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化療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認清化療的本質不慌亂

化療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認清化療的本質不慌亂

要化療先做 「心理治療」

腫瘤的化療即指用化學藥物的方法治療腫瘤,即藥物口服和靜脈、腔內使用,讓藥物進入血液和腫瘤組織來達到治療腫瘤的效果。化療是當前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屬全身性治療方法,適用於大部分腫瘤,早期、中期、晚期患者均需要化療療法,特別是化療敏感的腫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化療治療腫瘤的原理是基於不同的細胞對於化療藥物敏感性的不同。一般來說,增殖速度快的細胞及幼稚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偏高,而癌細胞是體內正常細胞變異而來,其增殖速度比正常細胞快,而且幼稚細胞比例較高,因此癌細胞對化療比正常組織敏感。化療藥物對身體正常細胞的殺傷作用就表現為化療的副作用。化療藥物對身體不同組織產生的損害程度不一樣,表現形式也存在差別。人體內同樣有增殖旺盛的正常細胞,這些組織包括骨髓細胞和胃腸道的上皮細胞。骨髓的副作用表現為骨髓抑制,出現血小板、白細胞的減少和貧血。胃腸道的副作用則表現為噁心、嘔吐等情況。其他組織的損害可以表現出相應的癥狀。

化療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但目前已可用藥物加以控制。化療作為腫瘤常用的治療手段,主要是為了延長病人生命、減輕痛苦,有的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在腫瘤的綜合治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多種腫瘤,如乳腺癌、睾丸腫瘤、淋巴瘤、白血病均有較好的療效。但是要做化療,首先還是應該做好患者的「心理治療」,消除對化療的恐懼。

在病房中看到其他病人化療後出現脫髮,噁心等癥狀,會對新入腫瘤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心理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良心理是癌症的催化劑。

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係,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才能使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才是「化療」,藥物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醫生需掌握腫瘤治療的基本原則,遵循NCCN指南,強調個體化治療和綜合治療,輔以中醫藥調理,根據患者的腫瘤類別、分期及分子分型,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率,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

破除化療認知誤區

化療副作用越大化療效果會不會越好?病情複發後化療效果為什麼變差?對於這些患者普遍存在的疑問,張軍一主任表示,認為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是誤解,副作用大小不能等同於療效的好壞,而複發的病人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為體內的癌細胞對化療產生了抗藥性。

化療的毒副反應(作用),可分為局部反應、全身反應、近期反應、遲發反應、可逆反應(可經治療改變)、不可逆反應(不能治療改變)。如注射局部腫脹、疼痛、組織壞死、靜脈炎,骨髓抑制引起白細胞、血小板下降,消化系統噁心、嘔吐、厭食、口腔炎、口腔潰瘍、腹瀉,神經毒反應引起肢體麻木、疼痛、脫髮、發熱、乏力、失眠,器官毒副反應引起轉氨酶升高、嚴重的出現肝壞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炎、肺纖維化、出血性膀胱炎、腎功能損害等。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大部分是可逆的,停葯後可以恢復。

有時人們認為如果沒有副作用,藥物就無療效。或者如果有副作用,藥物的療效就很好,這些認為都是錯誤的,對於化療療效的評定,醫生一般會在化療2周期後體格檢查、複查血化驗及影像學檢查來判定治療療效。副作用對每個病人是不一定相同的,有或沒有通常不是一個治療是否有效的信號。

癌細胞對化療的抗藥性,是化療中比毒副反應更值得關注的問題。癌細胞對化療葯的敏感性是有限的,一部分腫瘤如胃癌、肝癌、非小細胞肺癌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不高,所以化療效果欠佳,而更多的癌細胞開始時對化療葯敏感,化療初期腫瘤縮小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療次數的增多,漸漸產生抗藥性,影響治療療效。如乳腺癌、惡性淋巴瘤、白血病、小細胞肺癌、卵巢癌、大腸癌的抗藥性是在化療過程中誘導產生的。所以臨床治療中,複發的病人再做化療,往往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複發的病人普遍存在抗藥性。

那麼,化療適用症主要有哪些呢?在臨床上,對於實體瘤而言,化療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輔助化療,其目的在於殺滅手術無法清除的微小病灶,減少複發,提高生存率。對實體腫瘤手術治療和放療之後,應用化療減少腫瘤複發和轉移的機會,提高治癒率。二是新輔助化療,其目的為通過術前化療減少腫瘤負荷,提高腫瘤的手術完全切除率,延長患者生存期。在惡性腫瘤局部實施手術或放療前應用的全身性化療,可使原發腫瘤縮小。三是全身化療,主要針對不能手術切除的晚期腫瘤患者,採用化療來緩解病情,減輕癥狀。對於化療敏感的腫瘤,通過全身化療甚至大劑量化療加骨髓移植達到根治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無價 的精彩文章:

病從口入,預防癌症這些食物不能碰
癌症患者手術如何選擇,哪些患者適合手術

TAG:健康無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