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禪,這六位比他們更有資格

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禪,這六位比他們更有資格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封禪是一個帝王至高無上的榮耀,表示在自己的統治下,實現了海內一統、天下太平,需要給老天爺彙報一下成績。

正史記載,一共只有六位帝王封禪過泰山,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

但頗為有趣的是,這六個人的功績是一個不如一個,而且大都是有頭無尾。大概是因為這個緣故,自宋真宗以後,就再也沒人干過這事兒了。

在這六位封禪的皇帝中,唐朝和漢朝各自佔了兩位,比較符合漢唐兩代的歷史地位。那麼,除了這六位,還有哪些皇帝有資格封禪泰山呢?

屈指算來,至少有六位,分別是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這六位皇帝中,我最替唐太宗李世民打抱不平,就憑李治和李隆基,你們夠格嗎?一個靠老子,一個靠奶奶,而且到最後都玩脫了,何德何能與李世民相比。

其實,李世民並非沒有封禪的可能,也是唐朝最有資格的。公元631年,趙郡王李孝恭首次提議封禪,遭到李世民的拒絕。第二年,群臣又是聯名上奏請求封禪,李世民回答道:

「你們都認為封禪泰山是帝王盛舉,朕不以為然。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即使不去封禪,又有什麼損害呢?從前秦始皇行封禪禮,而漢文帝卻沒有,後代豈能認為漢文帝的賢德不如秦始皇嗎?而且侍奉上天掃地祭祀,何必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巔才能表示誠意呢?」

然而,群臣還是接連不斷的請求,終於把李世民給說動了,只有一個魏徵堅決反對。

李世民不禁有些掃興,問魏徵:「你不想讓朕去封禪泰山,是認為朕的功勞不夠高嗎?」魏徵答:「夠高了!」

「德行不厚嗎?」「很厚了!」「大唐不安定嗎?」「安定!」「四方夷族沒有歸服嗎?」「歸服了!」「年成沒豐收嗎?」「豐收了!」「符瑞沒到嗎?」「到了!」

李世民有點疑惑了:「那為什麼不可以封禪?」魏徵侃侃而談:「陛下雖然有上述六個理由,但大唐承接隋亡之後,戶口沒有恢復,國庫還很空虛,陛下的車駕一旦前往泰山,大量的騎兵步輦隨從,其勞頓耗費,必然難以承擔。

而且陛下前往泰山封禪,四夷君長都將隨從,如今從伊水、洛水到東海、泰山,人煙稀少,滿目瘡痍。這是引戎狄進入大唐腹地,示之以空虛。況且賞賜無數,也不能滿足這些人的慾望;免除幾年徭役,也不能補償百姓的勞苦。像這樣崇尚虛名而實際對百姓有害的事,陛下怎麼能做呢?」

經過魏徵的勸阻,再加上碰巧黃河南北數州縣發生水災,李世民的這次封禪終究還是泡了湯。後來,李世民屢次計劃封禪,卻因為各種原因沒去成,也算是歷史的遺憾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後面對尉遲敬德的逼宮,李淵急中生智完美收場
李世民辛辣點評隋文帝,直言他才是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