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歲以下值不值得上早教?

一歲以下值不值得上早教?

E媽,北外雙學士,坐標紐約。曾就職於世界頂級IT公司及華爾街諮詢公司,家有猴娃E寶一枚。關注我,看實用帶娃攻略,聽優質英文繪本。

最近我身邊有挺多朋友都在討論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課。孩子大了,總覺得一天天待在家裡有點兒虛度時光的意思,家長總怕耽誤了孩子的教育。

E寶10個月了,平時我除了在家給他做早教以外,每天會帶他去社區的遊樂園盪鞦韆爬樓梯滑滑梯之類,還會一周1-2次帶他去附近的一家遊樂園去聽「音樂故事會」,一周一次去另外一家場地更大一點的遊樂園爬爬走,另外再就是周六有一次游泳課,在泳池裡玩玩水,周日通常會逛逛科技館博物館之類的。

隨著娃的長大,作息漸漸固定下來,我也想去聽聽看早教課到底值不值得上。所以前幾天,我去了一家知名早教試聽。可是試完了課,我馬上就決定不帶娃去上了。更準確的說,在課程上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這堂課不是E寶需要的。

為什麼?

是老師不夠活躍么?是課程內容不夠豐富么?是價格太貴么?

都不是,而是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弊端,和我的預期相去甚遠。

下面就跟大家來仔細聊聊,希望能對1歲以內的寶媽寶爸們有所幫助。

1

試聽課程回憶

早教機構:某知名全球連鎖早教機構

課程推薦月齡:7-13個月

E寶試課月齡:9個月3周

課程時長:45分鐘

課程內容(根據我自己的回憶如下)

1. 讓寶寶坐在家長的腿上,家長圍坐,帶著寶寶唱歌拍手。

2. 寶寶繼續坐在家長的腿上,家長帶寶寶拉筋。雙手打開,側平舉,舉高,手臂劃小圈,手臂劃大圈,向左側身,向右側身,手臂打開,再合起來擁抱自己,手臂向上向上向上,手臂向下向下向下,舉著寶寶的小腳蹬自行車,跺跺腳,最後撓痒痒結束。

3. 數字歌。無道具,老師帶動唱: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witche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witches…一直從1唱到10,再從10倒著數回1。

4. 翻滾練習:寶寶平躺,由家長把寶寶來回翻滾幾圈。

5. 家長把寶寶拉站起來,繞圈走。根據伴奏樂提示,做出快走、慢走、跳躍、騎馬、跑步等動作。

6. 自由活動幾分鐘(老師準備下一項活動:鑽隧道的道具)。

7. 鑽隧道:用各種軟板和透明的隧道玩具繞成一個圈,由家長吸引寶寶從軟板中間和隧道里爬過去。

8. 單雙杠:家長拖住寶寶的腰,寶寶手臂舉高抓住單杠,平行挪動,或前後晃動。

9. 平衡體驗:老師準備一根兩端用繩索懸掛起來的平衡木,讓寶寶坐在上面,來回晃動木板讓寶寶保持身體平衡。再把寶寶拉站起來,讓TA在晃動的木板上來回走兩趟。

10. 盪鞦韆:室內鞦韆,不做贅述。

11. 滑繩索:讓寶寶坐在一個小座位上,排隊一個一個地從索道的一端下滑到另一端(目測索道2-3米長)。索道終點是海洋球池。

12. 滑滑梯:室內滑梯,不做贅述。

13. 在地面玩球:一個1平米見方的盆,看起來很像是一個巨型圓澡盆,裡面放了很多顏色的球,讓寶寶在裡面玩,目測最多能容納2個寶寶。

14. 木板拼圖:一些小的木板拼圖,有幾何形狀,也有動物形狀,由家長帶著寶寶玩。

15. 收玩具。

16. 家長帶著寶寶圍坐,由老師帶動唱歌。萬聖節主題的小南瓜歌曲。

17. 家長帶著寶寶圍坐,唱再見歌。

結束。

2

我的試課感受:最大的問題是無法以寶寶為主導。

下面仔細說說我的試課感受:

1

課程內容太多,時間太趕了。

我們算一算,一堂課45分鐘,一共17個項目,平攤在每個項目身上的時間不過2分半鐘!再除去中間接軌的準備時間,也就每個項目2分鐘左右。寶寶還沒進入狀態,或者剛剛進入狀態,DUANG,結束了。寶寶經常會被老師突然沒收了玩具,揪過去進入下一環節,一臉的委屈。

這種趕場的課程設置,大概是連鎖早教機構的無法避免的大問題。

父母交錢來給寶寶上早教,早教機構總得讓父母覺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有學到很多東西才行。另外,為了讓自己的課程內容顯得更加專業,45分鐘的課程里涵蓋了平衡感體驗、語言啟蒙、數字啟蒙、顏色認知、大運動鍛煉、小運動鍛煉、空間感知、玩具收納意識等等內容。相對於早教宣傳來講,內容豐富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對於寶寶來講,卻是很大的弊端。

2

早教課的課程內容需要兼顧不同月齡,不可能跟某一月齡完全吻合。

這大概也是早教課的通病,只能兼顧群體,而無法照顧到個人。

我們去試課的課程推薦月齡是7-13個月,跨度6個月,最小的寶寶剛剛會坐,最大的已經連跑帶跳了。

為了兼顧不同月齡的寶寶差異,課程內容里既要鍛煉到小寶寶,也要鍛煉到大寶寶。所以對寶寶自身來講,能學到真正符合其月齡的內容大概有7成就算不錯了。

比如我們的這次試課,E寶接近10月齡,有些內容是不符合他的月齡特點的。

1)數字啟蒙太過複雜。在沒有道具的情況下,數字脫離了實體意義孤立存在。只靠老師的帶動唱,寶寶很難理解12345是什麼概念,更別提還要倒過來數54321了。這項內容如果沒有道具輔助,我認為即使是對於13個月的寶寶來說,都很難領會數字的概念。

2)翻滾練習太小兒科。這項練習甚至不適合任何一個參與上課的小寶寶,更加適合0-3個月還不會翻滾的小嬰兒。事實上,據我觀察,沒有一個參與上課的寶寶在被放倒時是配合的。

3)把寶寶拉站起來繞圈走,這項活動更適合11-13個月對於走路有一定基礎的寶寶。E寶試課時已經可以自己拉站起來,可以簡單扶著邁步,但只要我拉他站起來,他基本是全程雙腳離地掛在我手上。除了我累的腰酸背痛以外,他自己並沒有得到什麼鍛煉。

4)平衡體驗:坐在平衡木上來回晃的部分太小兒科,但站起來在平衡木上走,對E寶來說又太難了。我跟上課的老師說,「就讓他站著感受一下好了,他還不會走」,結果老師堅持說「沒有關係,我可以抓著他的腳幫他邁步,體會踩在平衡木上的感覺」。但事實上,如果寶寶被架著走一圈兒的話,「體驗平衡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已。

所以不管任何月齡的寶寶去上課,都會或多或少有些內容不符合。寶寶不愛聽,卻會被老師要求跟上課程進度,寶寶委實也很無奈啊。

3

背景音樂變換太頻繁,不利於寶寶放鬆情緒。

音樂可以幫助放鬆寶寶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這點我很贊同。但背景音樂變換太過頻繁,就是另一回事了。

整個試課過程中,幾乎每一個項目都有不同的背景伴奏音樂與其相搭配。所以感覺上每隔兩三分鐘就換了一首曲子,有的曲風舒緩,有的曲風輕快,有的曲風有點恐怖,有的曲風很熱鬧。

密集的上課內容、頻繁更換的音樂節奏、陌生人圍繞的上課環境、再加上經常被收走玩具的不開心,寶寶的情緒很難穩定下來,有的寶寶真的是被突然改變的音樂聲嚇到不知所措。

4

最大的問題是,為了上課而上課,大密度灌輸課程內容,而忽略了寶寶的興趣。早教不以寶寶為主導,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的理解是,嬰幼兒早教的精髓,應該是讓寶寶做主導,大人的教育應該隨著寶寶興趣拓展的步伐前進。

我打個比方,如果寶寶表現出對球感興趣,那就先讓他自己玩上一會兒,然後大人再加入跟他一起玩,演示一些他做不到的玩法,比如把球放在高處讓他站起來去夠,比如把球彈跳起來,或旋轉起來;如果寶寶沒了興趣,又轉向了繪本,大人可以順勢讀一讀TA選中的某一本繪本;如果寶寶想要抱抱,大人可以抱著TA做蹲起、快走慢走、仰卧起坐、親子瑜伽等等,亦或是抱著做帶動唱,體會身體的律動感。

只有讓寶寶做主導,才能真正做到「寓教於樂,事半功倍」。

一般程式化的早教課則是完全相反的路子。迫於收了錢就一定要豐富課堂內容的壓力,早教課需要先設置好課程內容,然後讓老師按部就班上完這些內容。這種教學方式,課程本身成了主角,家長次之,寶寶成了大綠葉。

寶寶明明對扶站很感興趣,卻要被拉去鑽隧道;寶寶想要在球池裡多玩一會兒,卻因為下一個寶寶馬上要從索道上衝下來而不得不被抱走;寶寶想要四處多爬一爬,卻要被拉去盪室內鞦韆。

上課的效果往往是,老師一直提示家長要努力控制住寶寶,讓寶寶跟上課程內容,但寶寶就是掙扎著不配合,還有可能以大哭收場。真真是事倍功半。

經過這次試課,我最終決定不帶E寶去上這家早教中心的這堂早教課了。

我的決定有下面這幾個考慮:

1. E寶不喜歡,這是關鍵。

2. 這堂早教課的內容跟E寶月齡真正符合的並不多,所以E寶能夠得到提升的鍛煉非常有限。

3. 早教課的絕大部分內容,我在家裡一樣可以完成。

4. 這種程式化的早教課,幾乎沒有任何寶寶社交的空隙。相反,我可以在平時去的遊樂園創造更多的寶寶社交機會。

5. 45分鐘的課程+來回車程35分鐘,一共80分鐘,我可以帶E寶過得更有質量。

3

這次試課對我的啟發:寶寶的感受永遠是第一位的

這次試課雖然是失敗的,但其實對我還是有很多啟發的,這裡一併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月齡越小的寶寶,越需要由寶寶自己做主導,開放探索。

大人其實在旁邊只是一個輔助作用,重在觀察自家的寶寶興趣點在哪裡,了解寶寶的大運動小運動能力分別到了一個什麼階段。等寶寶大一些,根據寶寶的興趣再選擇合適的早教課會更好。

2

在家做的早教永遠比集體的早教課更重要。

總聽說家長們問:「早教要不要上?早教課上了有啥用?」其實呢,我們不要寄希望於一歲左右的小寶寶能直接從早教課里學到什麼東西。也許寶寶會玩的挺高興,但這短短的45分鐘能對寶寶的成長產生多大的推動作用就不好說了。

寶寶的早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發生在每時每刻,並不是一周一次45分鐘的早教就夠了的。更多的早教來源於最親密的看護人。不管這個看護人是父母還是隔代長輩還是保姆,不可否認的是,寶寶都對看護人產生了很強的信任感和依賴感,進而傾向於去模仿看護人的行為,試圖跟看護人發生溝通交流。這種信任關係是在家做早教的一個天然優勢。同樣的早教內容,比起早教課陌生的老師,寶寶更傾向於理解看護人傳遞的信息。

我並不是說早教課沒有意義。事實上,如果早教課能夠對家長們的家庭教育有所啟發,讓家長們學到一些陪玩的好方法,再針對自家寶寶的特點做一些改良,那對寶寶來說,絕對是最合適最棒的早教。

3

會玩的寶寶更聰明。

寶寶的天性就是玩耍,要求寶寶全程跟上早教課程是不現實的。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有這個心理預期。寶寶會在中途跑走,或者發現了什麼別的更有趣的內容而全程沒有聽講,都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寶寶沒有跟上老師的課程節奏,我只能說,老師講的對TA來說不夠有吸引力。

4

寶寶的反饋是一堂早教課好壞的直接標準。

教育是雙向的,注重知識輸入,更要注重反饋。而反饋,應該是寶寶的反饋,而不是家長的反饋。上完課以後,老師通常都會問家長,覺得課上的怎麼樣?其實作為專業的早教人員,應該是可以從孩子的表現里看出端倪的。寶寶上課的情緒如果積極正面,並且有些內容引起了寶寶的專註,那這堂早教課就是成功的。如果僅僅是家長覺得好,但寶寶不喜歡,那一點用也沒有。

5

尋找一個適合寶寶社交和玩耍的「寶寶屋」更重要。

相比較內容豐富的早教課,大人更需要尋覓一個適合小寶寶開放玩耍的場所。場地的設施擺放都應該以寶寶的行為習慣為標準,如同一個「寶寶屋」,可以讓寶寶在安全舒適的範圍內自由活動。如果一個玩耍的環境,大人進去以後覺得柜子太矮了,坐也沒地方坐,站也沒地方站,那就對了。這樣的寶寶屋也是寶寶社交的一個完美場地。

4

你想從早教課里獲得什麼,又願意投入多少?

這次試課我確實感慨頗多。雖然試課不成功,但我自己卻收穫了很多新鮮的想法,也訂正了我此前對於早教課的預期。

但是,我家的情況只是個例,不能適用於所有的家庭。關於要不要送寶寶去上早教課,其實是一個投入產出比的衡量,你希望能從早教課里獲得什麼,實際上可選擇的早教課最終又能獲得多少,獲得的東西是否值得那麼多金錢和時間的投入,這些投入又是否在你的預期之內。

現在的早教課月齡門檻都很低了,最早的甚至出生後幾個星期就可以去上了,但其實小月齡的時候,寶寶的作息很不好把控,所以缺課會很頻繁,10次課大概也就只能去聽一半吧,算下來每堂課的錢其實要雙倍了。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等到現在E寶的月齡大一些了才帶他去試聽一些早教課程,畢竟現在的早教課真的價格不菲,錢也都不是大風刮來的,總是要花的有所值。

對於一歲以下的寶寶,如果要選擇早教課,該選擇什麼樣的呢?

1. 允許寶寶四處亂跑的開放式課程。老師講的好聽就來聽一聽,不好聽就可以自己爬一爬。

2. 課程安排相對寬鬆的早教課。按照我自己在家早教的經驗,以45分鐘為例,不同類別的課程項目控制在6個左右是很舒服的節奏。

3. 一些在家裡做不到的早教課,比如音樂啟蒙。不是放CD的那種,而是需要現場演奏,能讓寶寶將發聲樂器跟音樂聯繫起來。

4. 一些需要群體參與來更好的幫助寶寶理解的早教課,比如語言啟蒙,包括手語和口語。利用兒歌或者繪本,再結合家長們都在一起做的肢體動作,更能幫助寶寶理解簡單的指令動作和辭彙。

希望我的經驗能對糾結要不要帶小娃去上早教課的父母們有所幫助。筆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媽育兒攻略分享 的精彩文章:

TAG:E媽育兒攻略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