吾爾語表達著和小姐姐一起玩耍的快樂呢。

女兒玩得很開心,甚至將剛做完的手工書《十二生肖》毫不猶豫地送給美娜,還給妹妹講起了剛學會的生肖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動物們展開了一場爭奪「生肖王」的比賽, 那時貓和鼠是好朋友,比賽之前他們約好誰先醒就叫醒對方。豈知第二天老鼠起得早,竟靜悄悄地獨自赴會不理會貓,等貓醒來趕赴大會時生肖已經分配好了,從此貓就開始抓老鼠了」......

語言不是溝通的唯一渠道,雖然語言不通,但是看到她們臉上流露的歡快笑容,讓我由衷的欣慰。我想起小時候自然課上的大蒜實驗:把大蒜剝好一個一個放在盤子里,裝滿水,過幾天,我們會發現蒜的根部邊緣部分已經長出幾根又細又長的白色「鬍鬚」了。我們現在做的不正是這樣的事情,待下一代人長出那長長的「鬍鬚」,團結、互助的情義必然會「紮根」下去。

端午節那天,我拿著提前買好的食材忙活起來,和嫂子坐在院子里的石墩上包粽子,我模仿著外婆從小教我包粽子的方法,一點一點的指導嫂子,引來一旁按捺不住來學習包粽子的孩子們。兩三片粽葉捲成漏斗型,放糯米放紅棗,鋪平包起來......剛開始嫂子包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形狀也不大對勁,我便手把手地教,聊著笑著,旁邊的孩子們看著一個個鼓囊囊的粽子眼神里充滿了期待。

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里煮,粽香味勾起大家的饞蟲。那個傍晚,丈夫給孩子們講端午節的由來,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吃粽子,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湧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笑聲傳得很遠很遠……

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要走了……嫂子說等等有驚喜……大哥也拉著我們多聊了一會。再次出現的時候,嫂子手裡多了一盤餃子,「出門餃子回家面,再來一盤大水餃,希望親人一切順利,事業順利,生活順心。」後來我得知,善做薄皮包子的嫂子知道我喜歡吃餃子,就向別人學習技巧,一次次的練習才成了現在皮薄餡鼓的餃子。端著這一盤水餃,我覺得無比沉重,心裡感覺暖暖的。

回家的路上,女兒依偎在我懷中睡著了,我回味著我的探親。不光是在呼圖壁縣我們有這樣的親戚,新疆千千萬萬的幹部都有自己的親戚,大家為了實現總目標,撲進工作中,融進群眾中,將最寶貴的青春奉獻給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事業中。因為每個人都懂,這裡就是家,我們的家怎麼樣,新疆就怎麼樣!

作者: 卞晏波,「訪惠聚」清泉社區工作隊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疆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TAG:小疆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