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爆發!國產太行新型發動機產量暴增4倍:以後不用再看別人眼色

大爆發!國產太行新型發動機產量暴增4倍:以後不用再看別人眼色

6月21日,第十三屆重慶高交會暨第九屆國際軍博會在重慶開幕。首次參展的中航發展台展示了大量先進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等重點產品,記者並詳細了解了中航發軍民用技術實力及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進情況。據悉,此次展出了我國大型幹線客機專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AEF100發動機、渦軸-16發動機、AES80發動機、渦槳-9發動機、QD70輕型燃氣輪機、AEG100燃氣輪機等一系列產品,此外,中航發還現場展出了石墨烯材料、單晶渦輪空心葉片、高壓渦輪盤、整體葉盤等產品實物,展示了我國航空發動機從材料研製到關鍵部件設計製造等全方位技術突破。據了解,隨著我國新一代渦扇-10B和渦扇-10C發動機在大量使用新型部件技術後,渦扇-10「太行」發動機在精益製造和大批量生產中獲得新突破,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在高精尖裝配技術上也有了長足進步,渦扇-10發動機產量獲得較大提升,將達到過去的四倍多。

AEF100先進渦扇發動機

我空軍的新一代戰機正在逐漸開始換裝國產的先進發動機,其中不但包括了和歐美目前裝備的發動機技術基本相當的渦扇10、渦扇20型和渦扇13型發動機,也包括了才有了大量第四代渦扇技術的渦扇15和渦扇19發動機。後兩者是為了第五代戰機研發的先進發動機,推重比達到了10以上,推力也達到了同樣的水準,就這一點而言,我軍在發動機技術上至於開始接近歐美的水平,將差距拉近到了20年以內。實際上,就我國發動機技術專家王光秋的消息,我國在發動機技術上頻頻受到西方國家卡脖子,就目前而言,西方想我們開發的發動機還是上一代的技術,甚至達不到目前開發的水準。

AES80先進渦軸發動機

發動機的基礎無非在於兩點,即結構和材料,這兩點是制約發動機技術的最基礎項目,首先就是在材料上,西方國家對我方發動機上的材料限制一直頗為牢固,例如咋子葉片上,最高只允許出口達到1600K耐熱能力的材料,這種材料只能用來生產第二代和第三代早期的渦扇發動機,即推重比6到7一級,推力在10噸左右的發動機。而實際上我空軍現在裝備的發動機都已經是推重比8到9一級,推力達到13噸以上的新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對於材料方面的要求非常苛刻,尤其是在葉片耐熱的需求上,更是要求能承受1700K以上的渦前溫度,我空軍的渦扇10發動機的渦前溫度高達1750K以上,這個溫度和AL31FN、F110和F100基本上處於同一水準。

而第四代發動機的推重比更是要達到10到11一級,推力則需要在16噸以上,這種發動機對於耐熱度的要求極高,例如F119發動機的渦前溫度就達到了1970K,約合1750度左右,比西方國家允許想我國出口的材料耐熱度高了足足近400度,基本上是兩代的差距,而我軍的渦扇15發動機自然也會採用這種超強耐熱材料,否則根本無法支撐推重比10,推力在17噸以上的渦扇15發動機。

而除了發動機方面的制約以外,在其他方面的限制也不少,在合成纖維方面,我國之前最多只能獲得T800級,只有在我國的T1000級纖維開始大批量生產以後,歐美才放開了T1000的出口限制,除了發動機材料、合成纖維以外,高空實驗設備、高性能樹脂和複合材料都禁止出口,這也迫使了我國在發動機的研發上必須嚴格依靠自主研發,不能藉助任何國家的幫助,即使是AL31這款發動機,我國也僅僅借鑒了其中一部分技術,渦扇10就是在F110和AL31的基礎上,結合其優點從而自主研發的一款先進發動機。在發動機技術上,我軍的技術已經開始逐漸追趕歐美,而隨著新一代發動機的大批量製造以及下一代發動機的研發,我軍完全能在發動機技術上接近甚至超過歐美的水準,從而研製出更先進的戰鬥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強反隱身國家不是我們:美一技術可輕鬆發現B2轟炸機
國產新一代155毫米口徑卡車炮首次曝光:世界最強炮兵火力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