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發布地震預測圖 首都圈發生概率85%

日本發布地震預測圖 首都圈發生概率85%

導語

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26日公布了2018年「全國地震動預測地圖」,這一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內在日本全國各地發生6弱震度(日本標準)以上地震的概率。

中青在線北京6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26日公布了2018年「全國地震動預測地圖」,這一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內在日本全國各地發生6弱震度(日本標準)以上地震的概率。其中,位於首都圈內的千葉市發生6級弱以上地震的概率為85%,為全國最高。橫濱市和櫪木縣的水戶市位列其後,概率分別為82%和81%。以上各地被認為是易發生相模海槽大地震和直擊東京周邊的首都直下型地震的危險地區。在其餘幾個危險地區,如易發生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太平洋沿岸,靜岡市概率為70%,高知市為75%。日本南海海槽預計每間隔100年至150年發生一次大地震,目前距離預測期已過去一年,靜岡市和高知市正好位於震源區域附近,均比去年的預測上升了一個百分點。預計近海將發生大地震的北海道東部地區的概率也大幅上升,其中根室市從63%升至78%,釧路市從47%升至69%。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每年發布一次日本各地發生大地震的概率。以上各地區均維持著地震高發生概率,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認為,「沒有一處地點發生震度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為零」。

不同於矩震級或里氏地震規模以一個數字描述地震的整體規模,日本氣象廳自1884年開始以「震度」來描述地球上某一點所受的搖晃程度(即中文的地震烈度),每個地點測得的震級都可以不同。目前使用的是1996年修改的新的標準,即將震度劃分為0、1、2、3、4、5弱、5強、6弱、6強、7,共10個等級。

人們通常對震度0沒有感覺;震度1至震度3可以感知但對人沒有危害;而震度4以上的搖晃會給人帶來危險;震度6弱可使人站立困難,無固定的傢具大部分會移位倒塌,門難以打開,窗、牆易發生破損,抗震性較差的木結構建築可能大量倒塌;震度7則達到毀滅程度。日本氣象廳觀測的近5次「震度7」,包括1995年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以及2016年熊本地震的前震和主震。

今年6月18日發生的大阪地震達到的震度為6弱(地震規模推算為里氏6.1級)。地震共導致5人死亡、300多人受傷,當地交通系統一時癱瘓,約400萬人出行受到影響,17萬多戶居民家庭暫停供水,11萬多戶中斷供氣,多處民房及公共設施被損壞,企業生產及物流受到嚴重影響。

原文載於《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

微信編輯 向鴻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國際24時區 的精彩文章:

時事|「世紀項目」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

TAG:中青國際24時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