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大唐最有血性的一戰:苦守古城42載,幾千老卒無一生還!

大唐最有血性的一戰:苦守古城42載,幾千老卒無一生還!

中國古代王朝更迭頻繁,不過小編最喜歡的只有三個:大秦、大漢、大唐,漢人的血性在這三個朝代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段無比悲壯、無比熱血的唐朝歷史。

大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朝設立安西大都護府,正式經營西域,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安西都護府遷到龜茲城(今新疆庫車縣),建立安西四鎮,威震西域長達百年。然而,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大唐名將郭子儀將其平定,郭子儀的侄子郭昕被任命為安西都護府留守、鎮守安西四鎮。

公元766年,吐蕃國大舉出兵,攻陷了連接大唐和西域的甘州、肅州,安西四鎮與大唐帝國之間的聯繫被切斷,安西成為了孤懸海外的飛地,四鎮節度使郭昕和幾千將士有家難回、孤守西域。當時唐朝皇帝和大臣們都以為安西都護府早已經淪陷了,直到15年後,唐朝皇帝才收到來自郭昕的口信,原來西域沒有失陷,郭昕等將士已經苦守了15年,當時君臣聞之,全部掩面哭泣,唐德宗大為感動,加封郭昕為安西大都護、武威郡王,安西軍四鎮將士連升7級!不過,僅僅是給了榮譽,西域士兵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依舊孤懸大漠。

武威郡王郭昕帶領安西軍這支孤軍與吐蕃(bo一聲)10萬大軍苦戰38年,歷經大小戰役無數,公元803年,戰略要地西州(今吐魯番)陷落,即使這樣,已經是古稀高齡的郭昕率領鬚髮皆白、面目滄桑的3000老卒和回鶻(hu二聲)裡應外合,大敗吐蕃!之後又是4年多苦戰,公元808年吐蕃大軍夜襲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孤懸大漠長達42載的安西被攻陷,當吐蕃大軍攻上城頭時,發現此時的安西軍成為了六七十歲的老年軍,「萬里一孤城,儘是白髮兵」,他們雖然步履蹣跚,但依舊血戰到底。

最終,郭昕和他的1000老卒全部為國捐軀,無一人投降,一代郡王武威郡王就此隕落,這些老卒向人們展示了真正的血性、展示了大唐帝國的軍魂,誰說漢人無血性?看史書處處顯忠魂!最後小編用四句話結束:十萬蕃軍合北門,孤城遙望黑雲屯,白頭都護安西卒,拔劍壯辭歸漢魂!

紅樓夢日曆2017

¥70.4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雕界- 的精彩文章:

盤串兒秘籍,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中國最大的天災:損失上億人,不然中國人早就超了20億!

TAG:玉雕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