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暑要點要知道,飲食注意需注意

防暑要點要知道,飲食注意需注意

山 葯 堂

《黃帝內經·熱論篇》中說,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故要適當出汗,以利陽氣布散。

《素問·刺志論》說:「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故夏季需要適當補氣補液,以保持正常生命運動。

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暑邪為陽邪。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水氣瀰漫,故暑邪致病,多挾濕邪為患。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癥狀外,常兼見身熱不揚、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滯癥狀。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屬暑邪兼挾濕邪而致,治療當配合化濕祛暑之法。

就飲食方面,具體而言,盛夏之際,可以適量多飲食——

西瓜

常溫服食佳。

補液解暑。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除煩利尿之功。《本經逢原》記載: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能解太陽、陽明中暍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為漢《傷寒論》方,有清熱生津,解渴除煩功)。

注意:西瓜性寒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者不可多食。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西瓜,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

乾薑

煎湯煮水佳。

溫陽祛寒。味辛,性熱。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之功。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等症。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由於夏季人們貪涼飲冷,在空調房,喜用瓜果、冷飲以解暑去熱,常導致肺、脾、胃受寒侵襲,傷其陽氣,所以常需用姜,暖肺溫胃,散寒健脾,護陽除濕,以矯正夏季貪涼之弊!

注意:乾薑性溫熱,辛燥,若已經為暑熱所傷,表現為一系列陽熱癥狀,如高熱、心煩、面赤、脈洪大等癥狀,實非所宜,反而會加重人體燥熱、失水。

綠豆

煎湯煮粥佳。

清熱解毒。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之功。治暑熱煩渴,水腫,瀉利,丹毒,癰腫等症。《開寶本草》曰:「主丹毒煩熱,風疹,熱氣奔豚,生研絞汁服。宜煮食,消腫下氣,壓熱解毒。」 用以暑天防暑降溫,解暑熱之毒邪,煎湯熱飲,效果極佳。

注意:綠豆性寒涼,素體陽虛、脾胃虛寒、泄瀉者慎食。《本草經疏》:脾胃虛寒滑泄者忌之。

熱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溶在熱茶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

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鐘後可使皮膚溫度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

注意:飲茶要講科學,飲茶不可過量,茶水以清淡適中為宜,慢慢品味。除綠茶外,也可用藿香、佩蘭、荷葉泡水作茶飲用。

防暑要點總攻略

清淡飲食,適當運動,為佳。

防暑熱,降溫補液為主。

要保護脾胃陽氣。

汗出避寒避風。《黃帝內經》講汗出當風傷脾。

防暑以預防為主,身體不適請及時就診,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藥堂 的精彩文章:

TAG:山藥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