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慢悠悠的老樅味,承載對故鄉的思念

慢悠悠的老樅味,承載對故鄉的思念

泡茶,是一件輕鬆愜意的事,也是一件令人心靈慢慢沉靜下來的事。

傳統工夫茶,是人民日常勞作後的休閑,進而升華為精神糧食的一種。

燒水泡茶,一招一式之間,有所講究卻不生搬硬套,反倒是心中瞭然,方圓自知。

三沸之水,溫壺洗杯;

高沖刮沫,淋壺低斟;

三杯為品,相敬是賓。

老 樅 水 仙 慢 悠 悠 的 人 生 之 味

在烏龍茶里,水仙是一定要出現的。

老樅水仙

原產建陽,後經移植,如今得名於武夷山。武夷岩茶,除菜茶系外,大抵就是水仙種了。

水仙屬於小喬木種,樹齡可以達到百年以上。老樅水仙枝幹粗碩蒼勁,苔蘚遍布,製成茶葉,具有獨特樅味,最令老茶客神魂嚮往。

早期閩粵南洋一帶,華人飲工夫茶,多數喝的就是水仙茶。黃罐子出口包裝的「老樅水仙」成為很多人對於茶的記憶,至今市場里也很看重早年出口的老樅水仙。

僑銷老樅水仙

為什麼經過那麼多年,老樅水仙仍有意義?

核心的因素,是因為早期岩茶多采足火烘焙,經過長年轉化,火全退去,陳放出來滋味富饒,是新茶所不具有的。

岩茶炭焙間

水仙本就醇滑,加上老樅的樅味、苔蘚味、木質味,配合岩茶陳年的轉化,可以說,將是老樅水仙最好的表現。

炭焙到位的干茶會有一層油潤感

茶湯顯棕紅色油亮

厚積薄發。早期出海打拚的華人,憑藉一口口的工夫茶香來慰勉思鄉之情,也許醇厚的老樅水仙,不知不覺也就寄託了落葉歸根的想望吧!

炭焙茶葉底仍要鮮活

吳 三 地 一 個 特 立 獨 行 的 山 場

合沐軒的這款水仙,不是一般的老樅水仙。

它的原料來自吳三地的高海拔茶青。

吳三地其實不算在武夷岩茶的核心範圍內,屬於高山區,但是這片區域因為擁有大量的老樅水仙茶樹,土壤與氣候條件也不輸核心產區,所以有人將它列為正岩範圍。

吳三地開發度不高,人跡罕至,生態非常自然,老樅茶樹甚至要比人還多。

因為海拔高,土壤也好,茶葉內質豐厚,製成茶,茶湯膠質感足,有清涼感,樅韻獨特為人稱道。

做青時特別注重水感,焙火採用了炭籠烘焙,三道火,焙得透,轉化期長。

去年的茶,經過一年轉化,褪去大半的火,喝來已顯滋味,如果繼續陳放兩至三年,會達到最佳品飲期,不過,想要等到那時,只能拿回家自己存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復刻故宮經典,他讓我們也看到宋徽宗的「青色天空」!
閩南烏龍和閩北烏龍到底有什麼區別?入門必讀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