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們見到她時哭成一團,她說「知足了」

孩子們見到她時哭成一團,她說「知足了」

1983年至2002年

全國有近400萬

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畢業生

選擇上了中等師範學校

從畢業那天起

一直堅守在偏僻荒涼的鄉村中小學

默默無聞的他們

把知識的薪火化作蒲公英的種子

灑遍中國最貧瘠的土地

用溫暖的愛

鑄就了中國教育事業的基石

讓寂寞的鄉野從此生生不息

現在

他們雖然大多已是雙鬢銀髮、滿臉滄桑

卻依然是教育事業的中流砥柱

譚雪菲就是這個群體當中的一員。

譚雪菲是遼寧省北票市北塔鎮中心小學教導主任,忽然有一天,校長找她談話,說中心小學下伸教學點牛家店村小一名老師調到政府部門工作,讓她去當班主任,她二話沒說,扛起背包就到了牛家店村小學……

譚雪菲出生在遼寧朝陽農村, 12歲那年,父親去世,姊妹兄弟6人和母親相依為命。七八歲的時候,她就開始去離家很遠的礦山拾煤塊、撿破爛賣錢貼補家用。為了能上學,她剛剛能拿動鎬頭的時候,就上山挖藥材。為了供小弟弟讀書,譚雪菲直到10歲才上學,苦難的童年,造就了譚雪菲不服輸的性格,學習成績一直是班級第一名。雖然由於家庭困難,幾次輟學打工,她還是在1990年考入了朝陽市第一師範學校。

在校4年時間,除了穿校服,她只買過一件7元錢的小衫。東北的冬天很冷,四個冬天,她的校服裡面只有這件小衫禦寒。4年讀書,她不但沒和家裡要一分錢,還從自己的助學金里省下幾百元錢帶回了家。

1994年畢業後的24年間,譚雪菲一直在距離市區120多華里大山深處的村小教學。雖然在村小工作,教學條件簡陋,但是她任教班級的各項成績一直是北票市幾百個平行班級的前幾名。

24年來,譚雪菲每天都會提前1個小時到校,冬天點著鐵爐子,孩子們來了屋子已經暖暖乎乎;夏天,她打開窗子,開始搞衛生,孩子們來了屋子裡清清爽爽。

農村農忙的時候,孩子們周六、周日就沒有人管理。從小在農村長大的譚雪菲非常理解家長們的難處,就在假期義務帶孩子。孩子們除了學習課程,她還給他們講中外名著,讓孩子們在課堂學習之外,打開另一扇窗。為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她經常用自己的工資給孩子們買食品和學慣用具以資鼓勵。

農村小學半數左右的孩子是留守兒童,有一部分還是單親留守兒童。譚雪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用愛去溫暖每一個孩子。她說自己這些年從來沒有打過一個孩子,最多就是把自己氣哭了,孩子們也陪著她一起哭。直到如今,譚雪菲還記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和性格,見面還是會像媽媽一樣囑咐學生:你開車要注意安全,從小就毛毛糙糙的。「知足了,孩子們至今也都念著我」,譚雪菲說,每當逢年過節,孩子們都忘不了給自己送來祝福。

農村小學留不住人才,加之北塔鎮地處偏僻,教師變動頻繁,所以多年來,她一直充當教學「救火員」的角色,甚至一次次被「降級使用」。2017年初,勿蘇吐嚕小學3年級班主任調走了,譚雪菲接手了這個換了三任班主任的班級。這個學校離家11公里,她每天還是提前一個小時到校。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班級各項成績都在穩步上升。2017年暑期全市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測中,她任教的班級總成績獲得全市第三名。今年4月,牛家店村小一名年輕班主任調走,譚雪菲再次臨危受命,回到她曾經當校長的村小,做了一名2年級班主任。

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來到了牛家店村小,她還是惦記著勿蘇吐嚕小學3年級的學生們。畢業前夕,她再次來到勿蘇吐嚕小學,利用午休時間看望孩子們。她一走進班級,孩子們先是一愣,然後迅速跑上來,抱住譚雪菲老師哭成一片。

「老師,你回來吧,我們想你。」孩子們哭著說,譚雪菲流著眼淚把她精心挑選的禮物——英雄牌鋼筆送給每位孩子。

譚雪菲的兒子今年參加了高考

她說

她當然希望兒子考上大學

但她更希望

所有她教過的孩子都走出大山

有一個美好的前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簡直是謀殺!等車乘客被人一腳踹下站台,剛好車進站……
英國間諜被迫走到台前「自亮絕活」 英媒:脫歐鬧的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