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早上看到一篇文章《高考狀元身份公布: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第一感覺,怎麼會有如此傲慢和不講理的文章?

細讀全文,作者始終圍繞的一個觀點是:做父母的一定要努力、要上進、要有好的格局,否則孩子的未來將會很難過,父母的晚景也會非常凄涼。

為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又舉了身邊人的例子:一個遠方親戚,因為早年沉迷賭博和傳銷,沒有花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也沒有為孩子創設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結果導致孩子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只得上門求助作者這位遠親。

而那些高考狀元們,他們的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則十分優渥。

比如,貴州的文理科狀元,都是貴陽一中的學生;

再比如,四川的高分考生卓汐聰,不僅成績優異,還興趣廣泛,他愛好籃球,課餘,在藝術節中擔任主持,並自導自演《趙氏孤兒》舞台劇。

還引用了去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話:

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經過以上這些擺事實講道理,作者最終提出了最為重要和犀利的觀點:

父母的起點,可能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你混得怎樣,你的格局和高度怎麼樣,可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如果你不努力不上進,可能帶來孩子一生的卑微。

雖然作者用了多個「可能」,但是這段話的衝擊力,並不會因此而消解半分。

這些文字,

讀到更多普通、又平凡的家長眼中,

能夠引起的心靈震動,其效力不亞於原子彈。

因為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愛如此深沉,

他們能接受自己活得底層、活得卑微,

但不能允許孩子的未來不光明。

如果家長們真得落入作者的邏輯陷阱中,他們就會陷入到焦慮又急躁的情緒中:

怎麼辦?

目前還處在社會底層的我,孩子的未來、前途是不是就一片黑暗了?

都怪我,孩子混不好,都是因為我,

為什麼,我是這樣沒用的父母

……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我想,作者一定不是當家長的人,或者他肯定沒有見過那些為了孩子,已經十足努力、十足焦慮的家長們。如果他見過那些已經非常努力的家長,一定捨不得寫出這樣的文章。

其實,細想,作者的觀點,有很多站不住腳的地方:

1. 如何區分家長屬於哪個派別,努力還是不努力?

以前,曾看到過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已經被清華大學錄取的貧寒學子,在假期里與父親一起背沙袋賺學費的故事。

那位艱辛父親,每天早上天剛亮就起床,為了養活一家人而勞動。

但是苦於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也沒有技術專長,他只能賺最辛苦的錢——

每天幫沙場搬運沙袋。

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身體勞損嚴重,滿身傷病,兒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因此更加努力學習。

我想,我們誰也不能否認,這是一位努力、上進的父親。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談到這裡,我不由想到,前段時間感動朋友圈的文章《賣米》。

文中,那對挑著一百多斤大米,往返幾十里山路的母女,不正以努力、上進的精神風貌,又與悲慘的現實境遇相衝突,而讓讀者們潸然淚下嗎?

有很多時候,不是努力了,就有好結果;也不是不努力,境遇就會糟糕;人生境遇這回事,實在太複雜,有點人生閱歷的朋友們,絕不會簡單的以境遇是否良好,而評估當事者是否努力、上進。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2. 怎樣理性看待「寒門難出貴子」?

人家說,現如今,寒門難出貴子,北大、清華的錄取比例都在那擺著,農村的學生就是不如城市的學生有競爭力。

其實,寒門難出貴子,真不是21世紀出現的新現象。

在隋朝創立科舉制度之前,往往都是世家大族承襲爵位,或者是地方推薦舉孝廉。科舉之後,普通百姓才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但是因為教育普及率低,能夠讀書的人也很少,屬於寒門子弟的讀書人更少。寒門出貴子,實屬難得。

新中國成立之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也都有參加高考的機會,大量出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得以成為各界棟樑。

從總體上看,寒門出貴子的幾率,比以往是大大增加了的。

不過,因為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的分布、流向也不平衡,導致各地教育環境、教育效果、每個學生接受教育的全面性、知識教育的質量,存在差異,從而影響大學錄取比例。

應該說,孩子能否成功被名校錄取,或者能否成為狀元,與當地大環境分不開。並不僅僅只是父母自身的緣故。

而若一直鼓勵,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往教育資源優渥的一線大城市擠,別說現實情況不允許,就是城市容量也成問題。

寒門難出貴子,這一現象,從歷史和現實角度看,的確存在,但是趨勢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畢竟現在社會各界人才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農村姑娘照樣也能吸引百萬粉絲,在網紅經濟上分一杯羹,不是嗎?

駁某文:你的不上進,會帶給孩子一生卑微

3. 父母的起點,並不能預測孩子的未來。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成名後,在一次演講中表示,

他跟著修汽車的繼父生活,繼父僅僅有條,嚴於律己的生活態度,深刻的影響著他。比如,當年繼父修汽車時,總是要將輪胎放到一處,各類工具也歸類整理,擺放得非常整齊,所以他在做蘋果產品的時候,也深受啟發。

而喬布斯的首席設計師喬尼·艾維,父親也只是個普通銀匠,他從小就十分欽佩父親有一雙靈巧的手,將銀器做得那樣精巧美觀,高中時候,就下定決心成為像父親一樣的設計師。

或許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創造優渥的物質條件和良好的教育環境;也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高端的知識儲備;但是優秀的父母,其身上的精神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而且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未來,得由孩子自己去創造。

狀元也好,學渣也罷,都只不過是孩子一段時間的人生狀態,誰又能料定,狀元的前途一定能光明呢?學渣的前路就一定是灰暗的呢?

變化才是事物的根本,俗語還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悅慧心理 的精彩文章:

未成年人的性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危險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