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發物是什麼?世界盃美餐幾頓真能「發」病?

發物是什麼?世界盃美餐幾頓真能「發」病?

「發物」與上火一樣,是一個存在於民間、沒有明晰定義,卻給人們帶來很大困惑和困擾的的混沌概念。

對於很多人來說,要相信吧,經常看到科普說沒有發物這回事;要不相信吧,有時吃了某種食物又似乎的確引起了某種問題,而且很多醫生也說要注意忌口發物。

相信還是不相信呢?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生病時,需不需要避開發物?要揭開這些疑團,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發物到底可能是什麼?

什麼是發物

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發物指的是食物。

其次,就是指進食後可能引發舊有疾病或癥狀複發,或新疾病萌發的食物。也就是過去認為這些相關疾病需要忌口的食物。

可見,發物是一個與「忌口」息息相關的概念。

至此,發物似乎已經不再那麼神秘。

哪些食物是,或者可能是發物

雖然沒有明晰概念,但是要探究哪些食物可能屬於發物這個食物集合,卻也並非完全無跡可尋。

參照各種稅法,發物似乎更經常指吃過後誘發外傷(現代也包括手術)傷口感染,各種皮膚疾病發作,或腔道及開口部位比如口腔、鼻腔等發炎的食物。其中很多可以歸於能引發「上火」的食物範疇。但是,具體到發物種類或品種,可以說眾說紛紜。

其中,最常被提及的發物非魚蝦類莫屬,尤其吃後誘發某些皮膚病皮疹易發,瘡瘍易破潰,或外傷或手術傷口感染不易癒合的食物。

其次,是一些被認為是「熱性」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辣椒、蔥姜蒜等,基本可以歸於吃了容易「上火」的一類。

另一類,就是某些瓜果蔬菜,吃了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嘴角糜爛等狀況。比如,荔枝、菠蘿等。

其他的,吃了可以頭痛痛暈,腹瀉便秘,腹脹多氣等等,不一而足。

也有的人根據中醫病因機制,概述為可以誘發「風、寒、燥、濕」等狀況的食物。

具體到食物品種,曆數各地各種說法,大概幾乎會包含所有食物中的絕大多數。比如,如果我們看一下百度百科發物詞條,你就產生這樣的感覺:原來我們每天吃的不是食物,都是發物。如果是發財的發,該有多好。甚至,同一種食物,在不同地區,不同人,對是不是發物的判斷就會截然不同。

比如,下圖所示,榴槤是否為發物的問題,雖然只有兩個回答居然就針鋒相對。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現代醫學角度來對發物概念,以及食物是不是真的可能會引發某些疾病或癥狀等問題,作一系統梳理呢?

發物的現代醫學梳理和解讀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進食後可以或可能引發疾病或不適的食物就有可能是或者被當成是發物。從現代醫學視角上來考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 耦合現象

吃某種食物與某種疾病或不適先後或同步發生,兩者之間原本並不存在關聯更不是因果關係,但吃相關食物卻被當成疾病的原因,就如同我們常說的「雞司晨」並非雞打鳴把天叫亮一個道理。

很多民間概念都處於這種「雞司晨」邏輯,發物概念也不例外。

其中,無論什麼食物,最常被耦合的是傳染或感染性疾病。這是因為,發物是一個古老的概念,而人類歷史上最多的、給人類造成最深重災難和死亡的首推感染性疾病。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社會經濟、醫學高度發展的新世紀。

2000年召開的第5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宣布,1998年慢性非傳染性病造成全球60%死亡(3170萬),同時帶來43%的疾病負擔,總體上首次超過傳染病成為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大會通過了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病全球策略,鼓勵各成員國致力於慢性非傳染性病。

就是說,直到進入21世紀,感染性疾病才退居人類健康威脅的次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疾病譜的改變。

即便如此,前不久發布的全球疾病和危險因素負擔2016年報告顯示,下呼吸道感染和腹瀉仍高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和第5位,而在WHO發布的首份全球疾病負擔,即1990報告中,這兩中感染性疾病佔據死亡原因的前兩位。

在我國,直到上世紀70年代,營養不良仍是國民身體狀況的主基調,全國尤其是農村地區公共衛生設施極端落後,甚至抗生素都異常短缺。在農村,很多感染性疾病因為得不到抗生素治療而出現敗血症甚至死亡。

當然,由於人體自身免疫機制的存在,感染性疾病並不一定會造成死亡,卻帶來巨大痛苦和殘疾。其中,最常見的感染是外傷或手術後傷口的感染。

在人類更早的歷史上,尤其是抗生素被發明和使用前,有時候,非常小的創傷,哪怕是手指被一根草刺破,都有可能發生感染,甚至敗血症和死亡。

比如,白求恩,自己身為外科大夫,僅僅因為手指割破感染,就倒在了青黴素被批量生產之前的1939年。

由此,不難想見,民間對感染性疾病的恐懼和擔憂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尤其是在不明感染原因、機制和防治辦法的情況下,老百姓只有將原因歸咎於他們自己認為的原因,首當其衝的替罪羊自然是食物,畢竟「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信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另一種經常耦合的疾病是過敏性疾病。我們知道,過敏性疾病與身體免疫系統有關,由免疫系統對外源性物質和自身組織發生「變態反應」激發。其中,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的確經常作為過敏原誘發過敏反應,但是這種「反右鬥爭」也非常容易被擴大化,很多無辜的食物被當成替罪羊。

相同的邏輯,在出現疾病或不適時,人們往往最常從進食的食物找原因,認為是「吃壞的」,因此很多食物都有可能耦合成發物。

可能,大部分發物應該這樣產生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各地、不同人所認為的發物差距是如此之大的原因。

2. 的確可以引發過敏的食物

食物過敏應該是很多食物認為是發物的真實的機制之一。

食物過敏可以引發系列癥狀,其中包括皮膚黏膜充血、紅腫,以及腹瀉等典型發炎表現,因此,引發過敏的食物自然經常被認為是發物。食物過敏非常常見,我國尚缺乏具體的發病率數字,很多食物過敏被當成發物現象或上火。

在歐美,食物過敏備受政府和民眾關注,專業機構的研究也自然非常深入。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感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報告,食物過敏可以影響到美國5%的兒童和4%的成年人。

食物過敏不僅高發,而且有時可以引發致命性嚴重反應,包括誘發肺內支氣管痙攣氣道通氣受限,嚴重低血壓和休克(過敏性休克),以及喉部腫脹窒息等。

為此,美國政府還於2004年通過了食物過敏標識與消費者保護法案,規定包括牛奶、蛋、魚(如,歐洲鱸魚、比目魚、鱈魚)、甲殼類貝類(如,螃蟹、龍蝦、蝦)、樹堅果(如,杏仁、核桃、山核桃)、花生、小麥、大豆等容易導致過敏的八類食物(占所有食物過敏的90%),以及由這些食物作為原料製成的食品都必須在食品包裝上做出明確過敏源標識。

3. 導致食源性疾病的食物

包括含病原體、天然毒素、殺蟲劑和其他污染物的食物,也就是可能引發通常說的食物中毒的食物。

在過去,致病因素主要就是病原體,包括寄生蟲、細菌和病毒,以及天然毒素。

關於食物中毒人們都不陌生,但是有一種情況,可能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重視,就是寄生蟲感染,尤其是生食或者吃沒有完全熟透的水產品和污染的肉類。對於食源性疾病的食物的防治,關鍵就是注意食品衛生,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嬰幼兒和糖尿病患者。

4. 「刺激性」食物

何為「刺激性」,一直以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更缺乏細胞機制說明。近年來新的研究成果認為,「刺激性」就是可以激活傷害性感覺神經終端感受器產生疼痛等不適的情況。

實質上,這些物質或因素通過激活傷害性感受器,觸發神經源性炎症造成輕微或潛在的傷害性。

比如,研究已知,超過42℃的溫度、辣椒素、大蒜素、芥麻油、姜油、以及類胰蛋白酶(很多水果中含有,引發所謂「上火」)外,低於PH值<5.9的酸、高滲透壓、胡椒鹼、乙醇等,幾十、上百種因素都具有「刺激性」。

這種刺激性除了直接引發炎症外,還可以造成傷害敏感性升高。比如,健康的皮膚只有接觸到43℃甚至高的多的溫度才會產生傷害和疼痛,而已經被燙傷的創面,只需要30℃多一些,平常僅產生舒適溫暖感的刺激都會產生傷害性疼痛感覺。這些刺激因素的存在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應。

雖然這些刺激性引發的炎症多數並不具有持久性,造成實質性傷害,但是對於被「紅腫熱痛」嚇怕了人們來說,相關食物被當成發物絲毫都不奇怪。

綜上所述,被民間歸於發物的食物絕大多數其實並不會真的誘發疾病,對於疾病的恐懼和焦慮使得將發物概念和食物集合過度誇大,生活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需要忌口的食物,過分的擔心會縮減食譜的多樣性,不利於健康均衡飲食。

另一方面,某些食物、食物成分或污染成分,的確可以引發過敏,導致食源性疾病,或具有潛在傷害的刺激性。對於確定可以引發疾病或不適的食物,還是需要警惕,必要時及時就醫。

飲食安全無小事,但是不能訴諸於「發物」「上火」等民間模糊概念,而應該用科學來指導。

文章出處:百度知道日報(https://zhidao.baidu.com/daily)

原始鏈接:https://zhidao.baidu.com/daily/view?id=1304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黑色幽默的戰爭2
對於百草枯,沒那麼多好惋惜的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