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生活不是偶像劇,哪有那麼多的「主角光環」?

生活不是偶像劇,哪有那麼多的「主角光環」?

坦白講,「不能變平庸」這個想法本身就挺平庸的。

本文由豆瓣用戶@猴猴小姐愛土土 授權發布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幻想,希望自己化身成為影視劇里的主角,相信自己「此生註定不平凡」,是萬千人中被選中的那一個。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故,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只要握緊小拳頭對自己高呼一聲「加油」,就有有人從天而降幫自己掃平一切;不需要有任何技能加身,只要是傻白甜出門摔個跤,就會360度旋轉遇上霸道總裁一見鍾情;被仇人追殺最後一定會得救,跳懸崖也一定會得到絕世武功秘籍,哪怕是一招不慎穿越,也一定會因為背一首唐詩唱一首歌曲而被驚為天人,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你瞧,哪怕所有故事的套路都是一樣的,但我們還是願意在某一個瞬間,將自己代入進去,去暢想,渺小如此的自己,一定是生而不凡的。

相信我,這不僅僅是粉絲才會有的頭腦想像,歸根結底是為了渴望實現突破卻又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可得」中間進行的拉扯。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呀!強調的是「逆襲」,渴望的是「崛起」,應該不會有人願意在自己身上的貼上一個「平庸」的標籤。就像是這些年娛樂圈裡流行的「人設」,要新奇要特別要有關注度,總而言之,要有自己的標籤而且千萬不能和別人撞車。畢竟所有人的內心潛台詞都是:生活已經如此艱難,為什麼還要「泯然眾人」?

都說誰的青春不迷茫,可是捫心自問,我們迷茫的真的只有青春嗎?我們每天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拚命向前跑,怕自己活的不夠好,更怕別人比自己好。一邊相信自己此生註定不平凡,一邊又被生活和現實拉扯渴望不平凡而不得,所以我們才有煩惱,會焦慮。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總妄想控制我們控制不了的東西,卻不願對我們能夠控制的東西擔負起責任。

焦慮的本質是失控,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在逃避平庸的這條路上,失控了。

逃避了這麼久,我們究竟如何判斷什麼是真正的平庸?往往我們都是從它對應的反義詞來尋找答案:奮鬥、獨特、理想、閃閃發光……這些含義,一半指向生活態度,另一半指向自我標籤。於是,不知不覺我們開始對「不平庸」這件事情越來越渴望和嚮往。可是我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所謂的「不平庸」就像是我們探討一件事情的意義,對於不同人對於不同的事,答案遠遠不止一個。

「永遠不要對你沒有做過的事情說沒意義。」

——袁朗《士兵突擊》

《士兵突擊》劇照

2007年的一部《士兵突擊》猶如橫空出世,不僅教會了我們一個詞叫「鈍感力」,其實他更大的價值在於教會了我們一個詞叫「成長」,不是主角披荊斬棘升級打怪,而是用形形色色不同價值觀卻立得住的角色告訴我們,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偉大。生活沒有那麼多想當然的意義,我們需要去嘗試,才知道味道。

尤其這一句:不要對沒有做過的事情說沒意義。但大部分的我們太過於擅長在生活中「價值先行」,我們不自覺地把生活分成了兩種:一種是獨特、有趣、宏大的,而另一種是平庸無奇的。前一種是成功的,而後一種是失敗的。只有前一種人生才值得過,後一種人生不值得過。然後我們帶著這樣的定義和框架生活,區別出了什麼叫平庸什麼叫不凡。

於是我們特別容易相信現在的生活不算,未來和遠方才算;也容易相信生活中存在這樣一條線,線的兩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也許它們真實的差距只有月薪5000元還是月薪7000元、買的房子距市中心40千米還是30千米、當搬磚工還是當泥瓦匠那麼大,但在想像中,這種差距被擴大到泯於眾人還是萬眾敬仰、騎電瓶車還是開法拉利、看《新聞聯播》還是上《新聞聯播》。於是我們就在這樣的拉扯中痛苦,糾結,沒有安全感,渴望控制卻往往不得其道。

「多看看自己生活中好的一面吧,否則我們永遠有羨慕不完的別人的人生。」

——程又青《我可能不會愛你》

《我可能不會愛你》劇照

這是當年大火的台劇中無比真實而犀利的台詞。其實就是這樣,我們拚命去看別人眼前的亮,卻忽視了自己身上的光。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他們好像沒有瑣碎的煩惱和面對選擇的迷茫。永遠華服加身,生活中既有詩意也有遠方,但這何嘗不像「朋友圈」裡面的生活,你看到的不過只是我想展示的,窺一斑何以知全貌?

就像我們總有對別處生活的想像。可能有錢的生活就是比沒錢的生活好,未來的生活就是比現在的生活好,別人的生活就是比我們的生活好。可對個人來說,無論現在有錢沒錢、正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跟誰結婚,你都只有一種生活,那就是你現在正在過的生活。別的生活只存在幻想中,無論它是好是壞、平庸不平庸,都沒什麼意義。

換言之,每個人的出生不同,家庭不同,教育不同甚至是血型、星座和塔羅牌都不同,為什麼一定要過同一種人生?世界已經如此多樣,為何價值判斷的標準單一無味到只有一種?

所謂出身、教育,甚至是運氣,這些都是不再我們控制範圍之內的東西,而我們偏偏對這些抱著深深的執念,認為是它們在無形中扭轉了乾坤,卻忽略了我們真正握在手裡的東西。

「我們拼盡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這幾乎已經是毛姆最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言。但是太多時候我們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最後半句,卻忽略了導致我們失控的原因,其實我們真正可以控制的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部分——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們是否真的在「拼盡全力」,過自己的這份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

學會接受平庸,並不意味著從此自暴自棄,自我放逐,從來都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沒有絕望,也沒有放棄努力,反而是踏踏實實地回到生活地本身。

不會通過幻想自己是故事中被選中地主角,享受點石成金地金手指,也不會因為沒能驚天動地、光芒萬丈而自怨自艾,踏踏實實從簡單的事做起,不虛度一生。

接受平庸在某種意義上也意味著接納自己。因為完美地都是假象,不完美地才是人生。就像我們給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地蘋果,但上帝咬我們地同時也會附送一個吻痕。

* * *

陳海賢(動機在杭州)老師,作為一個國內知名地心理學諮詢師,他的文字和觀點一直被稱為「有溫度的心理學」。有時候他從來不向我們許諾「這條道路的終點是什麼」,而是願意承認:「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走,我們在各自的道路上,一起走走看」。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被陪伴的感覺,這勝於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

他說:「真正的進步不是焦慮地自我懷疑,而是平靜地自我接納;不是被對自己的不滿驅趕著,而是被美好的目標吸引著。真正的進步都不那麼著急,我們默默耕種,耐心等著它開花結果,相信成長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他還說:「接納自我的本質是捨棄,而不是追求。捨棄我們對生活的過度控制,捨棄我們想要成為「完美自我」的想法,捨棄我們對「完美世界」的執念。我們需要「接納自我」並不是因為它有什麼樣的好處,而是因為缺陷就是我們生存的事實。」

這一次,他帶著《控制力幻象——焦慮感背後的心理覺察》作客豆瓣時間,和我們一起分享我們之所以痛苦、迷茫以至糾結背後所隱藏的心理察覺和深層次探索。

生活從你「接受平庸」的那一刻起,豁然開朗!

《控制力幻象——焦慮感背後的心理覺察》系列音頻專欄

已在豆瓣時間上線

一次性get全部13期

僅需39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進入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早發車 的精彩文章:

尬聊:訊飛輸入法宣布用戶突破6億,市場佔有率僅有8.7%
為什麼你家女朋友不愛和你打KISS?

TAG:科技早發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