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7的發展經驗:進氣口設計影響雷達安裝

殲7的發展經驗:進氣口設計影響雷達安裝

大家都知道,如果不計入殲-7III和殲-7D的話,我國「正統」殲-7系列戰鬥機的始祖都是米格-21F-13戰鬥機(殲-7III/殲-7D測繪仿製的是米格-21MF),因此也就繼承了早期米格-21小直徑進氣口設計,這為日後加裝雷達製造了嚴重困難。

殲-7採用典型的帶中心錐體的兩波系外衝壓式可調式超音速機頭進氣口,而不是殲-5和殲-6戰鬥機採用的亞音速機頭進氣口,因此殲-7的進氣口內已經看不到了固定式中央隔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可前後移動的椎體。

這個椎體就是激波錐,其作用一個是調節進氣口截面積,另一個是在超音速下產生激波,把進氣減速到亞音速,以較簡單的機械結構達到了較好的設計效果。

先來看第一個作用。戰鬥機在亞音速和超音速狀態下對進氣的需求是不同的,在速度超過音速之後,由於進氣道對進氣的增壓作用逐步加強,導致發動機進氣量逐漸增加,當速度超過1.5馬赫之後,進氣道的進氣量就遠超發動機需要,此時就需要減少進氣,否則會導致發動機失速、喘振或停車。因此超音速進氣道的特徵之一就是進氣口截面積可調,在所有速度範圍內都能保證發動機的穩定進氣。

殲-7戰鬥機的激波錐由調節錐、導筒和作動筒組成,椎體分成35度和50度兩級錐角,內部安裝雷達測距器天線。激波錐可在進氣口內前後移動,最大行程200毫米,以此實現來調節進氣口截面積,達到控制進氣流量的目的。早期型殲-7的激波錐為三級可調式,在速度小於1.5馬赫時激波錐保持收進位置,錐體前端僅伸出進氣口60毫米。當速度達到1.5馬赫時,激波錐前伸到中間位置。當速度超過1.9馬赫時,激波錐伸出到最大位置,此時調節錐錐體前端伸出進氣口170毫米。從殲-7I開始,激波錐改為無極調節方式,更能適應各種超音速飛行條件。

再來看第二個作用。在超音速狀態下,殲-7的激波錐尖端會產生一個圓錐形斜激波,通過進氣錐的前後移動,始終把這個斜激波定位在恰好在進氣唇口前方。同時唇口與椎體之間還會在進氣口內部形成一道正激波,在這一外一內兩道激波的配合下,超音速進氣就減速到了亞音速,穩定流向發動機,這就是所謂的兩波系超音速進氣口。

雖然這種機頭超音速進氣口結構簡單,進氣也不受附面層的干擾,但由於佔據了機頭位置,導致殲-7隻能在玻璃鋼透波材料進氣錐內安裝一個小直徑雷達天線,使絕大多數殲-7改型都是白天型戰鬥機。雖然後期改型殲-7G換裝了以色列 EL/M-2001脈衝多普勒雷達的國產型,但這種小型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也僅為30公里,搜索和跟蹤範圍±30度,無法適應現代戰場的需求。

因此在我國三代和三代半戰鬥機大批服役之後,儘管現役各型殲-7仍具有較多剩餘壽命,但也只能退居二線執行訓練和對地攻擊任務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傲氣菜鳥 的精彩文章:

不被遺忘的主角:追求極致的F14「雄貓」戰鬥機
美軍「超級巨嘴鳥」墜毀飛行員傷亡,這是一架怎麼樣的攻擊機?

TAG:傲氣菜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