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商業銀行的區塊鏈業務藍圖

德國商業銀行的區塊鏈業務藍圖

隨著大量區塊鏈公司爭奪行業龍頭的地位,銀行在挑選區塊鏈潛力股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的壓力。畢竟,除去網路的效應,這些優勢可能就不會這麼大了。

雖然類似看法可能比較傳統,但德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德國商業銀行股份公司選擇採取不同的策略--並不是僅選擇一個建立概念驗證的協議,而是選擇五個。

幾年前,在德國商業銀行將BigChainDB添加到其開發流程前,其系統的建立基於MultiChain。從那時起,德國商業銀行陸續加入了三個聯盟:Hyperledger、R3和本周公布的the 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

但是該策略並不是要建立廣泛的知識基礎或「對沖賭注」,也不是採用散射方法假設,即工作的平台越多,選擇「正確」平台的可能性越大。

相反,據該公司稱,這是基於公司始終堅信,區塊鏈的未來是相互關聯的。

正如德國商業銀行區塊鏈實驗室的共同創始人Paul Kammerer告訴CoinDesk的那樣:「我們堅信,不會僅出現單一的區塊鏈解決方案,而會產生多種區塊鏈解決方案,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使這些區塊鏈互相連接。」

鑒於供應鏈、跨境支付和其他方面相互關聯越來越頻繁的使用案例,這種多元化方法的優勢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是隨著技術發展和相關測試變得協作性更強之後。

例如,德國商業銀行作為歐洲最大的貿易融資機構之一,參與了兩項以貿易融資為重點的區塊鏈概念驗證--基於Hyperledger Fabric的Batavia平台和基於R3 Corda的Marco Polo平台。

但該銀行並未將這種選擇多平台的方法看作是白費力氣,而是將其看作對未來的投資及對德國商業銀行專業技術的擴大和加強。

採取閉環策略

但是,這種廣泛開發區塊鏈網路的方式並不是德國商業銀行與一般企業在區塊鏈網路實踐探索上相區別的唯一方面。

儘管同時開發多個協議的成本很高,但德國商業銀行很早就做出決定,要開發內部平台。

德國商業銀行發展和戰略主管J?rg Hessenmüller解釋到:「僅有一群平台顧問告訴我們區塊鏈上最新的技術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擁有自己的平台才能很好的參與到技術發展中。」

該公司的區塊鏈實驗室擁有23名開發人員,比幾年前增加了5人,並且還在繼續招募人才,目前實驗室正試圖在其多個平台中添加新的協議。

根據Kammerer的說法,選擇哪個平台添加協議取決於使用案例。一些標準包括:許可限制、共識機制、可擴展性、能否開發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程度及其他參與特定用例的使用者。

「沒有一個區塊鏈技術頂尖到適合所有未來的使用情況。」他解釋說。 「我們以一個具體的使用案例為參考,並為此尋求最好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德國商業銀行通常希望在任何特定時間都可以隨時使用10個活動用例,Hammerer繼續說道,他的團隊正在開發的區塊鏈清單反映了這些需求。

「最大的挑戰,」他說,「是接受有關特定技術平台的培訓。」

例如,為了加深對Corda的了解,該公司甚至將開發人員嵌入R3的開源Corda團隊。

更廣闊的網路

銀行業界中,雖然德國商業銀行可能在區塊鏈問題上特立獨行,但其仍希望確保所選擇的技術不僅能夠將其與其他金融機構連接起來,而且某一天還能與各個行業的企業建立聯繫。

這一使命反映在其加入EEA的決定中。 EEA成立於2017年初,由500多家創業公司、金融機構、大型企業、大學、公共機構甚至中央銀行組成,旨在為以太坊協議的商業應用開發標準協議和其他工具。

EEA的目標不是專註於區塊鏈在特定行業的應用,而是支持各種行業和用例的特定區塊鏈私有版本的開發和互連。

「例如,雖然Corda是為滿足金融服務行業的需求而構建的,但我們需要找到更多能夠滿足跨行業協作的解決方案,例如企業以太坊聯盟,」Kammerer解釋說,並補充道:「我們一起加強了跨行業合作。」

這種合作甚至延展到中央銀行加密貨幣的概念,即使這種可能導致擺脫媒介的技術通常被視為對大多數商業銀行存在威脅。

然而,Hessenmüller對他的觀點坦誠相對,並且大體上可以說是德國商業銀行對此的開放態度。

他認為,區塊鏈上的中央銀行資金不僅是一個可能導致的結果,而且是使區塊鏈應用程序對所有相關人員更有用的重要缺失因素。

對此,Hessenmüller表示:

「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由中央銀行支持和控制的貨幣轉賬。這項技術不會在明天實現,但多家中央銀行正在認真研究這個問題,這可能使整個行業發生巨大的變化。」

來源:Coindes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