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上市先被吹上了天!獨角獸IPO前需要好好擠擠水分

沒上市先被吹上了天!獨角獸IPO前需要好好擠擠水分

在開闢獨角獸IPO綠色通道後,A股共有葯明康德、工業富聯、寧德時代這三隻獨角獸上市,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也引來了投資者的狂熱追捧。

但追捧過後卻是一地雞毛,不少投資者深受套牢之苦。工業富聯股價從上市後的最高價26.36元跌到17.53元,跌幅達到33.5%,股價基本上又回到了上市起點。葯明康德更受市場追捧,炒高到129元才開板,但開板後17個交易日最大跌幅超過30%。

這些獨角獸為什麼讓追捧的投資者套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上市之前被熱捧,IPO之前被券商、投資者甚至上市公司自己貼上了過多的光環,估值被市場高估。在這些炫目的光環籠罩下,投資者容易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這種情況提示我們,對於獨角獸企業不要虛胖要少壯,獨角獸企業上市前不宜過度粉飾包裝,不要過分吹捧,獨角獸們上市前需要好好擠擠水分。

首先,券商與媒體不宜對獨角獸企業包裝粉飾,研報不應誇大。

在工業富聯上市前,不少機構給予富士康較高估值,認為富士康上市後總市值有望達到6000多億,成為360上市後A股的另一隻巨無霸。可這一估值被過於誇大了,也過於樂觀。富士康的合理估值,就是在代工廠與工業互聯網轉型之間尋找平衡。按照傳統代工廠估值,可能只有10倍pe,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當前市盈率僅10倍。如果期待工業互聯網轉型成功,估值能合理上浮。但按照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進行估值,顯然是高估。

小米IPO的保薦人為中信里昂證券、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其分析師紛紛在報告中指出,小米的市值在到1000億美元左右。按照市場上主流的券商觀點,小米估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

寧德時代、葯明康德上市前的估值也都相當高,寧德時代未上市就被定位為創業板新一哥,坐上了老大的寶座。葯明康德未上市就被冠以「醫藥界的騰訊和阿里巴巴」,期待市值超過恆瑞醫藥。券商研報也推波助瀾,讓這些獨角獸虛火更旺。

其次,獨角獸路演中,實控人不應為謀求更高估值對擬上市公司冠以各種新概念。

當地時間6月25日中午,小米在紐約曼哈頓四季酒店召開了「小米集團全球發售」投資人見面午餐會。雷軍領銜小米美國路演團隊,向投資人強調了小米是「新物種」的理念。在上周香港的路演中,小米曾希望市場認為他們是蘋果和騰訊的結合,雷軍在路演香港站中說,「小米是家互聯網公司」。

但市場對於小米到底是一家硬體製造企業還是科技互聯網企業存在質疑。小米對自己的定位是「以手機、智能硬體、IoT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但今年第一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占營收9.4%,而智能手機貢獻了67.5%。因此,投資人對雷軍的說法似乎並不買賬。

在5月中旬,工業富聯IPO前幾天的演講中,郭台銘的話題無外乎人工智慧、信息處理、雲計算、區塊鏈金融等。他將這些領域稱為富士康目前的發力領域所在。郭台銘認為工業互聯網潛力巨大,他預計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創造8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值,是全球經濟總量的1/2。富士康被創始人冠以工業互聯網的標籤,甚至IPO前披上了「工業富聯」的馬甲。

6月25日,港交所披露了美團點評招股書,首次展現了美團的投資版圖,也成為繼小米集團之後又一例「同股不同權」赴港上市案例。有媒體報道稱,目前美團的估值將高達600億美元。如果美團點評最終按照這個估值上市,意味著美團將成為繼BAT之後的第四大互聯網公司。但據招股書顯示,美團經調整虧損凈額持續收窄,從2015年的-59億元收窄至2016年的-54億元,2017年進一步收窄至-28.5億元,三年內虧損減半。即使按照互聯網成長性指標估值,連小米估值都不過500億美元左右,美團何談600億美元高估值,這裡面有多少水分?

再次,獨角獸企業需要在pre-ipo環節擠去水分,不能未上市估值先被過分高估。

毫無疑問,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型企業創業熱。根據德勤發布的《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球252家獨角獸企業中,中國有98家,居全球第二。而7年前,中國還沒有一家獨角獸企業。在數量激增的同時,獨角獸企業成長的速度同樣驚人。快,成為當下獨角獸熱中被反覆提及的關鍵詞。

獨角獸企業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在估值成長上也有加速趨勢。過去,一個項目可能10年才能達到10億美元估值,現在可能三四年就達到了。國際上的公司私募股權投資普遍估值在7—8倍,8—9倍就很高了,而國內現在基本上PE估值都達20倍。一些熱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可能會更高,這相當於把未來二三十年的預期收入都折現到今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邦凌 的精彩文章:

恆大正式入主FF!許家印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孫宏斌?
棚改貨幣化收緊,三四線城市房價被「釜底抽薪」?

TAG:朱邦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