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人生啟示

一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人生啟示

在6月5日,87歲的張忠謀在台積電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布退休,告別了他一手締造的行業。

張忠謀被稱為台灣半導體之父,開創了半導體專業代工的先河,是一個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人。業界曾評價稱:張忠謀一跺腳,全球科技業地震。去年,他曾不小心摔過一跤,全球科技巨頭聽聞後都在關切地打聽,嚴不嚴重,要不要緊?每次台灣停電或地震,全球科技大佬都打電話問他台積電是否受影響,產能是否正常。由此可見在張忠謀在全球科技的地位。

那張忠謀是怎麼一步一步取得今天的成就,他的人生經歷是怎麼樣,對我們都有哪些啟示。

1931年出生於寧波,為避戰亂,全家輾轉到香港;1941日本佔領香港後,又前往重慶,後赴台灣。1949年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次年輾轉到麻省理工學院讀機械工程,獲得碩士學位。兩次考MIT博士班被拒後,1955年開始找工作,最後選擇了波士頓附近的一家電器公司Sylva-nia半導體,踏入半導體行業。1958年進入德州儀器,一路努力,後任德州儀器副總裁。1985年辭去美國高薪職位返回台灣,於1987年創建台積電,根據台灣當時半導體行業的情況,開創了半導體代工模式,令台積電迅速崛起為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他人生的成就,源於兩次重要的選擇。

第一次重要選擇是碩士畢業後找工作,他拿到了兩份offer,一份是Ford(福特)公司的,另一個是Sylva-nia半導體公司的。由於Ford公司開出的工資比Sylva-nia少一美元,所以選擇了Sylva-nia。在別人看來他這完全是意氣用事,當時汽車行業是美國最好最熱門的行業,而半導體是新興產業,前景不明。後來他在接受採訪說到,他當時做出這樣的選擇,雖有年少意氣用事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他聽他叔叔說過,半導體代表未來,將來會有巨大發展。

第二次重要選擇是辭去美國高薪職位,回到台灣創辦台積電。當時台灣並半導體設計人才特別缺乏,他意識到學習美國半導體公司那種自己設計自己加工的模式行不通,因此選擇專門做代工。這樣那些小的半導體公司可以專門做設計,半導體行業蓬勃發展,台積電也因此而崛起。

他的成就,跟他終身學習的習慣是密不可分的。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機械工程專業,連晶體管是啥都完全不知道。在進入Sylva-nia半導體後,就制定了苦讀半導體書籍的計劃,之後的一生都在學習半導體知識。只不過後面在熟悉半導體後,閱讀半導體內容的比例減少了,因為他需要學習其他的東西,如看財務報表、股票市場知識等等。

看懂未來的趨勢,並為之持續學習。看懂趨勢,才能找到努力方向;持續學習,才能有知識和能力把握機會。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潛龍之初 的精彩文章:

TAG:潛龍之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