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寇淪陷區里的勞役制度,不參加就把妻子或者父母抓去當人質抵押

日寇淪陷區里的勞役制度,不參加就把妻子或者父母抓去當人質抵押

原標題:日寇淪陷區里的勞役制度,不參加就把妻子或者父母抓去當人質抵押


1939年6月16日,在遼寧省,由日偽出資成立了「滿洲土地開發株式會社」,名義上是一個日本開拓團,開發未利用的土地的企業,實際上卻承擔了開拓區的全部水利、房建工程的設計施工及勞工管制的官方實體。他們指使偽滿地方政府的勞動部門強征中國勞工,無數勞動人民被欺壓到家破人亡。


據史料記載,這個開拓團共建築道路80條,全長418844米;築防潮堤一條,全長14035米;共造水田2萬公頃;共建成開拓民的住宅1800戶,開拓團本部辦公室60多處;共挖開拓民部落附近濾井飲水池50個;共建疙瘩樓水庫一座;這些開拓區的所有工程都是由中國勞工的鮮血和生命鑄成的。



在為日寇造田修路的勞工中大多數都是義務的,當時日本人出了一個《全民皆勞法》,所以每年偽村公所都會依據這個法律徵集年滿17-45歲的健康男性,徵集後交給土地開發會社。規定要求每人每年攤工20天,實際上對於窮苦人民來說遠遠不止這些。這些人被征走後主要從事修造水田方田中的上下水細渠道和田埂,挖開拓團的居民點的大飲水池,修築上下水支幹線。


勞工們多在荒蕪人跡的葦草叢中分段勞動,因為是夏天,蚊子和蟲子很多,天氣也異常酷熱,他們除了早晚為防蚊叮蟲咬,穿上衣服幹活,其它時候一般都是赤身裸體,一絲不掛的幹活。


這種勞工土地開發會社,按各村屯應出工人數分工和攤派。做完後由把頭驗收合格才能放回家,如果驗收不合格,只能一直做下去。因為是按人頭分到村裡,有些有錢有勢的人可以用種種理由和借口不出工,而他們的勞動量只能落到窮人身上。當時有榆樹鄉的農民張樹德,他家有5個勞動力,就派一個人整年呆在開拓團里幹活,才算完成任務。



義務勞工到了開拓團後日本人只提供給粗高粱米粥,苞米面窩頭,下飯的菜要自己帶,多數勞工只能帶一點不容易壞掉的鹹菜,吃不飽就自備大麥炒麵充饑。他們住的是臨時勞工棚舍。夏天悶、冬天冷。唯一自由的是幹活的時候沒有人看管,因為日本人不怕這些勞工跑,誰要是跑了,把頭就會叫偽警察或者屯長去家裡去抓,抓不到人就把他們的妻子或者父母抓去當人質抵押。

有的勞工逃跑後被抓回,少不了挨打,大馬棒、大竹劈子,大板子,馬鞭子,這些都是他們打勞工的常用兇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寧客 的精彩文章:

關羽千里走單騎背後的歷史謎團,曹操虜劉備妻子後到底把她怎麼了
「脅迫」宰相的兒子去當和尚,這個人竟是金山寺法海的師父

TAG:福寧客 |