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非虛構旅行敘事:重構人與大地的互動關係

非虛構旅行敘事:重構人與大地的互動關係

編者按

【讀書記】是孫小榮·工作室成員的讀書筆記精選。工作室以「一月一書一評」(即每月共讀一本好書各寫一篇書評)的方式,開拓視野,吸取經驗,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工作室成員每月所撰寫書評擇優在「小榮說」發表,與讀者分享,同時,也歡迎讀過書評所評圖書的讀者撰寫書評投稿、分享。

本期推薦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此刻,拿在手上的是一本收錄了美國51位在非虛構敘事上最有經驗的名家提供的從業指南——《哈佛非虛構寫作課》。如果你是新聞、電視、廣播、紀錄片從事者或是自由撰稿人,或許它早就出現在你孤獨的書桌上,隨時待命。

而如果你僅僅是作為一名普通讀者,其實,「非虛構」敘事也並不陌生,它恰好來源於我們所處的這個複雜的信息世界,是對日常事件的整理歸類並進行專門解讀。只不過當它出現在前者的筆下時,卻將這一過程變成旅程,引領讀者走進一個真實的卻不那麼為人所知的世界另一面。

非虛構題裁被認為是「精耕細作的深度作品」,像紙質書一樣,需要經過時間的打磨以及作者的勇氣、耐心、謙卑、博學、執著、智慧和感受力,這些元素似乎和當下如脫韁野馬般狂奔的意識流背道而馳。

在互聯網信息的饕餮盛宴中,雞湯文、成功學為了適應即時的碎片化消費而被過度包裝漸成主菜,主宰著食客的胃口,眼界,甚至手指。

只是,這種狂歡之下其實是一群人的孤單,來自互聯網快節奏的傳播、多元化的受眾、注意力市場的爭搶猶如亂花漸欲迷人眼般時尚標籤,造成大眾對速食文化的過分依賴,只有當塵埃落定時,代表著深層次的思考和發掘呈現新聞的深度含義才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滋養來源於大眾對未知的探索和故事的精彩講述。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講的就是51位非虛構作家關於怎樣講好故事的教課書。至於「人類為什麼需要故事」這個問題,《西雅圖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亞力克斯·蒂松保持清醒並為讀者揭開謎底:「故事讓我們的經驗成形,讓我們得以不至於瞎著眼走過人生的旅途。沒有故事,所有發生了的事情都會四處飄散,彼此之間毫無差別,沒有任何東西會有意義。因此,無論什麼時代,什麼人對故事的需求都是永久存在的。當然,這對於旅行敘事而言,同樣適用。

在本書非虛構流派細分篇章中,美國國家圖書獎作家亞當·霍克希爾德認為遊記這種題材並不簡單,我們通常所見的是「平行於內在旅程的地理學上的旅行」,「但是最有趣的旅行和游輪公司及餐廳無關,它需要你進入你自己世界以外的世界。」他為「遊記」下了如此定義——內在和外在的旅程

作為一位美國作家,很難說,亞當·霍克希爾德對遊記的詮釋不是來源於美國行旅敘事體系下的文學創作。為什麼稱之為「行旅」,在英語中的翻譯是「travel」,源於法語中的travail,意思是「艱辛,艱苦的勞動」。對於行旅這個動作本身而言,不僅包括了從一個空間向另一個遙遠空間的移動,也包含要經歷的艱苦跋涉過程。

因此,作為一個由行旅者、探險者發現以及由殖民主義者和移民建立起來的國度,美國與行旅之間的聯繫渾然天成,其中美國66號公路作為一種象徵,甚至成為通向「美國夢」的意向寫照。

20世紀上半葉美國最重要的陸路交通命脈——66號公路,書寫出一部美國西進運動開疆擴土的遷徙奮鬥史。關於它的故事往往伴隨著美國文化被傳播到全世界,這裡是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一路奔跑孤身穿越美國最讓人不能釋懷的那條路;也是50年代傑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大部分故事發生的場景所在,被公認為60年代嬉皮士運動的經典,影響了一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而「在路上」的狀態,成為公路旅行文化的「教科書」,讓遊客們堅信穿越66號公路是認識美國最獨特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旅行儀式。

或許正是受到美國歷史,現實和地域文化共同造就的行旅敘事影響,亞當·霍克希爾德才認為無論是作為作者還是讀者,我們都應該尋找外在旅程能夠反映內在旅程的方法。這不僅是優秀遊記的意義,也是生活本身的意義。」

事實上,無論是美國行旅敘事的範式還是現代旅遊包含的豐富信息,講故事的根基始終未發生變化,因為過去要進入未來,所以故事得以延續。也正因如此,「旅」和「行」有了更深層內涵,總是不自覺的被升華到一種追尋生命的高度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表達。

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請不要忽略,其實行萬里路的基礎之上是讀過萬卷書,只有兩樣兼備,才能稱為「知行合一」。由於中國歷史和文人騷客生活的獨特性,以 「報國求仕」、「漂泊逃遁」、「科學考察」和「求法朝聖」等為代表的行旅貫穿於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始終,也為其敘事風格打上深深烙印。「旅遊詩詞」恐怕是中國最早的遊記範本。而像李白、杜甫、謝靈運、徐霞客、玄奘等算的上是中國最早踐行「知行合一」的古代旅行家。

對於中國古代詩人而言,他們通過寫作與行走的大地發生親密接觸,例如,李白為求仕渴望被慧眼識英雄,遊歷過荊楚、吳越、三峽、齊魯、嵩岳、京都等地,遍行大半個中國。

《早發白帝城》、《獨坐敬山亭》、《望天門山》等一系列為人所知的詩句皆出自遊歷時期,有人統計過李白的詩文,綜其一生,他遊歷過18個地方,總共到過206州縣,登過80多座山,遊覽過60多條江河川溪和20多個湖潭。如今,他每一首幾乎都成為詮釋地方特色的故事賣點,而他的漫遊路線更是被現代旅遊開發為文化之旅。

縱覽中國古代旅遊詩詞大觀,既有描繪山川河流的山水詩,如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連天向天橫」的天姥山,也有寧靜致遠的田園詩,如陶淵明「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還有描繪邊境風光和軍民生活的邊塞詩,如岑參「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以及傷春懷古的詠史詩,如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中國旅遊詩詞的最大特點不僅在於描述景緻之美,更多是在托物言志,寓理於景,呈現出寫景與走心的天人合一境界。所謂「內在和外在的旅程關係」是中國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探索的哲學思辨。

然後從中國旅遊發展現狀看,中國古代旅遊敘事的能力似乎被當下潮流中奔涌的遊客,急躁的市場,刺激人心的數據打斷了。僅看中國獨特的「四老資源」,老天爺給的自然資源充斥著各種體驗型項目,因缺少和諧美被破壞了形與神;老祖宗留下的人文資源被推倒重建,新的景觀讓古典審美風格蕩然無存;老百姓熱衷的民俗資源被浪費拋棄直至落寞;以及老前輩的紅色資源流於形式,嘩眾取寵。

循著諸多亂象,我們發現最終的解答都直指一個出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通過旅遊敘事來理解自身生活的意義和指向,來理解他人的行為和實踐的,故事讓這段旅程更加完整,它穿越歷史而來浩浩蕩蕩不該被輕易打斷,它是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呈現出強勢或柔軟的人文觀照。

無論是城市抑或鄉村,旅遊是一個地方試圖對外界講故事的載體。北京講述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皇權文化和古代建築文化的故事;到了西安,這裡是舉世聞名的四大古都之一,上演著朝代更迭,興衰如日月轉移的歷史滄桑故事;烏鎮描述的一個千年古鎮從江南的詩情畫意到互聯網的時代激蕩;西藏則是一個走到消失地平線的朝聖者尋找天地宇宙的故事。

在中國鄉村,故事又變成了「看得見山、忘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情感訴求。當故事與旅遊品牌結合,便成為代表地域形象營銷的試金石。

新媒體時代下,旅遊故事體系被重建。自媒體的崛起讓更多旅行敘事以私人化情感表達進入公共情境,與官方、學者、獨立撰稿人的旅行內容互為補充,故事的描述更加立體和豐富,甚至因為草根群體的介入變得深入民間和富於生動表情。

類似「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輕量型的敘事態度卻引發了地震般的轟動,讓人們對旅行有了一次被「喚醒」的認識,很多旅遊品牌借勢而上,將這一敘事角度提升到旅遊知名度的打造和發掘商業價值,形成了高效傳播力。

旅行敘事重構了人與大地的互動關係,賦予受眾獨特想像,即通過敘事來理解旅行目的地的文化精神和居民生活,以及旅行者通過提供所見所聞中流露出真實體驗和價值傳遞,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當地生活,重塑文化認同,以致完成城市形象傳播與提升的作用。這可能是在這個不完滿的世界上我們作為人可以講故事的原因之一。

「我想讓你和我一起動身。」這是《哈佛非虛構協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一書中,第一堂寫作課「故事之重」的開篇之句,而我們對於旅行故事的探尋才剛剛開始。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作者:【美】馬克?克雷默 、 溫迪?考爾

譯者:王宇光

版本:中國文史出版社第1版 (2015年12月1日)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將好一個故事》

內容簡介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 怎樣講好一個故事》是由全球久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集聚全美傑出新聞記者和非虛構作者,分享他們獨到的創作經驗。該書涵蓋各個方面,從尋找一個好的主題、搭建故事的敘事結構、塑造作品品質,到撰寫和出版你的首本書,是新聞、電視、廣播、紀錄片等從業人員,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讀參考。

岑梅玲子

小榮說執行主編

文旅產業研究員

特別說明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小榮說」所發文稿除特別標註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為「孫小榮·工作室」原創稿,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出處。

「小榮說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國旅遊的變革力量》、《中國旅遊「515戰略」系列訪談錄》和《中國旅遊營銷的新價值時代》,聚焦中國旅遊產業創新發展變革,以媒體視角對旅遊產業進行系統解讀,新觀點講述中國旅遊轉型故事,新視角研究中國旅遊品牌營銷,新筆法批判中國旅遊困境與出路。新華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京東、噹噹、亞馬遜等有售。

小榮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榮說 的精彩文章:

TAG:小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