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清降濁氣,健脾除濕

清降濁氣,健脾除濕

腹通谷

出處:《針灸甲乙經》

釋義:腹,指本穴位於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兩山間的凹陷處也。該穴名意指腎經沖脈氣血在此散熱冷降為經水後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陰都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散熱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

位置: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取穴:仰卧,胸劍聯合處,直下量4橫指,再旁開半橫指處即是腹通谷穴。

主治:腹痛,腹脹,嘔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配穴:

配胃俞、足三里,有健脾理氣調腸的作用,主治腹痛,腹脹。

配關元、氣海、中脘、足三里,治胃下垂。

配內關、中脘、合谷,治噁心、嘔吐。

操作:直刺0.5~0.8寸,禁深刺;可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時艾 的精彩文章:

益腎助陽、調經止帶
寬胸利膈、止咳平喘

TAG:時時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